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親子關係:“喪子式養育”,是否你的孩子已經變得陌生?

我們經常聽說“喪偶式教育”,是指在孩子成長教育中父親的缺席。但是你知道“喪子式養育”嗎?

喪子式養育是指:把孩子當成藝術家、領導人來培養,親子關係更像老師與學生,領導與下屬,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逐漸逐漸丟失了孩子“作爲子女”的情感連接。

如果你的孩子越來越陌生,你搞不懂他的時候,不妨兩代人共同讀一本《親愛的安德烈》。

《親愛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的家書合集。龍應臺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離開他回到臺灣擔任文化局局長,四年後母子重聚龍應臺對眼前這個棱角分明的十八歲青年既親近又陌生。

而十八歲的安德烈是自我特別好的青年,自以爲很有見解,認爲這個世界可以被自己的見解所改變。龍應臺爲了“重新認識”兒子,邀請安德烈寫家書爲某文學專欄供稿。安德烈“爲了稿費”答應了母親的請求。

在母子二人的36封家書中,兩個人開誠佈公地討論關於青春、愛情、音樂、政治的看法。面對同一問題,因爲文化背景、生活閱歷、成長環境等因素兩個人通常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母子二人在一次次溝通磨合中,逐漸瞭解彼此。

面對兩代人、兩種文化之間的隔閡龍應臺非常智慧地看見母子之間存在的問題:“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爲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不必了。”

十八歲的少年愛情懵懂,還沒有完全處理失戀的能力。面對一次又一次的“被人甩”,甚至懷疑“搞不好我自己有問題”。

或許你也曾在愛情之路上迷茫過,但是我們很少會和父母溝通這類情感問題。當你剛剛成年,父母知道你將要面對“愛情”問題,中國式家長會怎樣說?“要找一個家境殷實的,男朋友要找有擔當有責任感的,女朋友要找溫柔賢惠的......”。中國式家長的回答永遠是祈使句,“要”怎麼樣。

而龍應臺在給安德烈的回信中,並沒有用“你要”的口吻教安德烈如何擇偶如何面對失戀。龍應臺舉歌德夏綠蒂地例子:失戀的悲傷往往可以化作創作的靈感,若把人生的鏡頭拉長來看,二十歲的痛苦並不那麼絕對,因爲時間能治癒一切。

“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說,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

龍應臺意識到關於情感,她給兒子的任何建議都是廢話。愛情之所以美麗就在於每個人必須去親身經歷。“我只能讓你跌倒,看着你跌倒,只希望你會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希望陽光照過來,照亮你藏着憂傷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見盡頭的路。”

二十一歲的安德烈像多數青年一樣對未來充滿迷茫,不知道將來想做什麼,面對雙雙博士的父母,他對母親說“我幾乎可以確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肯能會變成一個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學歷,很普通的職業,不太有錢,也沒有名。一個最平庸的人。”

當今中國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普遍下降。高精尖人才短缺,高校畢業生卻就業無門。在此種社會條件下,高考報志願選專業、大學畢業選工作選行業成爲很多青年迷茫頭疼的問題。

父母一代的成長經歷,讓他們認爲“穩定、鐵飯碗=公務員”。於是前些年公務員考試一直備受追捧,“萬里挑一”的現象屢見不鮮。近年來“網紅經濟”成爲流行新名詞,人人自媒體、處處短視頻。網紅經濟甚至沖刷了傳統教育“讀書至上”的教育觀念,一些高校學生掛科逃課卻夢想成爲網紅,月入百萬。

龍應臺在給安德烈的回信中,並沒有告訴安德烈一定要成爲什麼樣的人,有怎樣的收入和名氣。對於母親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兒子是否有名氣,而是是否快樂。一份有意義的工作會給你成就感,而成就感讓你快樂。

對於讀書的意義,龍應臺寫道“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我要求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平庸是和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所有的母親此生最大的期盼應該就是兒女一生平安喜樂。別人在乎你飛得高不高,只有父母在乎你飛得累不累。

《奇葩說》第五季有一期辯題:【身在外地過的不開心要不要告訴父母】,傅首爾有一段話打動了很多觀衆:“你們總說親子關係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其實親子關係就像內褲,每條都不同樣子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舒服。”

書中安德烈有些歐式青年的想法並不一定適用於中國社會,我們無法高談闊論批評政治、討論貧富差距帶來的社會問題,但十八歲的安德烈對於生活、音樂、地域、以及教育的態度,或許能夠讓中國的大多數青年拒絕渾渾噩噩,思考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

“中年父母的挫折,可能多半來自於,他們正在成長的孩子不願意把門打開,讓他們進入自己的世界,而不是父母不願意進入。”

我們父母一代人經歷中國從計劃經濟到改革開放,連接兩個經濟、科技快速發展的世紀,他們見證了歷史滄海桑田的變革,卻唯獨輸在了自己子女的身上。

子女越長大越陌生。在“喪子”式養育下,家長培養出了鋼琴家、舞蹈家、藝術家,成爲清華碩士、哈佛博士,但是作爲兒子卻越來越陌生,除了童年的回憶,父母對眼前這個青年一無所知。

獨立真正的概念可能需要我們用一生去學習。希望我們的親子關係多一點溝通,少一絲梳理,父母要的只是長大成人的子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