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阿里雲MVP黃勝藍:90 後 CTO花了6年,改變了你日常生活裏的這件事

【黃勝藍:現任武漢極意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TO。高中時期NOIP一等獎保送至武漢大學,大學期間曾指導團隊獲得世界數學建模大賽金獎,同時負責武漢大學學生校園門戶網站的運維工作。於2013年加入武漢極意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帶領團隊實現“行爲式驗證”安全模型,同時構建了高效、穩定的服務架構承載每天十億請求。】

2018年12月28日,25歲的黃勝藍接到了阿里雲MVP(最有價值專家)認證通過的郵件。這位90後的CTO,成爲最年輕的阿里雲MVP之一。

黃勝藍的創業經歷堪稱精彩:高中期間憑藉全國信息學奧賽的出色成績被保送武漢大學,大二一度中斷學業開始投入創業。六年後的今天,他的公司已經爲20多萬家免費客戶、近500家付費客戶提供服務。從航空公司,到肯德基、小米、微博,都成了他們的客戶。
而他所提供的服務,你幾乎天天都會用到。那就是——

驗證碼。

專訪阿里雲MVP黃勝藍:90 後 CTO花了6年,改變了你日常生活裏的這件事

滑動驗證:小改變後面的大創新

你有沒有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種新的驗證碼出現了。
當你上微博、買快餐、登錄網站、使用各種會員賬號時,你不再需要輸入圖中的字母,也不用點擊符合描述的圖片,而是隻需輕輕一滑,完成一幅完整的照片,就可以登錄。

看起來,這似乎是一個小改變。

但小改變的背後,正是黃勝藍和他的團隊做出一次獨特的創新。
驗證碼的存在,是爲了應對當時***通過機器模擬人的行爲在互聯網上竊取各種資源。

“之前我們常使用的是圖形驗證碼,它的背後邏輯是人和機器圖像識別的差異,換言之,它認爲人可以圖像識別,而機器不能,顯然在現在的技術條件下,這並不成立。”黃勝藍說:“當我們看到這一點,思路就變了。”

2012 年底,還在上大二的他,和兩位創始人共同創業,成爲了公司的第三號員工。這個年輕的創業團隊,看到了驗證碼背後的機會。他們創新研發了“行爲式驗證”,重點並不僅僅在於是否拖到指定位置,而在於這個拖動軌跡是否像人。“人的行爲受制於肌肉結構等等,是有一定邊界的,簡單來說,有些行爲是人無法做到的,比如不可能無限制地快、不可能完全勻速等等,我們利用神經網絡擬合人和機器的行爲邊界,這樣就可以分辨出來哪些是人的行爲,哪些只是腳本***行爲。”

專訪阿里雲MVP黃勝藍:90 後 CTO花了6年,改變了你日常生活裏的這件事

這還只是一層防禦,實際上,他們還針對更極端的破解者準備了不同的“圍牆”。“有些破解者,他可能錄幾百條几千條人的痕跡來循環播放,以‘人’的方式來進行破解,但我們可以做到把數個小時內的軌跡進行對比,哪怕僅有兩條軌跡相似,我們也能識別出來。”

創業初期結緣阿里雲 20萬花了一整年

2011年,黃勝藍保送進入武漢大學。那時,國內雲計算方興未艾,還在學校的他已經知道了國內有一個公司在做雲計算——那就是阿里雲。

2012年,剛剛創業的黃勝藍,選擇了阿里雲。那時阿里雲產品還在慢慢成熟,使用一段時間後,他們轉向了另一家友商公司。但沒過多久,他們遭到了大流量DDos***,最嚴重的時候,服務器被一天打崩兩次。這時,爲他們提供服務的廠商主動提出:不然,你們找阿里雲吧。

就這樣,黃勝藍重新開始使用阿里雲,當時緊急購買了DDos高防IP產品,抵禦住了那段時間的***。現在,他們使用了雲服務器ECS、對象存儲OSS、CDN、DDoS高防IP、負載均衡SLB、雲數據庫Redis、雲數據庫、專用網絡VPC等等阿里雲產品,他們的公司總計服務20多萬家客戶,每天可以承載10億請求。

“最開始使用阿里雲的時候,產品列表一頁就能寫完,現在阿里雲今非昔比,產品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成熟,給我們的選擇也就更多。”黃勝藍說:“這其實就帶來了一個新的挑戰,如何用好阿里雲所提供的能力,如何把阿里雲的產品更好地嫁接到自己的業務場景裏。我想,這也正是阿里雲MVP可以發揮價值的地方。”

從大學起就開始創業,黃勝藍自認自己踩了許多坑。第一年創業的時候,他們窩在學校旁邊的一間宿舍大小的房子裏,一個公司一整年緊緊巴巴地花了20萬。也正因爲這些經歷,他更願意把自己走過的路分享給正在創業的人,同時,也特別希望從阿里雲MVP這個羣體中,學習別人的技術經歷。

專訪阿里雲MVP黃勝藍:90 後 CTO花了6年,改變了你日常生活裏的這件事

問起創業6年,有什麼樣的心得,黃勝藍給了兩個關鍵詞:專和沉。

“我們專注做驗證碼這件事情做了6年,只有真正專注才能找到那個發力點;同時,要沉下去,在模式跑通前不要急着擴張。”黃勝藍說:“在寒風下堅持自己、專注練內功,在春天來的時候,你就是第一個起跑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