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說IPFS社區從賣礦機開始,就是錯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去中心化存儲項目和傳統的區塊鏈項目有什麼區別。其中去中心化存儲項目包括IPFS,基於IPFS的FileCoin、PPIO、Storj等。

傳統區塊鏈項目沒有供需問題

首先以比特幣,以太坊坊爲首的數字貨幣,他們都有一個環節叫做挖礦。從技術的角度看,之所以設立這個挖礦,是因爲他們用的共識算法是POW(Proof-Of-Work)。

比特幣的挖礦算法本質就是決定誰出塊,誰出塊就意味着誰說了算。那比特幣是怎麼決定誰出塊的呢?

很簡單,設計一個密碼學猜數遊戲。這個遊戲就是讓所有的礦工都去猜數字,但要求猜到的數字必須符合一個條件。於是大家都去猜,誰猜到這個數,誰就獲得出塊資格,也就是誰獲得獎勵。其他人會驗證他是否真的猜到這個數,以確定獲獎人的合法性。後來就出現了這麼一個公司,他設計了一個機器可以超級併發的去猜數,這就是專業礦機,而這個公司就是比特大陸。

比特幣的出塊節點除了獲得獎勵外,它還有一個業務就是打包這段時間的交易,並且寫入區塊鏈。由於他做的工作其實很少,但浪費的資源卻很多,所以大家一提到比特幣挖礦想到的就是電力浪費。

比起比特幣來說,以太坊要相對高明一些,因爲上面跑了智能合約。但本質和比特幣一樣,也是由猜數來確定誰出塊。但是以太坊的出塊節點做的工作量會大一些,因爲他要執行EVM虛擬機程序來執行智能合約。

其他挖礦類的數字貨幣的原理也幾乎一致,只是細節有些區別。礦工參與挖礦的熱情,也僅僅是爲了爭奪出塊節點的資格,因爲誰出塊,誰就將獲得獎勵。

所以傳統的數字貨幣項目是不存在供給和需求,不論參與挖礦的人是多還是少,不會影響網絡的運行。

而去中心化存儲項目則不同。以基於IPFS的FileCon爲例,礦工和用戶的關係,不僅僅是競選出塊節點的關係,而是多了一層含義,讓部分人提供硬盤和帶寬來提供服務獲取報酬,這是供給。讓另外一部分使用這些服務而支付報酬,這是需求。有了供給和需求,底層的邏輯也將不同。

說到供給和需求,或許你會說這不是共享經濟嗎?沒錯,這本質就是共享經濟,想象一下,Uber就像是去中心化的出租車,而Airbnb就是去中心化的酒店。

硬盤挖礦不等於去中心化存儲

市面上有些硬盤挖礦項目,例如BHD,它是比特幣的一個硬分叉;還有經典的爆裂幣(BurstCoin)。他們主打的共識算法叫做容量證明POC(Proof Of Capacity)或者也叫空間證明POS(Proof of Space)。簡單的說,POC就是隻要證明你提供了硬盤容量,那你就有可能獲得出塊獎勵。BHD宣稱採用的算法是條件化容量證明CPOC(Considering-Proof of Capacity),其實它只是在爆裂幣(BurstCoin)的POC基礎上做了一點小小的改良,本質還是POC算法。

POC的原理是什麼?可以簡單想象爲發彩票。POC的是怎麼發彩票的呢。每個礦工不停地計算哈希,然後將這些哈希寫入硬盤,相當於向硬盤寫入彩票的號碼,硬盤越大,寫入的號碼就越多,中獎的概率就越大。每隔一段時間就公佈一次獲獎規則,誰擁有符合這個規則的號碼,誰將獲得出塊權和激勵。在這個機制下,誰的硬盤越大,誰中獎的機率就越高。

硬盤挖礦和比特幣挖礦的原理其實很像,本質上也是利用資源的空轉。只是比特幣消耗的是實時計算資源。硬盤挖礦消耗的是硬盤資源,裏面寫入的數據其實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POC硬盤挖礦我認爲是沒有前景的。因爲,區塊鏈的發展趨勢是價值的落地。如果說比特幣是區塊鏈1.0,那麼以太坊比比特幣走的更遠,因爲它推出了一種可用Solidity高級語言編程的智能合約,可以編程實現任何智能合約。其實數字貨幣本身就是智能合約的一種。這離區塊鏈的價值落地又進了一步。

