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腦計劃 (基於個體的整體協調智庫)- 拋磚引玉

1.何爲外腦

外腦,是相對於內腦而言處於外部的腦,是對腦的延伸與擴展。

要明確外腦的含義就得先明白何爲內腦和內腦的作用,因爲外腦是一個相對概念。那麼什麼是內腦呢?內腦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腦,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脊椎動物中樞神經系統的高級部位,生命機能的主要調節器,位於顱腔內。腦除了調節生命機能還可以進行外部世界的內化,通過思維作用於機體的響應部分對外部世界產生影響。

因此,相對於內腦而言,外腦就是內腦的擴展,同樣其作用是調節個體機能,以及外部世界的內化與內部世界的外化的功能。

2.    外腦的歷史

2.1外腦的基礎

外腦的產生首先離不開的就是內腦,我們必須在能理解外界物體並改變外界物體的前題之下才能產生,然而這些功能就來源於內腦。擁有了內腦我們就有了形成外腦的可能,當擁有了內腦我們就能夠完成對外部事物的內化以及內部世界的外化之後,我們便開始了相對與外部世界的交流。

2.2外腦的需求

外腦的產生是由於內腦功能的不足或者說有限。最現實的例子就在你自己身上,比如你不可能事無鉅細的描述你所經歷的每一件事物,也很難回想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些事情。從外部世界的內部轉化來說,腦容量和記憶的不足就足夠驅使我們擁有外腦。從內部世界到外部世界轉化來說,個體在做出決策之後需要對行爲結果進行有效的記錄,從而積累相應的經驗知識。

2.3外腦的形成

2.3.1基於個體標準的外腦

爲了便於記憶或者說擴展腦容量我們的外腦便孕育而生。這種外腦的初期有着更多的個體差異性,其提供的對象或者使用者更多是個體自身。適用於記載個體自身所感知的內外部信息,克服大腦的侷限性。其表現形式更多的是標誌或者圖畫等特定的符號,是對外部世界的抽象和記錄。由於圖像形式相比聲音形式更容易操作和保留,故更多可能是以視覺感官的表現形式爲主。

至此,我們可以跨越時間和不同時期的自己進行交流,我們可以積累長時間的經驗。這裏的長時間不僅僅是記錄年代的久遠,更可以展示一些長時間的因果關係。外腦的產生就如同工具的產生一樣對人類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外腦是一個延伸的個體,這個個體是高於個體的更高形式的個體,除了包含個體本身之外,還包括了個體的擁有,個體的歷史,能從高於個體基於個體和個體擁有以及環境和歷史的角度做出行爲。將個體的世界擴展的更加寬廣,對外部世界的影響也更加深遠。

個體外腦多用於個體對外部世界的識別和個體對自我資源的協調與合理分配,通過對資源和信息的彙總幫助個體進行生產生活以及資源分配行爲決策。

2.3.2基於公共標準的外腦

在個體向外部世界延伸和擴張的時候,由於其他個體的存在,必定會產生一定的交集,這種交集便爲產生公共標準提供了可能。在產生交集之後就會產生矛盾和衝突,解決衝突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戰鬥。如果一方明顯強於另一方,那征服便不可避免,那麼爲了服從,失敗方就不得不適應勝利方的標準。如果雙方勢均力敵,那雙方則都會去適應對方的標準從而找到解決矛盾的辦法。因此公共標準便孕育而生。另一種產生公共標準的方式便是教育,這種教育更多指的是家庭教育。在父母的引導之下孩子很容易就適應了父母的個體標準,隨着家庭的壯大自然也會形成公共標準。

當個體間有了交集,個體將漸漸融爲一體,形成更高層次的信息交流,最終形成新的組織形式,一切將只是時間問題。

公共標準離不開個人標準,公共標準更多的時候來源於相對強勢的個體或者個體組成的一些相對強勢的部分羣體。

公共標準的外腦則更多用於羣體中的個體資源分配和信息交流,在更廣泛的層面將個體聯繫起來,從更高的層面彙總信息和進行決策,在整體最優解得情況下實現個體的最優解。

2.3.3外腦的實現

既然是爲了延伸內腦的不足和達到更多個體的整體協調才衍生出了外腦,那麼外腦的實現則不得不從補充內腦的功能不足出發,模仿內腦的行爲方式進行外腦的搭建。就個體而言,外腦要做到積累更多的個體經驗,從而通過經驗實現決策和行爲。基於整體而言則需要彙總個體經驗形成整體經驗,再從整體上做出相對最優的決策和行爲。

......持續更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