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抱怨WiFi信號差?看完你就明白了!

本文來源:無線深海

01  WiFi穿牆之迷

自從WiFi成爲人類生存基本需求以來,蜉蝣君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

“我的路由器有這麼多根天線,看起來牛逼閃閃,號稱大功率穿牆王,咋才走了幾步就沒信號了呢?”

更有甚者,如上圖這位MM,更是問出瞭如此讓人瞠目結舌的問題:“號稱450米的路由器,咋才過了不到10米,穿了兩堵牆就沒信號了?”

納尼?450米的路由器?!什麼鬼?!

蜉蝣君把該MM發來的盒子圖片放大一看,上面赫然寫着450M!!!能把“M”想象成“米”,這也太難爲WiFi君了吧!

其實這裏的450M並不是450米的意思,而是指Mbps,又稱兆比特每秒,說的是這款路由器的最大下載速率可以達到450Mbps,跟覆蓋的距離和穿牆能力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WiFi的信號問題,包括覆蓋距離和穿牆能力。希望看完之後,能讓你對WiFi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02 WiFi的協議和頻譜

首先來說WiFi的協議及頻譜的問題。

自從WiFi標準被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提出以來,經過了20年的蓬勃發展,一步一個腳印,出了一個又一個協議版本:

從上表可以看出,WiFi有兩個工作頻段:2.4G5G。這兩個頻段都是非授權頻段(或者叫免授權頻段)——只要符合國家法規,不經授權就可使用。也就是說,在家裏裝個無線路由器,收發WiFi信號,是不需要任何人批准的(而使用除此之外的“授權頻段”,是需要國家正式授權的)。


2.4G頻段:

2.4G頻譜的範圍是2.4GHz~2.4835GHz,共有83.5M帶寬,劃分爲13個信道,每個信道寬20M。

可是,20M乘以13等於260M啊,這13個信道共需要260M帶寬,而2.4G頻譜只有83.5M,這怎麼放得下?

答案就跟上公交車一樣:“擠一擠,往後挪一挪,趕緊再上一個!”人多車小,爲了共同的出行需求,個人空間就別想了,被踩到腳更是難免。

從下圖可以看出,2.4G頻譜的這13個信道緊密地交疊在一起,干擾是不可避免的。


注意,第14信道在國內是不允許使用的。

信道交疊到什麼程度呢?

由下圖可以比較直觀地看出,在這些信道里面,只有1,6,11,或者2,7,12,或者3,8,13這三組是完全沒有交疊的。

就好比一條很窄的路,上面同行的車卻很多,勢必造成通行速度的下降。



到了802.11n,用戶可以使用40M的信道,但2.4GHz頻段依然只有83.5M的總帶寬,就只能容納兩個信道了。因此只有在夜深人靜網絡空閒的時候,單個用戶纔有可能使用40M信道,加之來自隔壁老王家的干擾,802.11n的高速率很大程度上難以達到。


5G頻段:

既然2.4G頻段如此擁擠不堪,IEEE那些制定WiFi標準的專家們,就打起了另一個免授權頻段的主意——那就是5G頻段。(再次注意,這裏的5G和我們現在常說的5G通信標準是完全兩回事。)

802.11n雖說是可以工作在5GHz上的,但這個協議版本非常老舊。所以,5GHz的優勢由更年輕的802.11ac來體現。

5G頻譜的範圍是4.910GHz~5.875GHz,有900多M的帶寬,是2.4G的10倍還多!

正是因爲這段頻譜很寬,內部還會劃分成幾個子頻段,有的還沒分配,有的作爲其他用途。連4G LTE,都想用它(也就是LTE-U,LTE-Unlicensed)。

對於這段頻譜,不同國家之間的使用情況差別很大,中國可以使用的部分如下圖所示。


下圖是中國的5GHz可用信道的分佈情況。


支持802.11ac的路由器和手機可以在把這些可用的信道自由組合,使用20M、40M、80M甚至160M帶寬的信道。

信道多,帶寬大,干擾小,峯值下載速度有效提升。


03 WiFi的速率估算

WiFi工作在2.4G和5G分別能達到多大的峯值下載速率?