所以,以太坊是當之無愧的區塊鏈2.0。POC硬盤挖礦沒有對區塊鏈的價值落地做出任何幫助,僅僅是將比特幣的資源消耗換了一種新的資源來消耗,沒有產生任何實際價值,這依然是資源的憑空消耗。我認爲這不是區塊鏈的進步,反而是區塊鏈的倒退,不會形成社區共識。

此前國內硬盤挖礦的典型代表就是Filecoin,但是如今都紛紛投靠BHD爲首的硬盤挖礦數字貨幣。原因是之前在數字貨幣處於高峯的時候,大家對Filecoin的期望非常高,社區也傳言Filecoin會在2018年6月底上線主網可以開啓挖礦。但是後來Filecoin的主網上線從2018年6月一直往後延。(其實,官方從來沒有公佈過這麼靠前的時間,官方最新的公佈是2019年Q2&Q3主網上線,且並不完全對外,之前流傳的時間都是社區爲了礦機好賣自己想象的)。在2018年6月前,礦圈號稱搶FileCoin第一波紅利,礦機已經制造了,也已經賣了,硬盤也囤積了不少,但是,最後Filecoin卻遲遲沒有發佈。那怎麼辦?必須得找新的出路,很快發現,以BHD爲首的硬盤挖礦項目是個很好的出路,因爲他根本不消耗網絡也不耗電,也不需要好的CPU和內存,只需有硬盤和機器就可以了。爲了讓自己的礦機好賣,於是他們就轉爲宣揚以BHD爲首的硬盤挖礦。

在去中心化存儲裏,是礦工還是存儲節點

去中心化存儲和傳統的區塊鏈項目不同,它要能提供用戶可以使用的服務。因爲它並不直接參與出塊以及獲得出塊獎勵。所以嚴格來說,去中心化存儲項目中提供硬盤和帶寬服務的節點並不能稱爲礦工,所以我稱其爲存儲節點

礦工靠猜數字或者覈對彩票從而獲得隨機性收益;而存儲節點通過提供有價值的辛勤勞動來獲得和勞動所匹配的收益,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如果從商業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去中心化存儲本質就是一個共享經濟問題。用戶是需求;存儲節點是供給。共享經濟的冷啓動過程,必須思考是先拉動供給,還是先拉動需求。

可能你能想到的一個經典共享經濟的案例,就是中國的滴滴打車。滴滴打車在早期的時候就遇到了供給和需求的問題,滴滴打車的創始人程維很快就意識到了在中國的國情下,靠自發的形成司機和乘客的撮合是個很漫長的問題,所以他選擇了先拉動供給。他帶領了著名的阿里鐵軍團隊,深夜去機場掃街,推廣在出租車上,先保證出租車有足夠的供給量。因爲出租車的司機本來就要開車,那麼他路邊接客和通過App軟件接客是一回事兒,這樣能快速保證供給,才能保證乘客一定能打到車,最終解決冷啓動的問題。而後來的故事,相信你也知道,用戶數暴增之後,開拓專車,快車,順風車業業務之後,纔算是真正完成了共享經濟。

去中心化存儲存在供需問題

我們一般想到的是先拉動供給,因爲拉動供給比較簡單。在這方面,IPFS社區他們在需求還沒有產生的時候,就開始宣揚購買礦機,這顯然是對於礦工的不負責任。

迴歸到問題上,FileCoin發佈一套基於區塊鏈的激勵規則,就能刺激礦工部署存儲節點,從而提供存儲。這樣看似簡單,但是,很快問題來了,有大量的人提供存儲,但是卻沒有用戶使用,礦工的收益如何保證?如果需求跟不上,礦工很快就會發現收益達不到預期,甚至可能沒有收益,國內不少參與過Storj挖礦的礦工,都遭遇了挖了一個月,只有零收益的問題。這樣,礦工們就會停止挖礦。繼續推演,就會導致存儲節點將會很不穩定,這樣最終給用戶提供的服務質量也會大打折扣,用戶就會流失,越來越少。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從這點來看,IPFS社區可能搞錯了。

