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工作量預估

1、項目大小?
代碼行、功能點
2、測試工作包括什麼?
–[需求分析-測試計劃-測試設計-測試執行-測試報告]----細化爲---->[需求理解(閱讀需求、反饋問題、提煉功能點、歸納測試大綱)-測試範圍評估(測試目標評估、測試人員、測試時間排定、測試方法)-測試用例編寫-專項測試方案准備-測試環境準備-測試數據準備-測試用例執行(跑case、提交bug、跟蹤bug)-專項測試執行-迴歸測試執行(跑case、提交bug、跟蹤bug)]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兼容性測試-性能測試-安全測試-升級沙盒測試-覆蓋升級測試;
–多少輪次的測試;
–多大程度上的迴歸測試;
–是否要自動化測試;
–是否要探索性測試;
–上線後的冒煙測試。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wbs 是估算工作量的方法:工作拆分。
–對測試任務進行細化,對每項任務進行分解,然後根據分解後的子任務進行估算。通常來說,分解的粒度越小,估算越精準。可以再加上10%~15%的浮動幅度,來確定實際所需的測試工作量。
–手工執行平均每分鐘2~3個用例
4、一般測試工程師一天可以寫100個用例。
5、需求的明確程度?
6、項目組織程度?
7、開發工程師的水平程度?
–同樣的功能,若bug多,測試工作量則會增加
8、測試權重?
開發:測試 = 2:1
9、一般測試時長
–一般需要35%-40%的測試時間
–開發時長/65% = 工作總時長
–工作總時長*40% = 測試時長

10、需求分析一般不計入工作量評估
需求文檔一般會較早發出,需求分析一般在需求討論會上完成,所以工作量評估一般不包含這部分內容。

11、測試設計
Mark || 方法:功能點 = 輸入0.58+ 對數據庫的修改*1.66+輸出0.26
比如對於電子商務平臺,就“創建訂單”這個邏輯事務而言:
· 其輸入有“收貨信息、購買數量、運送方式”等約10項。
· 其輸出有“購買成功、支付失敗、庫存不足、訂單錯誤”等約5項。
–計算:100.58+51.66+20*0.26=19.3,測試時間大約爲2人/天。
–19.3是Mark two 指數。具體要根據實際項目經驗,模塊下的每個功能點大約需要多長時間。
12、用例執行
黑盒偏UI層面的用例一般測試工程師一天可以執行200-300條用例,偏邏輯驗證的大概每天可以執行100條,大量需要環境準備和數據準備的每天30-50條。
13、專項測試
例如:安全性測試、性能測試;
首相要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專項測試,如果需要則要評估專項測試方案,是修改已有的還是重新設計。一般情況下一份專項測試方案設計時間不超過4h 。 如果涉及到工具的開發則需要另行評估。
14、迴歸測試
一般迴歸測試時間要預留爲單輪測試的50%。
15、探索性測試
–如果計劃要做探索性測試,一般會給出單模塊1人/天的時間。
–探索性測試可以很好的補足系統化測試,並對測試用例的覆蓋進行完整性檢查。
16、冒煙測試
一般2-4小時/人是一個合理的規劃。
只是做到比較概要的程度,如果有提交bug跟蹤bug的時間,則另算。

【本文參考資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6374457/?p=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