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盤分區

磁盤分區類
1 fdisk查看分區 
        1)基本語法:
            fdisk –l            (功能描述:查看磁盤分區詳情)
            注意:在root用戶下才能使用
        2)功能說明:
            
        3)案例


2 df查看硬盤 
        1)基本語法:
            df  參數        (功能描述:查看磁盤使用情況)
                參數:
                -a :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統,包括系統特有的 /proc 等文件系統;
                -k :以 KBytes 的容量顯示各文件系統;
                -m :以 MBytes 的容量顯示各文件系統;
                -h :以人們較易閱讀的 GBytes, MBytes, KBytes 等格式自行顯示;
                -H :以 M=1000K 取代 M=1024K 的進位方式;
                -T :顯示文件系統類型,連同該 partition 的 filesystem 名稱 (例如 ext3) 也列出;
                -i :不用硬盤容量,而以 inode 的數量來顯示


        2)案例
3  mount/umount掛載/卸載
     

對於Linux用戶來講,不論有幾個分區,分別分給哪一個目錄使用,它總歸就是一個根目錄、一個獨立且唯一的文件結構

Linux中每個分區都是用來組成整個文件系統的一部分,她在用一種叫做“掛載”的處理方法,它整個文件系統中包含了一整套的文件和目錄,並將一個分區和一個目錄聯繫起來,要載入的那個分區將使它的存儲空間在這個目錄下獲得。

 

0)掛載前準備(必須要有光盤或者已經連接鏡像文件)

 

1)掛載光盤語法:

mount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1)-t vfstype 指定文件系統的類型,通常不必指定。mount 會自動選擇正確的類型。

常用類型有:

光盤或光盤鏡像:iso9660

DOS fat16文件系統:msdos

Windows 9x fat32文件系統:vfat

Windows NT ntfs文件系統:ntfs

Mount Windows文件網絡共享:smbfs

UNIX(LINUX) 文件網絡共享:nfs

(2)-o options 主要用來描述設備或檔案的掛接方式。常用的參數有:

loop:用來把一個文件當成硬盤分區掛接上系統

  ro:採用只讀方式掛接設備

  rw:採用讀寫方式掛接設備

  iocharset:指定訪問文件系統所用字符集

(3)device 要掛接(mount)的設備

(4)dir設備在系統上的掛接點(mount point)

光盤鏡像文件的掛載

[root@localhost cdrom]# mkdir /mnt/cdrom                    建立掛載點
[root@localhost cdrom]#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設備/dev/cdrom掛載到 掛載點 :  /mnt/cdrom中

 

 

卸載光盤語法:

[root@localhost ~]# umount 設備文件名或掛載點

[root@localhost ~]# umount /mnt/cdrom

 

開機自動掛載語法:

[root@localhost ~]# vi /etc/fstab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