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的客戶增長--筆記

一 、互聯網金融用戶四大行爲特徵
第一,流量轉化率低;

第二,雖然轉化率低,但是客單價卻很高;

第三,用戶購買行爲有很強週期性;

第四,購買行爲的強特徵,包括購買偏好和購買週期,其中購買週期包含決策期(有大量交互行爲)、觀察期(購買後查看收益率)、贖回再投期(贖回資金後,產生大量交互行爲,爲下一次的購買做準備)。

二、互聯網金融用戶運營的三大步驟

1.首先,獲取可能購買的目標用戶,合理配置在渠道上的投放預算,以提高高質量用戶獲取的比例,方式:編寫各個渠道的轉化率,查看渠道帶來的流量和轉化率,從數量和質量來分類不同渠道

2.接下來就要把高價值的用戶——真正有購買需求,願意付費、購買的用戶找出來。

用戶核心行爲分類:查看產品列表頁、列表產品點擊、查看產品詳情頁、產品“購買”點擊、訂單“提交”點擊、支付“確認”點擊。

方式:對以上不同行爲的設定不同係數,給用戶購買意願打分

然後按照用戶購買意願的強烈與否,把所有的用戶分成不同的羣體,來做針對性的運營。把用戶在過去X天內,由其產生的所有行爲數據,按照購買意願打分的權重,分類用戶,如大於X分在總體用戶裏,這部分用戶購買意願排名前 X% ,叫購買意願強烈的用戶。

3.採取針對性的運營策略,提高高價值用戶的轉化率。

根據用戶的購買偏好和當前的購買意願,推薦產品,方式:把用戶在不同品類商品上的訪問時長佔比算出來,就能比較好地瞭解用戶的購買偏好,結合用戶的購買意願,針對性運營。

購買偏好分類一般根據產品的分類:

第一種:債券型理財產品

第二種:股票型理財產品

第三種:貨幣型理財產品

第四種:指數型理財產品

第五種:混合型理財產品

例子:

把在債券型產品上的訪問時長佔比大於40%的用戶分出來,這是有非常強烈表徵的客戶,他購買的偏好就是債券型的產品。

 

同時再設定用戶購買意願指標,也就是購買意願排名在前 20% 的。

通過這兩個條件,把購買偏好是債券型產品,同時有強烈購買意願的用戶找出來,這兩個指標的關係是並(and)的關係。同樣我們可以按照用戶的購買偏好,把關注其他品類的用戶,都做成不同的用戶分羣,然後形成不同購買偏好的用戶羣體。

 

從購買階段的角度,首先把所有用戶可以分成新客和老客。對於這兩個羣體來說,運營策略和運營重點是非常不一樣的。

新客羣體,是從來沒有在平臺上發生過購買的用戶,我們要根據用戶的購買意願,做進一步的運營。

老客羣體,也就是在平臺上已經發生過產品購買的用戶,除了關注用戶的購買意願之外,用戶的資金狀態(資金是否贖回)也是非常重要的參數。

例子:

用戶分羣滿足下面的三個特徵:

特徵一:購買過產品的老客。

特徵二:他們的資金,目前已經贖回了。

特徵三:過去 14 天內的行爲數據,表明這個用戶有着強烈的購買意願。

 

 


作者:張溪夢 Simon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185414/answer/110954989
來源:知乎
 

分析思路:

1、基於用戶行爲數據,用正確的指標把握互金產品的運營現狀

2、以用戶對平臺的信任感爲軸線做互金產品用戶生命週期管理

3、利用對用戶洞察的三大利器精細化做互金產品的用戶運營、品類運營

4、通過數據的深度挖掘和探索讓互金產品業務增長

一.互聯網產品增長的三駕馬車

互聯網產品增長的三駕馬車:流量、轉化和留存

1.從流量數據來衡量

1)對比不同渠道的用戶註冊情況

2)對比不同渠道用戶的實名綁卡轉化

3)對比不同渠道用戶的首次購買情況

2.從轉化數據衡量

1)註冊轉化率:開始註冊->…->完成註冊

2)綁卡轉化率:綁定銀行卡->…->綁定銀行卡成功

3)實名轉化率:點擊實名認證->…->實名認證成功

4)取現轉化:查看可提現金額->提現->…->提現成功

3.從留存數據衡量

二、互金公司用戶行爲數據的運用場景

1.新手期策略

對於一個新用戶,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信任問題。如果說用戶對平臺完全信任是100%,那核心用戶可能達到80%。對於一個新用戶,諸葛io把新手期的信任度設爲60%,反映到用戶行爲上就是完成了註冊、實名綁卡以及一次投資是40%,當用戶完成一次復投,他達到了60%,及格了。從新手變成了忠實用戶。

運營場景舉例:

一個互金產品客戶,他們的用戶投資決策週期大概是3~7天,也就是從註冊到購買一次產品,如果一個用戶註冊了,但是7天內都沒投資,會暫定用戶可能要流失,然後找到這部分用戶,通過運營手段去留住用戶。所以,他們的新手運營人員會在每週去看上上週的用戶轉化情況。

2.SKU/場景化運營

用戶度過了新手期,有了兩次投資,緊接着把用戶送入下一個運營場景: SKU/場景化運營。

利器一:單體洞察

利器二:用戶行爲路徑洞察

利器三:精細化用戶分羣

運營場景舉例:

目前服務的一家客戶,在上線某一個品類之前,他們會先面向部分用戶開放,然後去看購買了的用戶羣體特徵,在平臺處於什麼階段、之前購買過什麼,看過什麼最多,以及其他地域、性別、年齡等環境屬性。也會找到沒看、看了沒買的用戶找到他們的共性,然後結合多種條件篩選用戶羣,大概評估他們的購買率,優先推送這些產品。有一週,一共上線了10幾款理財產品,轉化週期和轉換率都提升了一倍。

3、最後一個場景,業務價值挖掘

留存和投資次數的關係?如何進行用戶觸達產品核心價值的歸因分析?即到底哪些因素會影響用戶的購買,是高收益還是平臺背書還是某一個角標設計。如何尋找產品增長點?如果我能把註冊轉化提升百分之五,投資轉化能提升多少?



作者:孔淼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185414/answer/153365955
來源:知乎

 

 

 

 

 

投資理財的用戶屬於謹慎投資行爲,首次投資的金額都會偏低,屬於試探性投資,而且會快速提現,是爲了體驗平臺的安全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