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們不應該使用微信或者 QQ 作爲團隊協作的 IM 工具?

如果你的團隊沒有覺得微信是低效的團隊 IM 工具,那只有兩種可能:

  1. 團隊成員很少使用微信進行私人的生活和娛樂。
  2. 你就是一個低效的團隊,而且還不自知。

微信,連接一切

微信,連接一切。除了家人、朋友、同學這些熟人關係,還有同事、客戶、用戶、企業號這些工作上的關係,還有各種各種辦事小程序、各種資訊公衆號、各種商店服務號、快遞通知等生活和私人的快捷入口。

每個人都有微信

微信的一大目標是讓所有人都能用,所以其 UX 體驗必須照顧所有人——要盡一切可能簡單。這裏我不需要說張小龍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但是他就是做到了。因爲即便是家裏常年不碰手機的老人們都能夠使用微信發一些語音消息,搶一些紅包,秀一秀朋友圈了。

曾經見面要電話聯繫方式,因爲知道每個人都有電話,一定能要得到的。而現在見面會要微信,因爲確認每個人都有微信的。所以使用微信來做任何事情的習慣會不斷在人羣中傳播。在某個線下活動中見了一面加一個微信和一堆微信羣,在某個工作事件中加一堆內部和外部的微信羣。反正,所有人的所有活動都用微信連接着你。

微信,低成本的溝通方式

發短信不是一個能確保送達的方式,因爲現在的短信功能基本上只有廣告和驗證碼的功能,沒有人會認真去查閱短信收件箱的。所以短信的成本從原來的套餐價格成本提升到了別人可能不看的成本。

爲了能夠打一個電話,你得差不多確認對方應該有空才行,自己也需要一個可以大聲說話的場合。而且打過去對方不一定方便接聽。這就是較高的接聽成本。

郵件,就像寫信一樣。我們很重視寫信,會儘可能說明要點,寫明事情。於是寫郵件這個過程就是一個高成本的過程。

而微信,你無需進行過多的思考,只要你想,打幾個字就能發出去。而且你還不用擔心對方是否有空,因爲當他有空的時候也一定會看見。所以發送的成本低,確保別人收到的成本也低。所以所有種類的人都可以有事沒事在微信裏面找你一下。

不間斷的交叉消息干擾

咚!技術大佬發話了……

咚!快遞到了……

咚!新的繳費通知……

咚!你有一些新的資訊……

咚!最新的客戶問題跟進如何了……

咚!今晚要不要出去聚餐……

每時每刻,微信不斷有消息襲來。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深夜……

一個眨眼的功夫,微信圖標上就會多幾個數字。

我們將一個羣設置爲免打擾,是因爲這個羣會說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只是有效信息密度太低。雖然可以設置羣消息免打擾,但不能屏蔽。免打擾的羣消息依然佔據一個聊天會話的位置。甚至我想找某人聊一些事情的時候,前一秒正準備點擊那個會話,後一秒就被其他羣的新消息置頂改變了會話順序,於是會點錯。

知識工作者思考打斷的恢復成本很高。在工作期間會收到各種社區、朋友和第三方服務等非工作消息,在非工作期間會收到各種工作類的消息。這種交叉干擾使得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比以前更難專注。如果不去看消息,又不能知道哪些消息是重要緊急的,哪些消息是自己關心的,哪些消息是無關緊要可以隨後再看的。

於是,這種手工的消息分類和過濾,會發生在一天的每一個時刻,深入到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不止是消息的交叉干擾

以上只是痛點問題,而實際上還有其他的效率問題:

微信是爲移動端而優化的應用。而實際上一旦說到效率,PC 端是遠勝於移動端的。PC 端的信息承載量大、而鍵盤和鼠標能夠快速處理大量信息;這一點是單頁的移動端應用和觸摸操作遠不能比的。