2.4G頻段我們採用802.11n來估算,這個版本也是支持2.4G的最新的協議版本。5G頻段我們採用最新的802.11ac來估算,這個協議版本只支持5G。

802.11n引入了幾個特點:

支持MIMO,也就是可以使用最多4個天線來收發送數據,下載速率成倍提升。因此看到現在市場有上多個天線的路由器,至少支持802.11n無疑。

在支持標準的20M帶寬信道的基礎之上,新增了雙倍帶寬,也就是40M。單用戶理論峯值下載速率又得到了成倍提升!

因此,要估算802.11n最大下載速率,很簡單,數天線的個數!一個天線加上40M信道最大能達到150Mbps的速率,兩個天線自然就是300Mbps,以此類推,4個天線可達600Mbps!

而802.11ac又在下面幾點上進行了增強:

MIMO增強:最多可以使用8個天線來收發送數據,速率倍增!

信道擴寬:支持80MHz帶寬信道,最大可支持160M帶寬信道,速率倍倍增!

高階調製:支持256QAM,速率再增30%!

在這3點的加成之下,802.11ac單天線可達433Mbps,兩天線867Mbps,三天線1.3Gbps,4天線1.7Gbps,8天線3.4Gbps!

這只是理論上的推算,實際上支持802.11ac的路由器,天線個數都在4根以內


04 雙頻路由器的誕生

“雙頻路由器”的橫空出世又是爲何?

既然5G加802.11ac這麼好,那是不是以後的路由器和手機就都可以不支持2.4GHz了呢?單靠5Ghz和802.11ac能否打下一片全新的天地呢?

答案是不行。

顯而易見的一個原因是因爲兼容性

幾年前大量的手機、電腦、電視只支持2.4GHz,爲了讓這些老設備不至於沒法上網,對於2.4GHz的支持的必須的。

另一個原因是覆蓋

2.4G的頻率低波長大,信號損耗小,穿透能力強,在覆蓋上和5G相比具有一定優勢。這個問題我們後面再詳談。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既然如此,何不2.4G和5G雙頻合璧?

平地一聲雷,雙頻路由器橫空出世。


因爲2.4G和5G的信號指標差別較大,一般情況下2.4G和5G的天線是獨立的,如上圖一樣錯開分佈,讓相同頻段的天線之間相隔地儘可能遠,保障性能最優。

要估算雙頻路由器支持的最大下載速率,方法依舊是數天線,不同之處是2.4G和5G的速率要分開計算,然後再加起來就可以了。

其實,高速率這樣的核心賣點,路由器廠家肯定是要赫然印在包裝盒上並大肆宣傳的,商家早都替我們算好了。



頻段和速率鋪墊完畢,終於到和穿牆有關的部分了,也就是WiFi的信號強度和損耗。


05 爲啥WiFi信號的總是這麼差?

首先我們來看看WiFi信號在傳播中遇到障礙物之後的反應:

折射:WiFi信號經過玻璃或水的時候,信號路徑發生偏折,我們和路由器都在空氣中,因此折射的影響可以忽略。

反射:WiFi信號經過光滑的物體表面時,信號會發生反射,和光的反射類似。

繞射:WiFi信號經過水泥牆體,因難以穿越,部分信號會向旁邊散開,等遇到一個可以穿過的區域再繼續向本來的方向繼續直線傳播。

漫射:WiFi信號遇到水泥牆,因爲直線線路受阻,部分信號會散開,沿着牆壁上下左右繼續延伸出去。

穿透:WiFi信號的能量一部分被障礙物吸收,剩餘能量的透過障礙物繼續傳播。


一般情況下,在室內環境下,我們手機接收到的WiFi信號主要是反射、繞射、漫射和穿透這四種效應的疊加。後三種效應都和信號的頻率關係很大,頻率越高繞射和穿透的能力越差。

不管是2.4G還是5G頻段,在無線通信裏都屬於較高的頻段了,雖說2.4G繞射和穿透能力要比5G強一些,但也高不到哪裏去。

我們來看看2.4G信號穿牆之後的損耗(經驗值):


