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开始认真地为一个城市的冬天准备棉衣

初来的那两个冬天,即使是冬至前后最寒冷的那几天,我也只穿保暖加外套,也有冷风呼啸,也有偶尔落雪,但风寒不入骨,雪也只是“撒盐空中差可拟”,不一会就没了动静,总得来说还算温暖,所以我走在路上,和一群羽绒服裹挟,口罩围巾齐上阵的人一起,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我不喜添衣,一来花费颇多,二来总占位置,我喜欢自己的箱子平平整整,东西越少越好。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态,除了怕麻烦之外,可能更多的,我还没有接纳自己在这个学校开始生活的事实。

同样是住宿舍,舍友们来了之后不久就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选购,也有生活必需品,也有一些出于兴趣爱好的小东西,还有些纯装饰物品或者是化妆用品,没过多久,她们的桌子上,或是床底下,就开始堆积了许多,我呢,跟她们相比更像是暂住,桌子上几乎空空如也,床下除了一个箱子,几个鞋盒,也没什么别的东西,还有一些杂物只占了一个橱子,其他人至少占了两个。有些人因为买东西比较多,不得不再买一个箱子来盛装衣物,有时候她们在宿舍里感叹,毕业的时候这些东西怎么办,我看了看自己的四周,就轻而易举地给每一样东西安排好了结局,恐怕我从一开始来,就抱着早晚会走的心态,所以中间不必再添什么东西了,多了是累赘。

但两年多过去了,好像我在潜移默化之中,已经被这座城市悄然改变,就好比冬天的冷风,已经学会从我身体的哪个角落攻击,会让我感受到更深切的寒意,好让我对冬天重视起来,我发觉当初那个单凭保暖加外套就可以等到春暖花开的我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纵使再不情愿,我也不得不买了厚重的棉衣,将行李箱撑起老高,又添棉裤,全副武装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当地人。

我想当过客,可是怀抱我的城市不同意,两相较量之下,我惨败而归,最后只能一边打着哆嗦,一边拉上棉袄的拉链,和其他人一样走在路上,我终于也只是众多普通过冬人中的一员了。

我在城市的眼中成了一个类似当地人,而这座城市,在我眼中的形象也开始慢慢转变,越来越接近家乡的样子。

今日又是雪天,不似上次那般落地化雨,这次的雪是实打实的雪花,花瓣张扬狂放,风也比上次的阴冷了许多。所以如果再用两个句子来形容今天的天气,我不会再用“浅冬一场雪,悠然天地间”了,应该是“白梅饮冰寒入骨,不觉已是严冬来”,那雪花,比起梅来也是毫不逊色,终于是让我尽情地观赏了一次,感叹了一次,惊诧了一次,也让我觉得,这座城市有了一点家乡般的亲和力。

我拉了拉棉衣帽子上的绒毛把耳朵遮得严实,风却不停地从针织裙的裙摆钻进来,我想,回去之后,应该得换一条厚一点的棉裤了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