Python與R的爭鋒:大數據初學者該怎樣選? 頂 原 薦

在當下,人工智能的浪潮席捲而來。從AlphaGo、無人駕駛技術、人臉識別、語音對話,到商城推薦系統,金融業的風控,量化運營、用戶洞察、企業徵信、智能投顧等,人工智能的應用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也讓數據科學家們供不應求。Python和R作爲機器學習的主流語言,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數據學習領域的新兵們經常不清楚如何在二者之間做出抉擇,本文就語言特性與使用場景爲大家對比剖析。

一.Python和R的概念與特性

Python是一種面向對象、解釋型免費開源高級語言。它功能強大,有活躍的社區支持和各式各樣的類庫,同時具備簡潔、易讀以及可擴展等優點,在近幾年成爲高人氣的編程語言。

Python優勢

1、Python的使用場景非常多,不僅和R一樣可以用於統計分析,更廣泛應用於系統編程、圖形處理、文本處理、數據庫編程、網絡編程、Web編程、網絡爬蟲等,非常適合那些想深入鑽研數據分析或者應用統計技術的程序員。

2、目前主流的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框架對Python都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比如Hadoop、Spark、Tensorflow;同時,Python也有着強大的社區支持,特別是近年來隨着人工智能的興起,越來越多的開發者活躍在Python的社區中。

3、Python作爲一種膠水語言,能夠和其他語言連結在一起,比如你的統計分析部分可以用R語言寫,然後封裝爲Python可以調用的擴展類庫。

 

R語言是一種用來進行數據探索、統計分析和作圖的解釋型語言,但更像一種數學計算的環境。它模塊豐富,爲數學計算提供了極爲方便的編程方式,特別是針對矩陣的計算。

R的優勢

1、R語言擁有許多優雅直觀的圖表,常見的數據可視化的工具包有:

·         交互式圖表rCharts、Plotly,交互時序圖dygraphs,交互樹狀圖TreeMap

·     ggplot2-一個基於圖形語法的繪圖系統

·     lattice-R語言格子圖形

·     rbokeh-針對Bokeh的R語言接口

·     RGL-使用了OpenGL的3D可視化

·     Shiny-用於創建交互式應用和可視化的框架

·     visNetwork-交互式網絡可視化

散點圖

時序圖

詞雲圖

2、擁有大量專門面向統計人員的實用功能和豐富的數學工具包。自帶base一R的基礎模塊、mle一極大似然估計模塊、ts一時間序列分析模塊、mva一多元統計分析模塊、survival一生存分析模塊等,同時用戶可以靈活使用數組和矩陣的操作運算符,及一系列連貫而又完整的數據分析中間工具。

3、語言簡潔上手快,不需要明確定義變量類型。比如下面簡簡單單三行代碼,就能定義一元線性迴歸,是不是很酷炫:

x <- 1:10
y <- x+rnorm(10, 0, 1)
fit <- lm(y ~ x)

   同時,R語言對向量化的支持程度高,通過向量化運算,數據在計算過程中前後不依賴,是一種高度並行計算的實現,也避免了許多循環結構的使用。

   當然了,相比於Python它也存在着一些劣勢。比如內存管理問題,在大樣本的迴歸中,如使用不當就會出現內存不足的情況,但目前spark也提供了對R的支持,開發者可以使用sparkR進行大數據的計算處理。

 

二.Python和R在文本信息挖掘和序分析方面的區

Python和R都有非常強大的代碼庫,Python有PyPi,R有CRAN。但兩者方向不同,Python使用的範圍更加廣泛,涉及到方方面面;R更專注統計方面,但在數據量大時運行速度很慢。下面我針對數據分析中的兩種使用場景來比較Python和R:

1.   文本信息挖掘

    文本信息挖掘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根據網購評價、社交網站的推文或者新聞進行情感極性分析等。這裏我們用例子分析比較一下。

Python有良好的程序包幫助我們進行分析比如NLTK,以及專門針對中文的SnowNLP,包含了中文分詞、詞性標註、情感分析,文本分類、TextRank、TF-IDF等模塊。

在用Python做情感極性分析時,首先需要將句子分解爲單詞,這裏我們可以使用Python中jieba分詞,使用起來也非常簡單:

word=jieba.cut(m,cut_all=False)

然後操作特徵提取,可以利用NLTK中的stopwords先去除停用詞。如果有需要,可以對文本進行向量化處理,這裏我們可以採用Bag of Words,選擇TF-IDF進行基於權重的向量轉化,也可以使用Word2Vec進行基於相似度的轉化。接下來,使用sklearn包中的pca進行降維:

pca=PCA(n_components=1) 

newData=pca.fit_transform(data)

除了pca,還可以選擇使用互信息或者信息熵等其他方法。

之後,我們進行分類算法模型訓練和模型評估,可以使用樸素貝葉斯(NaiveBayes),決策樹(Decision Tree)等NLTK 自帶的機器學習方法。

使用R進行情感極性分析

首先需要對數據進行預處理,安裝Rwordseg/rJava(其中有不少坑)兩個包;