在射頻世界裏,一般用dB這個單位來表示信號變化的情況。怎麼理解呢?很簡單——

降低3dB,是指信號強度降低到原先的1/2(二分之一)。

降低10dB,是指信號強度降低到原先的1/10(十分之一)。

降低30dB,是指信號強度降低到原先的1/1000(千分之一)。

結合上表可以得出下面的結論:

木頭,玻璃這些障礙物,對於WiFi信號的阻擋作用不強,只會帶來一半左右的信號衰減;

磚牆,水泥牆這些障礙物,堪稱WiFi信號殺手,穿透的信號動輒衰減爲原先的千分之一;

電梯這類金屬障礙物,簡直就是WiFi信號的噩夢,輕輕鬆鬆衰減到原先的萬分之一!

真是讓人絕望啊,這可咋辦呢?

有沒有所謂“大功率路由器?”

機智的你肯定很快就想到了,想要信號好穿牆能力強,增大發射功率啊!沒有什麼不是增大功率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再增大一倍!

但是在WiFi這裏,增大發射功率還真不行。

因爲無線路由器的發射功率是有國家規定的——最大100mW,也就是0.1W。我國對無線設備發射功率一向要求嚴格,不符合這個要求的產品是不能上市的。

所以,想通過增強發射功率來提升WiFi信號這條路是走不通的。

“高增益天線”是否可行?

既然發射功率有限制,那如果路由器用的高增益天線到話,不是能量發射會更集中,從而覆蓋地更遠嗎?

理論上來說是這樣。但增益高能量集中的代價就是波束變窄,WiFi信號的覆蓋會不均勻,有的方向信號強,有的方向信號弱。如果有多個人在不同位置同時使用的話,對覆蓋的評價會褒貶不一。

而且,一般的路由器天線增益也就9dBi,面對動輒就幾十dB的穿透損耗來說也是杯水車薪。

06 我該怎麼提升WiFi信號?

這也不行那些不行,那該到底咋樣才能提升WiFi信號呢?

場景1

“我就一臺路由器,既想讓WiFi信號變好,又一分錢都不想花,該怎麼辦?”

方法一:路由器擺放位置優化

既然所謂的“穿牆王”,“單臺穿三牆”這種神器統統不存在,單臺路由器不可避免的無法完全覆蓋任意角落。

如果想要最低成本地解決問題,請記住下面這幾條法則:

傳播距離越短信號越好,所以儘量把路由器放在房子的中央!

木門,玻璃門等對信號的衰減小,儘量讓路由器多走門,少穿牆!

弱電箱的位置一般都在門口,四周面板也會屏蔽無線信號,所以儘量不要把無線路由器放在弱電箱裏!

把路由器擺在高一些,開闊一下的地方,避開冰箱、洗衣機、各種傢俱等障礙物!

下面是作業:請看這張圖,位置一和位置二哪個好?


再請看這張圖,位置一和位置二哪個好?


相信這兩道題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方法二:調整合理的天線角度

一般的家用路由器都使用全向天線,全向天線的無線信號分佈類似被水平壓扁的輪胎。所以,無線信號在與天線垂直的方向上覆蓋效果最好。如下圖所示:



所以,還乖乖把無線路由器的天線調整到與地面垂直,直戳戳地對着房頂就好,別掰成各種亂七八糟的角度了,直戳戳地對着你的方向恰好信號最弱!


方法三:避免環境干擾

1、儘量使用雙頻路由器,能使用5G頻段儘量使用5G!如前文所示,2.4G頻段是非常擁堵的,自然受到的干擾也更多。而5G頻段相對來說就要乾淨地多。雖然有時候看起來5G的信號比2.4G少上一兩格,但說不定速度更快!

2、把路由器儘量放得離微波爐、藍牙設備、無線鼠標鍵盤等設備遠一些!這些玩意都在2.4G上工作,造成干擾指數增加!

3、更改路由器的信道配置!前面已經說過,2.4G頻段上只有3個獨立不交疊的信道,一般來說就是1,6和11。試着改改看,哪個信道好就用哪個。


場景2

“爲了上網爽快,我還是願意點花錢的,怎麼辦?”

這就必須要上升到家庭組網方案了!

