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ndef:避免頭文件的重複包含和編譯

學習嵌入式開發的時候,遇到.h文件最開始都有前面兩個語句,這是爲什麼呢?

#ifndef __DELAY_H
#define __DELAY_H     

#ifndef __DELAY_H
#define __DELAY_H 			   
#include "sys.h"
 
void delay_s(u16 s);
void delay_ms(u16 ms);
void delay_us(u32 us);

#endif

目的:條件指示符#ifndef 的最主要目的是防止頭文件的重複包含和編譯。

 

1、以下轉載 :https://blog.csdn.net/sinat_29634485/article/details/51043829

ifndef是”if not defined”的簡寫,是宏定義的一種,它是可以根據是否已經定義了一個變量來進行分支選擇,一般用於調試等等。實際上確切的說這應該是預處理功能中三種(宏定義,文件包含和條件編譯)中的第三種——條件編譯。


高級語言源程序轉換爲可執行目標文件的步驟:預處理,編譯,彙編,鏈接。 
- 預處理: 
c預處理程序爲cpp(C Preprocessor),主要用於C編譯器對各種預處理命令進行處理,包括:對頭文件的包含、宏定義的擴展、條件編譯的選擇等(eg:對#include指示的處理結果就是將相應.h文件的內容插入到源程序文件中)。 
- 編譯: 
將C語言程序翻譯成彙編語言程序。(編譯器通常採用多次掃描的方式進行處理,每次掃描集中完成一項或幾項任務eg:第一趟掃描進行詞法分析,第二趟掃面進行語法分析,第三趟進行代碼優化和存儲分配,第四趟生成彙編代碼。) 
- 彙編: 
將彙編代碼轉成機器代碼,但是無法確定每條指令或數據的最終地址(我可以理解成無法確定指令的執行順序麼)。因此稱生成的機器代碼文件爲可重定位目標文件。 
- 鏈接: 
將所有關聯的可重定位目標文件組合起來,以生成一個可執行文件。

 



2、以下轉載:http://blog.chinaunix.net/uid-26808060-id-3345409.html

標題:頭文件爲什麼要加#ifndef #define #endif

#ifndef 在頭文件中的作用

在一個大的軟件工程裏面,可能會有多個文件同時包含一個頭文件,當這些文件編譯鏈接成一個可執行文件時

,就會出現大量“重定義”的錯誤。在頭文件中實用#ifndef #define #endif能避免頭文件的重定義。

方法:例如要編寫頭文件test.h

在頭文件開頭寫上兩行:

#ifndef _TEST_H

#define _TEST_H//一般是文件名的大寫

頭文件結尾寫上一行:

#endif

這樣一個工程文件裏同時包含兩個test.h時,就不會出現重定義的錯誤了。

分析:當第一次包含test.h時,由於沒有定義_TEST_H,條件爲真,這樣就會包含(執行)#ifndef _TEST_H和#endif之間的代碼,當第二次包含test.h時前面一次已經定義了_TEST_H,條件爲假,#ifndef _TEST_H和#endif之間的代碼也就不會再次被包含,這樣就避免了重定義了。

#ifndef __74HC595_H__
#define __74HC595_H__



#endif


#ifndef _optimizedvector_h // if not define _optimizedvector_h
#define _optimizedvector_h // then define _optimizedvector_h

通俗點就是如果沒定義_optimizedvector_h,那就定義_optimizedvector_h防止重複編譯

頭文件中的#ifndef,這是一個很關鍵的東西。比如你有兩個C文件,這兩個C文件都include了同一個頭文件。而編

譯時,這兩個C文件要一同編譯成一個可運行文件,於是問題來了,大量的聲明衝突(已經聲明瞭一次後,對於相同的頭文件,就不需要再聲明一次,在聲明下去就會重複聲明,就會稱呼縣大量“重定義”錯誤)

還是把頭文件的內容都放在#ifndef和#endif中吧。不管你的頭文件會不會被多個文件引用,你都要加上這個。一般

格式是這樣的:


#ifndef <標識>
#define <標識>
......
#endif


<標識>在理論上來說可以是自由命名的,但每個頭文件的這個“標識”都應該是唯一的。標識的命名規則一般是頭

文件名全大寫,前後加下劃線,並把文件名中的“.”也變成下劃線,

如:stdio.h
#ifndef _STDIO_H_
#define _STDIO_H_
......
#endif

2.在#ifndef中定義變量出現的問題(一般不定義在#ifndef中)。
#ifndef AAA
#define AAA
...
int i;
...
#endif