你可能會說,如果增加一種激勵機制,不僅僅提供實際的存儲服務獲得激勵,只要有硬盤接入網絡就給予激勵,不就解決了嗎?是的,這樣做等於就是引入了前面提到的POC挖礦機制,這樣確實能緩解這個問題,但是不能根治這個問題。

那應該怎麼辦呢?要解決這個怎麼辦問題,首先理解這個問題的本質。從商業上看,供給和需求往往很難同時拉動。在供給和需求的面前,我認爲更適合先拉動需求。也就是首先應該重點發展用戶。

拉動需求,就是先把用戶量給拉起來,讓用戶找到真正的痛點願意把數據存放在去中心化存儲中。需求有了,但沒有足夠的存儲節點提供服務怎麼辦?其實很簡單。平臺可以自己先部署存儲節點,提供最早期的需求;平臺也可以早期通過商務談判去尋找一些大的穩定合作伙伴來提供早期的支持。這樣就能解決早期的供應問題,慢慢地,只要需求穩定了,呈現出持續上量趨勢,這個時候纔是真正該鼓勵大量的社區存儲節點入場。更進一步,需求和供給的增長飛輪能夠持續咬合起來,那麼這個去中心化存儲項目也就能正穩健地增長。

這樣做不僅僅是共享經濟的發展原因,也有技術上的原因。從技術上看,任何一個項目,從開始到成熟都需要一個過程。程序可能是不穩定的,有BUG的。如果把這樣的服務嫁接在大量不穩定的存儲節點之上,這樣也會產生非常大的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最終會導致網絡服務質量大打折扣,用戶端如果沒有好的體驗, 用戶也將流失。爲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前期最好也提供穩定的供給,直到p2p算法做到足夠好。當p2p技術能夠做到在不穩定的網絡下也能提供穩定的服務,也就是時候向民間礦工開放了。當然,這個過程可以逐步進行,不用一次完全開放。

另外,我要提醒的是,硬盤挖礦的礦機和去中心化存儲節點的硬件結構也有很大區別,不要簡單地認爲:硬盤挖礦的礦機可以用做去中心化存儲的存儲節點。硬盤挖礦礦機,本質上來說就是往硬盤寫入無意義的哈希數據,所以只要硬盤足夠大就行,對CPU,內存,網絡沒有任何要求,用最差的就行了,這樣算下來,成本其實是非常低的。

而去中心化存儲的存儲節點要提供真正的存儲服務,要存儲有意義的數據,所以對於硬盤的要求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講究硬盤和CPU內存的搭配,還要考慮網絡的吞吐率,綜合起來才能把硬件的性能發揮到極致。

而且對於不同的場景,搭配方式也不相同,比如冷存儲場景,熱存儲場景,數據分發CDN場景,每個場景所對應的搭配方式都不一樣。另外硬盤挖礦根本不需要多少網絡資源,而去中心化存儲是非常依賴網絡帶寬的。對於這裏面的門道,只有真正做過大規模存儲技術的人,才知道這裏面的坑有多少。

國內能買到的“硬盤礦機”,絕大部分都只適合硬盤挖礦的幣(如BHD),根本不適合挖FileCoin。所以如果你是普通礦工,在選擇礦機和礦場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非常謹慎

最後說一下,FileCoin爲什麼遲遲不開放礦機授權,甚至連礦機標準配置都沒有公開,我相信它們不是沒有,而是不願公開,或許他們早就考慮到了這些問題,早期並不鼓勵民間礦機。提醒一下,目前所有在賣的礦機都是IPFS社區行爲,不是IPFS官方行爲。

PPIO項目介紹

我和Bill發起了PPIO項目,旨在給開發者提供一個可編程的去中心化存儲分發網絡,使得雲存儲更便宜,速度更快,更加隱私。而PPIO項目就是按照先拉動需求的路徑進行的。我們一邊做去中心化存儲公鏈,一邊做互聯網級的爆款應用,首先拉動PPIO的用戶需求,讓PPIO真正產生價值。然後在需求穩定後再驅動民間的供給力量。我相信有爆發性應用場景的公鏈纔是真正有價值的公鏈。PPIO將爭做承載用戶數最多的去中心化存儲公鏈。

最後,我留一個小問題。你認爲去中心化存儲項目如果要上用戶量,應該先拉動需求還是先拉動供給?國內IPFS社區先賣礦機的做法能否能成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