方案一:使用無線擴展器擴展放大無線信號

這是目前中小戶型WiFi信號擴展的主流方案。哪裏信號比較弱,就在這個位置就近的電源插座上插一個擴展器,不需要連接網線。這個功能就叫做信號中繼,顧名思義,就是指信號放大器接收主路由器的信號,放大之後再發射出來,因此家裏的信號還是同一個,手機、Pad會連接質量較好的信號。

適用環境:任意環境都適用。

方案二:使用無線路由器橋接擴大信號

這個方案使用路由器的無線橋接功能,把多臺無線路由器通過無線方式連起來,路由器之間也不需要網線連接。

通過無線橋接後,WiFi信合實現了接力,起到放大作用。當然,副路由器一般來說四個網絡口,可以用來接有線電腦,這也是這個方案的優勢之一。

那麼方案二和方案一還有什麼不同呢?那就是橋接的這兩個路由器實際上還是獨立工作的,可以設置不同的WiFi名稱和密碼。

適用環境:手頭已有多臺無線路由器、想要在副路由器接有線設備。

方案三:使用網線把兩臺(或者多臺)路由器連接起來

使用網線將多個路由器連接起來,其中連接寬帶的路由器作爲主路由器,其他的作爲副路由器。主副路由器之間通過各自的LAN口連接起來,此時副路由器相當於無線交換機。

通過配置,可以實現整個網絡只有一個無線信號,實現自動漫遊。


這個方案要求各個路由器之間通過網線連接起來,最大的優勢就是穩定性好,路由器之間沒有無線損耗,各個路由器的速率都很高,但也有一個明顯的限制條件,就是所有路由器之間必須通過網線連接。

適用環境:已經布好網線的環境。

方案四:使用HyFi套裝(子母路由器)組建全覆蓋無線網絡

HyFi(全稱:Hybrid Wi-Fi)也叫電力貓,是指同一產品同時採用“有線”和“無線”兩種技術,以房間內無處不在的“電線”爲主幹,“無線”作爲接入,使產品兼具有線的穩定可靠性和無線的移動便捷性。

TP-Link的HyFi套裝是由HyFi路由器和HyFi擴展器兩部分組成,兩者是通過家裏的電線傳輸數據的。配置好路由器後會將無線設置自動推送到擴展器,這樣就組成了只有一個信號的無線網絡。


HyFi無線解決方案是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通過電線傳輸無需佈線,傳輸速度快、穩定性好。並且無線配置簡單,只需要配置好路由器,擴展器的信號就會隨之同步改變。

因此這個方案擴展性很好,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配置多個擴展器,外觀也非常的大氣,美觀、簡潔。

華爲的這個方案也叫子母路由器,和HyFi這個名稱相比來說更接地氣,本質都是路由器和電力貓的結合,可通過家裏的已布好的電線傳送信號。

相比較前幾種,這個方案方案成本相對較大,需要替換之前的路由器。

適用環境:任意家庭環境。


方案五:使用AP/AC擴展無線信號

如果你偏愛整潔的環境,不想看到插座上的線纜,更不想看到突兀的路由器天線,還要所有房間都覆蓋良好,那麼就使用AC加無線AP的方式組網吧,絕對如你所願。

AP:無線訪問接入點(Access Point),說白了就是一個WiFi信號收發器,相當於去掉了路由和管理功能的無線路由器。

AC:無線控制器(Access Controller),就是用來集中化管理多個無線AP的,負責下發配置、修改相關配置參數、射頻智能管理、接入安全控制等。


方案要求所有的AP(接入點)和AC(接入控制器)通過有線方式連接起來,由AC統一配置所有的無線AP,整個無線網絡有統一的信號,可以實現無線漫遊。

該方案選用的AP是可以嵌入到牆裏面的網線面板,由AC通過網線來供電,不需要外接電源,美觀大方,不佔空間。這一切的代價就是貴。

適用環境:大戶型,對覆蓋要求高,希望整潔,所有網絡設備都隱形。

至此,以上幾種常見方案介紹完畢,我們對各個方案進行對比:

好了,絮叨了這麼多,關於WiFi穿牆的“道”和“術”都已經介紹完畢,希望各位在任意角落都能夠信號滿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