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雲的概念與區別

什麼是雲計算?

按照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定義,雲計算是一種按需求付費的方式簡單理解是什麼呢?就是說,你所需要的“計算”服務已經由雲服務提供商幫你部署好了,即使你沒有很厲害的硬件設備,卻依然可以通過自己的筆記本或者小型PC完成一些大型的計算服務的接入。這裏的雲,在以前的概念中僅僅指電信網,現在一般泛指互聯網。當今世界上,雲計算做得最好的是亞馬遜的AWS(Amazon Web Service),從亞馬遜最新的財報中也可以發現,AWS也是亞馬遜目前來說主要的營收來源。國內的雲計算提供商以BAT爲首,尤其是阿里雲和騰訊雲,燒了很多錢,建了很多機房,也很好用。

通俗來講,雲計算旨在將服務部署在超多分佈式的計算機上,實現虛擬化和高移植性。作爲用戶來說,僅僅需要按需付費即可。“雲”具有相當的規模,Google雲計算已經擁有100多萬臺服務器, Amazon、IBM、微軟、Yahoo等的“雲”均擁有幾十萬臺服務器。企業私有云一般擁有數百上千臺服務器。“雲”能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還有一些雲計算的開源項目,比如OpenStack等等。

雲計算可以認爲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服務: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軟件即服務(SaaS)。IaaS(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消費者通過Internet可以從完善的計算機基礎設施獲得服務。例如:硬件服務器租用。PaaS(Platform-as-a- Service):平臺即服務。PaaS實際上是指將軟件研發的平臺作爲一種服務,以SaaS的模式提交給用戶。因此,PaaS也是SaaS模式的一種應用。但是,PaaS的出現可以加快SaaS的發展,尤其是加快SaaS應用的開發速度。例如:軟件的個性化定製開發。SaaS(Software-as-a- Service):軟件即服務。它是一種通過Internet提供軟件的模式,用戶無需購買軟件,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於Web的軟件,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例如:陽光雲服務器。

公有云:

什麼是公有云呢?設想一個場面,如果你製作了一個網站(代理+應用服務器+數據庫),一般來說,都是只可以在本機裝個tomcat,mysql等等進行調試,你使用的ip就是localhost,這種Web,一般稱之爲單機的服務。如果你想讓別人也訪問你的網頁,當然是要把機器接入到Internet上。但是目前你完全不具備購買一臺Web服務器的能力,這時候怎麼辦呢?沒關係,你可以購買一臺虛擬的雲服務器。這臺雲服務器本身已經具備了一個公網的ip,如果你把服務部署在這臺服務器上,那麼它的localhost就是這個公網的ip了,你和你的朋友可以在隨時隨地訪問了。因此,公有云的概念簡單理解就是申請一臺接入Internet的雲主機,你可以對其隨便搞(裝系統、裝應用、開關機),你只需要購買一個使用的類似租賃的費用,而並不需要購買它。

這裏,你申請的“機器”,可能是一臺虛擬機,也可能是一些容器,對於這些容器,一般稱它們爲“實例”。當代的互聯網公司,在進行服務部署的時候,往往會選擇部署實例而非虛擬機,至於爲什麼,可以參考虛擬機和容器的區別的文章。選用實例,是因爲實例的部署是秒級的(虛擬機是分鐘級別的),而且實例是APP層面的封裝,更小更輕便,是對硬件的更有效地利用。

私有云:

私有云是爲了解決安全問題的一種雲計算方案。雖然公有云很方便,但是畢竟是把數據和資源都交給其它人了,這對於企業管理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隱患。畢竟,很多數據是無價的,很多企業把用戶數據作爲他們的靈魂支柱。因此,當今的企業常常不希望把數據和資源部署到公有云上,他們往往會自己出資搭建機房,這時的解決方案,就是私有云方案。私有云比起公有云,更加安全,但是,成本也更高。

混合雲:

混合雲是在成本和安全方面的一種折中方案。顧名思義,就是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結合。數據依然是存到本地的機器上,但是一旦出現大規模的訪問或者計算時,就會把這部分計算的需求轉移到公有云平臺上,實現不同場景的切換。與此同時,在混合雲方案中,私有云還常常把公有云作爲災難恢復和災難轉移的平臺。混合雲在使用起來具有更高的靈活性,是企業在考慮成本效益下的首選方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