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

        漢武帝爲了打匈奴,通西域,再加上他的生活奢侈,喜歡講排場,還迷信神仙,連年大興土木,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許多年來,把文帝、景帝時候積累起來的錢財、糧食花得差不多了。

  爲了弄錢,他重用殘酷的官吏,加稅加捐,甚至讓有錢的人可以出錢買爵位,賣官職。這些人做了官,當然要拼命搜刮老百姓,再加上水災旱災,逼得百姓難過日子,各地方就有大批農民起來反抗官府。

  到了他在位的最後幾年,他才決心停止用兵,並且提倡改良農具,改進耕種技術。他還親自下地,做個耕種的樣子,吩咐全國官吏鼓勵農民增加生產。這樣,國內才逐漸穩定下來。

  公元前87年,漢武帝得病死了。即位的漢昭帝年紀才八歲。按照漢武帝死前的囑咐,由大將軍霍光來輔助他。

  霍光掌握了朝廷大權,幫助漢昭帝繼續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減輕稅收,減少勞役,把國家大事管理得很好。

  但是朝廷中有幾個大臣卻把霍光看作眼中釘,非把他除去不可。

  左將軍上官桀想把他六歲的孫女,嫁給漢昭帝做皇后,霍光沒有同意。後來,上官桀靠漢昭帝的姐姐蓋長公主的幫助,讓孫女當上了皇后。上官桀和他的兒子上官安想封蓋長公主的一個身邊人做侯,霍光無論如何不依。

  上官桀父子、蓋長公主都把霍光看作眼中釘,他們勾結了燕王劉旦,想方設法要陷害霍光。

  漢昭帝十四歲那年,有一次,霍光檢閱羽林軍(皇帝的禁衛軍),還把一名校尉調到他的大將軍府裏。上官桀他們就抓住這兩件事,假造了一封燕王的奏章,派一個心腹冒充燕王的使者,送給漢昭帝。

  那封信上大意說:大將軍霍光檢閱羽林軍的時候,坐的車馬跟皇上坐的一樣。他還自作主張,調用校尉。這裏面一定有陰謀。我願意離開自己的封地,回到京城來保衛皇上,免得壞人作亂。

  漢昭帝接到那份奏章,看了又看,把它擱在一邊。

  第二天霍光要進宮朝見,聽到燕王劉旦上書告發他的消息,嚇得他不敢進宮。

  漢昭帝吩咐內侍召霍光進來。霍光一進去,就脫下帽子,伏在地上請罪。

  漢昭帝說:“大將軍儘管戴好帽子,我知道有人存心陷害你。”

  霍光磕了個頭說:“陛下是怎麼知道的?”

  漢昭帝說:“這不是很清楚嗎?大將軍檢閱羽林軍是在長安附近,調用校尉還是最近的事,一共不到十天。燕王遠在北方,怎麼能知道這些事?就算知道了,馬上寫奏章送來,還來不及趕到這兒。再說,大將軍如果真的要叛亂,也用不着靠調一個校尉。這明明是有人想陷害大將軍,燕王的奏章是假造的。”

  霍光和別的大臣聽了,沒有一個不佩服少年的漢昭帝的聰明。

  漢昭帝把臉一沉,對大臣們說:“你們得把那個送假奏章的人抓來查問。”

  上官桀怕昭帝追查得緊,他們的陰謀要露餡,對漢昭帝說:“這種小事情,陛下就不必再追究了。”

  打這兒起,漢昭帝就懷疑起上官桀這一夥人來。

  上官桀等並不就此罷休,他們偷偷地商量好,由蓋長公主出面,請霍光喝酒。他們佈置好埋伏,準備在霍光赴宴的時候刺死他,又派人通知燕王劉旦,叫他到京師來。

  上官桀還打算在殺了霍光之後再廢去昭帝,由他自己來做皇帝。沒想到有人早把這個祕密泄露了出去,讓霍光知道了。

  霍光連忙報告漢昭帝。漢昭帝命令丞相田千秋火速發兵,把上官桀一夥統統逮起來處死。

  漢昭帝才二十一歲就得病死去,沒有孩子。霍光聽了別人的意見,把漢武帝的一個孫子、昌邑王劉賀立爲皇帝。劉賀原是個浪蕩子,他從昌邑(今山東鉅野東南)帶來了二百多個親信,天天跟他們一起吃喝玩樂,即位才二十七天,就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不該做的事,把皇宮鬧得烏煙瘴氣。

  霍光和大臣們一商量,聯名上書,請皇太后下詔,把劉賀廢了,另立漢武帝的曾孫劉詢,就是漢宣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