然而,微信的 PC 端每次登錄需要使用手機掃碼或者點擊,每天一次就意味着不斷在無效的操作上浪費時間。

另外,微信的移動端和 PC 端是不自動互通的,具體來說是消息不互通,如果先在移動端收到了一份文件,還需要折騰一陣才能在 PC 端打開使用。

別隨便什麼事兒都拉一個羣

當然,我指的是工作上的事情。因爲多數人更關心工作上的效率,而不是娛樂上的效率。

微信上的消息那麼多,如果這件事情與對方的關係不大,你根本不能指望對方能夠時刻關注着羣裏事件的最新動向。嗯,這個羣在對方的微信裏面,只是衆多垃圾信息中的一個而已。

IM 不適合用來溝通事情的進展,只是用來溝通。所以經常總結進展,僅在必要某人的時候將某人加入,閱讀總結的進展才是高效的。

好一些的 QQ/TIM

TIM 不像微信那樣期望所有人用,所以可以在裏面放上更多高級的功能。比如羣的消息屏蔽,可以設置爲完全屏蔽到一個羣助手裏面。比如羣管理,可以有更多的管理方式。

使用 TIM 至少可以根據羣的有效信息密度劃分更多等級的提示級別,可以比微信更容易的篩選和過濾對自己有用的消息。

另外,QQ/TIM 的移動端和 PC 端的同步是實時的自動的。可以隨時在 PC 端繼續,而無需受限在移動端上。

不過,QQ/TIM 依然聚合了各種維度的信息,依然會存在各種信息的交叉干擾。

我們需要新的消息過濾和聚合方式

實際上,只要團隊協作不使用 QQ 或者微信這種聚合所有交流的工具進行團隊協作,就能夠大大降低團隊成員的信息過濾的成本。

在工作期間,只注重團隊專用 IM 工具發來的消息,而對於 QQ/微信發來的消息可以延遲統一查看。如果這款工具做得更好,那麼可以爲團隊 IM 的不同消息進行分級:

  • 緊急的工作任務,應該只在緊急情況使用,可以打斷相關成員。
  • 協同工作所需的聊天,應該只打擾相關的協同方;其他人可以關注進展,但不應該被打擾。
  • 工作期間也可以吹水,但這些信息一定不能不斷打斷團隊成員。
  • 還有其他的消息過濾級別。

於是,我們在手機上可以通過 App 的不同來進行消息分級,避免不同種類的消息交叉干擾。在 PC 上通過任務欄上不同的軟件來避免消息的交叉干擾;甚至工作期間在 PC 上可以不啓動非工作用的軟件。

考慮使用工作專用的 IM 工具

TIM 相比於 QQ,提供了更適合於工作場合的 UI/UX。可以讓我們更加專注於工作本身而不必被 QQ 的其他功能打擾。不過 TIM 和 QQ 的消息是完全互通的,這樣就做不到消息的自動過濾,依然存在消息之間的交叉干擾。

企業微信與微信的消息不是直接互通的,而是作爲企業外部人員來對待。釘釘是一款全新的 IM,所以消息自然不會互通。這就斷開了企業內部的消息和其他消息的交叉干擾。當工作時,會只注重由企業微信或者釘釘發來的消息,微信或者 QQ 的消息就可以延遲查看;而離開工作時,可以延遲關注來自於企業微信或者釘釘發來的消息,更加關注朋友與技術社區,專注於情感的建立與個人的成長。

反正,無論你用什麼,只要不是 QQ 或者微信,團隊的 IM 效率就能得到提升。

考慮使用 Slack

可以試試 Slack,這也是一款以 IM 爲主的團隊協作工具。

不過,它還帶了更多的擴展 API 可以使用,可以接入到團隊正在使用的各種系統中來。幫助我們將大量的手工任務改造成自動化完成的任務。


我的博客會首發於 https://walterlv.com/,而 CSDN 和博客園僅從其中摘選發佈,而且一旦發佈了就不再更新。

如果在博客看到有任何不懂的內容,歡迎交流。我搭建了 dotnet 職業技術學院 歡迎大家加入。

知識共享許可協議

本作品採用知識共享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國際許可協議進行許可。歡迎轉載、使用、重新發布,但務必保留文章署名呂毅(包含鏈接:https://blog.csdn.net/wpwalter),不得用於商業目的,基於本文修改後的作品務必以相同的許可發佈。如有任何疑問,請與我聯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