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靜態代碼塊的用法 static用法詳解

java中靜態代碼塊的用法 static用法詳解

  static表示“全局”或者“靜態”的意思,用來修飾成員變量和成員方法,也可以形成靜態static代碼塊,但是Java語言中沒有全局變量的概念。被static修飾的成員變量和成員方法獨立於該類的任何對象。也就是說,它不依賴類特定的實例,被類的所有實例共享。

  只要這個類被加載,Java虛擬機就能根據類名在運行時數據區的方法區內定找到他們。因此,static對象可以在它的任何對象創建之前訪問,無需引用任何對象。用public修飾的static成員變量和成員方法本質是全局變量和全局方法,當聲明它類的對象市,不生成static變量的副本,而是類的所有實例共享同一個static變量。

  static變量前可以有private修飾,表示這個變量可以在類的靜態代碼塊中,或者類的其他靜態成員方法中使用(當然也可以在非靜態成員方法中使用--廢話),但是不能在其他類中通過類名來直接引用,這一點很重要。實際上你需要搞明白,private是訪問權限限定,static表示不要實例化就可以使用,這樣就容易理解多了。static前面加上其它訪問權限關鍵字的效果也以此類推。

  static修飾的成員變量和成員方法習慣上稱爲靜態變量和靜態方法,可以直接通過類名來訪問,訪問語法爲:
  類名.靜態方法名(參數列表...)
  類名.靜態變量名

  用static修飾的代碼塊表示靜態代碼塊,當Java虛擬機(JVM)加載類時,就會執行該代碼塊(用處非常大,呵呵)。 

  1、static變量
    按照是否靜態的對類成員變量進行分類可分兩種:一種是被static修飾的變量,叫靜態變量或類變量;另一種是沒有被static修飾的變量,叫實例變量。

  兩者的區別是:
   對於靜態變量在內存中只有一個拷貝(節省內存),JVM只爲靜態分配一次內存,在加載類的過程中完成靜態變量的內存分配,可用類名直接訪問(方便),當然也可以通過對象來訪問(但是這是不推薦的)。
   對於實例變量,沒創建一個實例,就會爲實例變量分配一次內存,實例變量可以在內存中有多個拷貝,互不影響(靈活)。

  所以一般在需要實現以下兩個功能時使用靜態變量:
    在對象之間共享值時
    方便訪問變量時


  2、靜態方法
    靜態方法可以直接通過類名調用,任何的實例也都可以調用,
    因此靜態方法中不能用this和super關鍵字,不能直接訪問所屬類的實例變量和實例方法(就是不帶static的成員變量和成員成員方法),只能訪問所屬類的靜態成員變量和    成員方法。
    因爲實例成員與特定的對象關聯!這個需要去理解,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不是記憶!!!
    因爲static方法獨立於任何實例,因此static方法必須被實現,而不能是抽象的abstract。

    例如爲了方便方法的調用,Java API中的Math類中所有的方法都是靜態的,而一般類內部的static方法也是方便其它類對該方法的調用。

    靜態方法是類內部的一類特殊方法,只有在需要時纔將對應的方法聲明成靜態的,一個類內部的方法一般都是非靜態的

  3、static代碼塊

   static代碼塊也叫靜態代碼塊,是在類中獨立於類成員的static語句塊,可以有多個,位置可以隨便放,它不在任何的方法體內,JVM加載類時會執行這些靜態的代碼塊,如果static代碼塊有多個,JVM將按照它們在類中出現的先後順序依次執行它們,每個代碼塊只會被執行一次。例如:

public class Test5 {

private static int a;

private int b;

 

static{

Test5.a=3;

System.out.println(a);

Test5 t=new Test5();

t.f();

t.b=1000;

System.out.println(t.b);

}

static{

Test5.a=4;

System.out.println(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自動生成方法存根

}

static{

Test5.a=5;

System.out.println(a);

}

public void f(){

System.out.println("hhahhahah");

}

}

  運行結果:

3

hhahhahah

1000

4

5

  利用靜態代碼塊可以對一些static變量進行賦值,最後再看一眼這些例子,都一個static的main方法,這樣JVM在運行main方法的時候可以直接調用而不用創建實例。 

  4、static和final一塊用表示什麼
  static final用來修飾成員變量和成員方法,可簡單理解爲“全局常量”!
  對於變量,表示一旦給值就不可修改,並且通過類名可以訪問。
  對於方法,表示不可覆蓋,並且可以通過類名直接訪問。