裏面有一個變量定義
在vc中鏈接時就出現了i重複定義的錯誤,而在c中成功編譯。

結論:
(1).當你第一個使用這個頭的.cpp文件生成.obj的時候,int i 在裏面定義了當另外一個使用這個的.cpp再次[單獨

]生成.obj的時候,int i 又被定義然後兩個obj被另外一個.cpp也include 這個頭的,連接在一起,就會出現重複

定義.
(2).把源程序文件擴展名改成.c後,VC按照C語言的語法對源程序進行編譯,而不是C++。在C語言中,若是遇到多個

int i,則自動認爲其中一個是定義,其他的是聲明。
(3).C語言和C++語言連接結果不同,可能(猜測)時在進行編譯的時候,C++語言將全局變量默認爲強符號,所以連

接出錯。C語言則依照是否初始化進行強弱的判斷的。(參考)
解決方法:
(1).把源程序文件擴展名改成.c。
(2).推薦解決方案:
.h中只聲明 extern int i;在.cpp中定義

#ifndef __X_H__
#define __X_H__
extern int i;
#endif //__X_H__
< x.c>
int i;


注意問題:
(1).變量一般不要定義在.h文件中。
一般情況下,源程序中所有的行都參加編譯。但是有時希望對其中一部分內容只在滿足一定條件才進行編譯,也就

是對一部分內容指定編譯的條件,這就是“條件編譯”。有時,希望當滿足某條件時對一組語句進行編譯,而當條

件不滿足時則編譯另一組語句。
條件編譯命令最常見的形式爲:
#ifdef 標識符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它的作用是:當標識符已經被定義過(一般是用#define命令定義),則對程序段1進行編譯,否則編譯程序段2。其中

#else部分也可以沒有,即:

#ifdef
程序段1
#denif

這裏的“程序段”可以是語句組,也可以是命令行。這種條件編譯可以提高C源程序的通用性。如果一個C源程序在

不同計算機系統上系統上運行,而不同的計算機又有一定的差異。例如,我們有一個數據類型,在Windows平臺中,

應該使用long類型表示,而在其他平臺應該使用float表示,這樣往往需要對源程序作必要的修改,這就降低了程序

的通用性。可以用以下的條件編譯:

#ifdef WINDOWS
#define MYTYPE long
#else
#define MYTYPE float
#endif


如果在Windows上編譯程序,則可以在程序的開始加上
#define WINDOWS

這樣則編譯下面的命令行:

#define MYTYPE long

如果在這組條件編譯命令之前曾出現以下命令行: #define WINDOWS 0

則預編譯後程序中的MYTYPE都用float代替。這樣,源程序可以不必作任何修改就可以用於不同類型的計算機系統。

當然以上介紹的只是一種簡單的情況,可以根據此思路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tagshow(event, '����');return false;">其它的條件編譯?

例如,在調試程序時,常常希望輸出一些所需的信息,而在調試完成後不再輸出這些信息。可以在源程序中插入以

下的條件編譯段:

#ifdef DEBUG
print ("device_open(%p) ", file);
#endif

如果在它的前面有以下命令行: #define DEBUG

則在程序運行時輸出file指針的值,以便調試分析。調試完成後只需將這個define命令行刪除即可。有人可能

覺得不用條件編譯也可達此目的,即在調試時加一批printf語句,調試後一一將printf語句刪除去。的確,這是可

以的。但是,當調試時加的printf語句比較多時,修改的工作量是很大的。用條件編譯,則不必一一刪改printf語

句,只需刪除前面的一條“#define DEBUG”命令即可,這時所有的用DEBUG作標識符的條件編譯段都使其中的

printf語句不起作用,即起統一控制的作用,如同一個“開關”一樣。

有時也採用下面的形式:
#ifndef 標識符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只是第一行與第一種形式不同:將“ifdef”改爲“ifndef”。它的作用是:若標識符未被定義則編譯程序段1

,否則編譯程序段2。這種形式與第一種形式的作用相反。


以上兩種形式用法差不多,根據需要任選一種,視方便而定。
還有一種形式,就是#if後面的是一個表達式,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標識符:

#if 表達式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它的作用是:當指定的表達式值爲真(非零)時就編譯程序段1,否則編譯程序段2。可以事先給定一定條件,

使程序在不同的條件下執行不同的功能。
作用範圍就是當前文件啊。因爲編譯是以cpp或c文件位單位的嘛。還以這個爲例:

//正常代碼
#ifdef _DEBUG
TRACE("Some infomation");
#else
//Now is release version,so do nothing
#endif

//正常代碼

編譯時是先把所有的預編譯處理展開(比如宏)再編譯,所以Debug模式下,編譯時的代碼是:
//正常代碼
TRACE("Some infomation");
//正常代碼
Release模式下的代碼是:
//正常代碼
//正常代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