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初學者學習筆記(二)

第二章 變量、數據類型和運算符

變量

  • 在程序運行過程中允許改變其值的量
  • 通過變量名可以簡單快速地找到它存儲的數據

數據類型

  • 用來區分不同的數據
  • 不同類型的數據要分配不同大小的內存空間
  • 常用的數據類型:int、double、char、String、boolean
  • 數據類型轉換包括自動類型轉換和強制類型轉換

運算符

  • 賦值運算符(=)
  • 算術運算符(+、 – 、*、/、%)
  • 關係運算符(>、<、>=、<=、 ==、 !=)
  • 使用Scanner類提供的方法可以從鍵盤獲取輸入的信息

一、變量聲明及使用

第一步:聲明變量,即“根據數據類型在內存申請空間”

格式:數據類型變量名

示例:int money;

第二步:賦值,即“將數據存儲至對應的內存空間”

格式:變量名=數值;

示例:money=1000;

注意:第一步和第二步可以合併一步完成。

第三步:使用變量,即“取出數據使用 ”

變量命名規範:

變量名由數字、字母、下劃線‘_’、‘’ 符號等組成,首字母必須是字母、或下劃線‘_’、‘’ 符號。

簡短且能清楚地表明變量的作用,通常第一個單詞的首字母小寫,其後單詞的首字母大寫。例如:myScore

二、數據類型
java數據類型

自動類型轉換規則
規則1:如果一個操作數爲double型,則整個表達式可提升爲double型

規則2:滿足自動類型轉換的條件

兩種類型要兼容

數值類型(整型和浮點型)互相兼容

目標類型大於源類型

例如:double 型大於 int 型

強制類型轉換
格式:(類型名)表達式

三、運算符:
賦值運算符:=

格式:變量名=表達式;

表達式就是符號(如加號、減號)與操作數(如b,3等)的組合

算術運算符:+、-、X、÷、%、++、–

關係運算符:>,<,==,!=,>=,<=

運算符的優先級

算術運算符>關係運算符>邏輯運算符

當運算符比較多,無法確定運算符執行順序時,可以使用小括號控制一下順序,()內的優先級最高

文章轉載至:微信公衆號-志成IT教育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jjL-JAiMPotK2R1GN3o2XQ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