  有時你希望定義一個類成員,使它的使用完全獨立於該類的任何對象。通常情況下,類成員必須通過它的類的對象訪問,但是可以創建這樣一個成員,它能夠被它自己使用,而不必引用特定的實例。在成員的聲明前面加上關鍵字static(靜態的)就能創建這樣的成員。如果一個成員被聲明爲static,它就能夠在它的類的任何對象創建之前被訪問,而不必引用任何對象。你可以將方法和變量都聲明爲static。static 成員的最常見的例子是main( ) 。因爲在程序開始執行時必須調用main() ,所以它被聲明爲static。

  聲明爲static的變量實質上就是全局變量。當聲明一個對象時,並不產生static變量的拷貝,而是該類所有的實例變量共用同一個static變量。聲明爲static的方法有以下幾條限制:
  •它們僅能調用其他的static 方法。
  •它們只能訪問static數據。
  •它們不能以任何方式引用this 或super(關鍵字super 與繼承有關,在下一章中描述)。
  如果你需要通過計算來初始化你的static變量,你可以聲明一個static塊,Static 塊僅在該類被加載時執行一次。下面的例子顯示的類有一個static方法,一些static變量,以及一個static 初始化塊:

// Demonstrate static variables,methods,and blocks.

 

class UseStatic {

static int a = 3;

static int b;

 

static void meth(int x) {

System.out.println("x = " + x);

System.out.println("a = " + a);

System.out.println("b = " + b);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Static block initialized.");

b = a * 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eth(42);

}

} 

  一旦UseStatic 類被裝載,所有的static語句被運行。首先,a被設置爲3,接着static 塊執行(打印一條消息),最後,b被初始化爲a*4 或12。然後調用main(),main() 調用meth() ,把值42傳遞給x。3個println ( ) 語句引用兩個static變量a和b,以及局部變量x 。

  注意:在一個static 方法中引用任何實例變量都是非法的。

  下面是該程序的輸出:

Static block initialized.

x = 42

a = 3

b = 12 

  在定義它們的類的外面,static 方法和變量能獨立於任何對象而被使用。這樣,你只要在類的名字後面加點號運算符即可。例如,如果你希望從類外面調用一個static方法,你可以使用下面通用的格式:

  classname.method( )

  這裏,classname 是類的名字,在該類中定義static方法。可以看到,這種格式與通過對象引用變量調用非static方法的格式類似。一個static變量可以以同樣的格式來訪問——類名加點號運算符。這就是Java 如何實現全局功能和全局變量的一個控制版本。

  下面是一個例子。在main() 中,static方法callme() 和static 變量b在它們的類之外被訪問。

class StaticDemo {

static int a = 42;

static int b = 99;

static void callme() {

 

System.out.println("a = " + a);

}

}

 

class StaticByNam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aticDemo.callme();

System.out.println("b = " + StaticDemo.b);

}

} 

  下面是該程序的輸出:

a = 42

b = 99

  static成員是不能被其所在class創建的實例訪問的。如果不加static修飾的成員是對象成員,也就是歸每個對象所有的。加static修飾的成員是類成員,就是可以由一個類直接調用,爲所有對象共有的。

1、static變量
 按照是否靜態的對類成員變量進行分類可分兩種:一種是被static修飾的變量,叫靜態變量或類變量;另一種是沒有被static修飾的變量,叫實例變量。

兩者的區別是:
 對於靜態變量在內存中只有一個拷貝(節省內存),JVM只爲靜態分配一次內存,在加載類的過程中完成靜態變量的內存分配,可用類名直接訪問(方便),當然也可以通過對象來訪問(但是這是不推薦的)。
 對於實例變量,沒創建一個實例,就會爲實例變量分配一次內存,實例變量可以在內存中有多個拷貝,互不影響(靈活)。

所以一般在需要實現以下兩個功能時使用靜態變量:
  在對象之間共享值時
  方便訪問變量時


2、靜態方法
靜態方法可以直接通過類名調用,任何的實例也都可以調用,
因此靜態方法中不能用this和super關鍵字,不能直接訪問所屬類的實例變量和實例方法(就是不帶static的成員變量和成員成員方法),只能訪問所屬類的靜態成員變量和成員方法。
因爲實例成員與特定的對象關聯!這個需要去理解,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不是記憶!!!
因爲static方法獨立於任何實例,因此static方法必須被實現,而不能是抽象的abstract。

例如爲了方便方法的調用,Java API中的Math類中所有的方法都是靜態的,而一般類內部的static方法也是方便其它類對該方法的調用。

靜態方法是類內部的一類特殊方法,只有在需要時纔將對應的方法聲明成靜態的,一個類內部的方法一般都是非靜態的

(一)java 靜態代碼塊 靜態方法區別
一般情況下,如果有些代碼必須在項目啓動的時候就執行的時候,需要使用靜態代碼塊,這種代碼是主動執行的;需要在項目啓動的時候就初始化,在不創建對象的情況下,其他程序來調用的時候,需要使用靜態方法,這種代碼是被動執行的. 靜態方法在類加載的時候 就已經加載 可以用類名直接調用
比如main方法就必須是靜態的 這是程序入口
兩者的區別就是:靜態代碼塊是自動執行的;
靜態方法是被調用的時候才執行的.