進行數據清理清除掉沒用的符號後,進行分詞:Rwordseg中的segmentCN方法可以對中文進行分詞。當然,也可以使用jiebaR;

接下來構建單詞-文檔-標籤數據集,去除停用詞;

創建文檔-詞項矩陣,可以選擇TermDocumentMatrix,使用weightTfIdf方法得到tf-idf矩陣;

最後用e1071包中的貝葉斯方法進行文本分類,或者可以用RTextTools包中的其他機器學習算法來完成分類,其中包含九種算法:BAGGING(ipred:bagging):bagging集成分類

BOOSTING (caTools:LogitBoost):Logit Boosting 集成分類

GLMNET(glmnet:glmnet):基於最大似然的廣義線性迴歸

MAXENT(maxent:maxent):最大熵模型

NNET(nnet:nnet) :神經網絡

RF(randomForest:randomForest):隨機森林 

SLDA(ipred:slda):scaled 線性判別分析

SVM(e1071:svm) :支持向量機

TREE (tree:tree):遞歸分類樹

 

2.序分析:

時間序列分析是根據系統觀察得到的時間序列數據,通過曲線擬合和參數估計來建立數學模型的理論和方法,通常用於金融領域、氣象預測、市場分析領域等。R語言擁有許多程序包可用於處理規則和不規則時間序列,因而更有優勢。

Python進行時序分析的時常用ARIMA(p,d,q)模型,其中d指的是差分項,p和q分別代表自迴歸項和移動平均項。構建ARIMA模型使用最多的就是statsmodels模塊,該模塊可以用來進行時間序列的差分,建模和模型的檢驗。這裏例舉一個週期性預測的例子:

下面是一組數據,代表美國某公交公司發佈的五十年中每年的乘客相關數據(比如1950-2000):

data = [9930, 9318, 9595, 9972, 6706, 5756, 8092, 9551, 8722, 9913, 10151, 7186, 5422, 5337, 10649, 10652, 9310, 11043, 6937, 5476, 8662, 8570, 8981, 8331, 8449, 5773, 5304, 8355, 9477, 9148, 9395, 10261, 7713, 6299, 9424,9795, 10069, 10602, 10427, 8095, 6707, 9767, 11136, 11812, 11006, 11528, 9329, 6818, 10719, 10683]

1).首先,使用pandas進行處理和存儲數據:

data=pd.Series(data)

2).然後需要對數據進行平穩性檢驗,一般利用單位根檢驗,常用的方法有ADF、DFGLS、PP等等:

Python中直接用ADF(data), DFGLS(data)就可以得出pvalue的結果

3).序列平穩性是進行時間序列分析的前提條件,如果上一個步驟顯示結果不平穩,就需要對時間序列做平穩性處理,一般用差分法最多:

diff1 = data.diff(2)

其中diff(object)表示差分的階數,這裏我們使用2階,當然你也可以用1階、3階、4階等等

4).進行白噪聲檢驗:

value=acorr_ljungbox(data,lags=1)

5).現在,我們的ARIMA(p,d,q)中的d=2,接下來我們進行模型選擇。第一步是計算出p和q,首先檢查平穩時間序列的自相關圖和偏自相關圖,通過sm.graphics.tsa.plot_acf (data)和sm.graphics.tsa.plot_pacf(data),然後通過係數情況進行模型選擇,可供選擇的有AR,MA,ARMA,ARIMA。

6).模型訓練:model=sm.tsa.ARMA(data,(p,d,q)).fit(),此處用ARMA模型計算出p和q,從而訓練出模型。

 

用R來構建時間序列模型

R針對時間序列有各式各樣的工具包,比如:

library(xts),library(timeSeires),library(zoo)—時間基礎包

library(urca)--進行單位根檢驗

library(tseries)--arma模型

library(fUnitRoots)--進行單位根檢驗

library(FinTS)--調用其中的自迴歸檢驗函數

library(fGarch)--GARCH模型

library(nlme)--調用其中的gls函數

library(fArma)--進行擬合和檢驗

library(forecast)—arima建模

下面我介紹一下R語言中forecast工具包裏面兩個很強大的工具:ets和auto.arima。用戶什麼都不需要做,這兩個函數會自動挑選一個最恰當的算法去分析數據。比如用ets來處理:

fit<-ets(train)

accuracy(predict(fit,12),test)

或者用auto.arima處理:

fit<-auto.arima(train)

accuracy(forecast(fit,h=12),test)

除此之外,forecast包中有針對增長或者降低趨勢並且存在季節性波動的時間序列算法Holt-Winters。Holt-Winters的思想是把數據分解成三個成分:平均水平(level),趨勢(trend),週期性(seasonality)。R裏面一個簡單的函數stl就可以把原始數據進行分解。

 

本文主要從各自優勢及具體例子中分析了Python與R兩種編程語言。不難看出,二者在“綜合實力”上難分伯仲,具體選擇哪一種深入學習,依然需要考慮自己實際期望解決的問題、應用的領域等等方面。最後歡迎大家就大數據編程語言相關問題與我溝通交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