靜態方法
(1)在Java裏,可以定義一個不需要創建對象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靜態方法。要實現這樣的效果,只需要在類中定義的方法前加上static關鍵字。例如:

public static int maximum(int n1,int n2)

使用類的靜態方法時,注意:

a在靜態方法裏只能直接調用同類中其他的靜態成員(包括變量和方法),而不能直接訪問類中的非靜態成員。這是因爲,對於非靜態的方法和變量,需要先創建類的實例對象後纔可使用,而靜態方法在使用前不用創建任何對象。

b 靜態方法不能以任何方式引用this和super關鍵字,因爲靜態方法在使用前不用創建任何實例對象,當靜態方法調用時,this所引用的對象根本沒有產生。

(2)靜態變量是屬於整個類的變量而不是屬於某個對象的。注意不能把任何方法體內的變量聲明爲靜態,例如:
fun()
{
static int i=0;//非法。
}

(3)一個類可以使用不包含在任何方法體中的靜態代碼塊,當類被載入時,靜態代碼塊被執行,且只被執行一次,靜態塊常用來執行類屬性的初始化。例如:
static
{
}

類裝載步驟
在Java中,類裝載器把一個類裝入Java虛擬機中,要經過三個步驟來完成:裝載、鏈接和初始化,其中鏈接又可以分成校驗、準備和解析三步,除了解析外,其它步驟是嚴格按照順序完成的,各個步驟的主要工作如下:

裝載:查找和導入類或接口的二進制數據;
鏈接:執行下面的校驗、準備和解析步驟,其中解析步驟是可以選擇的;
校驗:檢查導入類或接口的二進制數據的正確性;
準備:給類的靜態變量分配並初始化存儲空間;
解析:將符號引用轉成直接引用;
初始化:激活類的靜態變量的初始化Java代碼和靜態Java代碼塊。
初始化類中屬性是靜態代碼塊的常用用途,但只能使用一次。

(二)靜態代碼塊的初始化順序

class Parent{

static String name = "hello";

{

System.out.println("parent block");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parent static block");

}

public Parent(){

System.out.println("parent constructor");

}

}

 

class Child extends Parent{

static String childName = "hello";

{

System.out.println("child block");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child static block");

}

public Child(){

System.out.println("child constructor");

}

}

 

public class StaticIniBlockOrd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Child();//語句(*)

}

}

  問題:當執行完語句(*)時,打印結果是什麼順序?爲什麼?
  解答:當執行完語句(*)時,打印結果是這樣一個順序 :

parent static block

child static block

parent block

parent constructor

child block

child constructor

  

分析:當執行new Child()時,它首先去看父類裏面有沒有靜態代碼塊,如果有,它先去執行父類裏面靜態代碼塊裏面的內容,當父類的靜態代碼塊裏面的內容執行完畢之後,接着去執行子類(自己這個類)裏面的靜態代碼塊,當子類的靜態代碼塊執行完畢之後,它接着又去看父類有沒有非靜態代碼塊,如果有就執行父類的非靜態代碼塊,父類的非靜態代碼塊執行完畢,接着執行父類的構造方法;父類的構造方法執行完畢之後,它接着去看子類有沒有非靜態代碼塊,如果有就執行子類的非靜態代碼塊。子類的非靜態代碼塊執行完畢再去執行子類的構造方法,這個就是一個對象的初始化順序。

總結:
對象的初始化順序:首先執行父類靜態的內容,父類靜態的內容執行完畢後,接着去執行子類的靜態的內容,當子類的靜態內容執行完畢之後,再去看父類有沒有非靜態代碼塊,如果有就執行父類的非靜態代碼塊,父類的非靜態代碼塊執行完畢,接着執行父類的構造方法;父類的構造方法執行完畢之後,它接着去看子類有沒有非靜態代碼塊,如果有就執行子類的非靜態代碼塊。子類的非靜態代碼塊執行完畢再去執行子類的構造方法。總之一句話,靜態代碼塊內容先執行,接着執行父類非靜態代碼塊和構造方法,然後執行子類非靜態代碼塊和構造方法。

注意:子類的構造方法,不管這個構造方法帶不帶參數,默認的它都會先去尋找父類的不帶參數的構造方法。如果父類沒有不帶參數的構造方法,那麼子類必須用supper關鍵子來調用父類帶參數的構造方法,否則編譯不能通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