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動態代理

 如果我們把一個JSP文件發佈到Tomcat裏邊,JSP是可以動態改變得,也就是說隨着這個JSP文件的改變,通過瀏覽器訪問,可以獲得不同的結果。然而有沒有想過能夠讓java代碼像jsp那樣動態的改變?
實際上通過java的反射機制和內建的代理模式,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下面就一步一步的說一下這是如何實現的。

1,準備知識

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是一種對象的結構模式,簡單的說就是給某個對象提供一個代理對象,並通過代理對象來訪問真正的對象。

按照《java與模式》裏邊說說的,proxy其實有很多種用法:Remote proxy,Vitual Proxy,Copy-on- Write Proxy,Cache Proxy,Firewall proxy,Synchronization Proxy,Smart Reference Proxy 等等。總體來說,都起到一個網絡中代理服務器的作用,只不過在代理中添加一些代碼實現不同的功能。

代理模式的要點就是不直接訪問要訪問的對象,而是通過代理對象,因此就可以在調用實際對象前或調用後利用消息傳遞做一些額外的工作。

反射機制與動態編譯
java的反射機制是java被視爲動態語言的重要特性,主要是通過java.lang.reflect包中提供的工具對於給定名稱的class,filed,method進行訪問。這種動態性給程序提供了很多的靈活性,本文要介紹的功能就得益於java的這一機制。

動態編譯算是java反射的加強補充,在j2se 1.6以前的版本里邊是通過tools.jar中的com.sun.tools.javac包來提供的,在當前已經發布的j2se1.6 beta2中已經將動態編譯作爲j2se的一部分了。

要讓java代碼能夠像jsp那樣動態的使用,需要探測到java文件的改變,並動態編譯成class文件,再用ClassLoader將編譯好的class載入,因此這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

Java的內建代理
j2se在1.3以後提供了Proxy、InvocationHandler來支持代理模式。

對於java內建的代理來說,就是client不直接訪問對象,而是通過Proxy對象來訪問,而在訪問實際對象前後我們可以自己定義一些其他的操作。

具體來講,client訪問的對象通過Proxy.newProxyInstance ()給出,client要訪問的實際的類可以通過 Proxy.getProxyClass獲得,而實際的調用將訪問到我們實現的 InvocationHandler對象的invoke()方法中來。在 invoke()方法中我們可以爲實際的調用添加額外的代碼以滿足不同的需要。
在我後邊講到的具體實現中就可以看到,我們正是在實現 InvocationHandler的My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中來判斷java文件的改變,對於改變動態的編譯和裝載和調用來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的,java內建的代理模式可謂居功至尾。


2,基本服務

爲了演示像jsp一樣的java的效果,讓我們來定義的一種服務。

public interface Postman {
    void deliverMessage(String msg);
}
具體的實現中,候選的有兩種方案:

第一種是將輸出字符串到控制檯:
public class PostmanImpl implements Postman {

    private PrintStream output;
    public PostmanImpl() {
        output = System.out;
    }
  
    public void deliverMessage(String msg) {

        output.println("[Postman] " + msg);
        output.flush();
    }
}

第二種是輸出字符串到文本:
public class PostmanImpl implements Postman {

    private PrintStream output;
  
    public PostmanImpl() throws IOException {


       output = new PrintStream(new FileOutputStream("msg.txt"));
    }

    public void deliverMessage(String msg) {
        output.println("[Postman] " + msg);
        output.flush();
    }
}
在程序運行中,我們就是要通過動態修改PostmanImpl 來觀察這個JSP一樣的現象。

3,訪問服務

這裏要介紹一些訪問服務的main程序,以便看到這種方式的優越性。

public class PostmanAp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BufferedReader sysin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Postman postman = getPostman();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Enter a message: ");
            String msg = sysin.readLine();
            postman.deliverMessage(msg);
        }
    }

    private static Postman getPostman() {
        DynaCode dynacode = new DynaCode();
        dynacode.addSourceDir(new File("dynacode"));
        return (Postman) dynacode.newProxyInstance(Postman.class,
                "sample.PostmanImpl");
    }
}
我們可以看到獲取PostMan對象,只是在初始化的過程中做過一次,後邊只是訪問其deliverMessage()方法,而  sample.PostmanImpl這一實現的動態改變完全被掩藏在這個小小框架的後邊。Java文件改變後的編譯、重新載入、對象實例化和方法的調用過程完全不可見,是不是很神奇的實現。
4,DynaCode

看了這樣的主程序,你可能會首先看一下DynaCode的實現,然而我不準備詳細講述DynaCode的實現,儘管它的實現最爲複雜。因爲 DynaCode只是簡單的包裝了java.lang.reflect.Proxy,通過添加幾個處理class路徑和 java路徑的方法輔助來完成工作的,我不想重點介紹java反射機制的,因此我們只來看DynaCode一個重要的方法。

public Object newProxyInstance(Class interfaceClass, String implClassName)
            throws RuntimeException {
        MyInvocationHandler handler = new MyInvocationHandler(
                implClassName);
        return Proxy.newProxyInstance(interfaceClass.getClassLoader(),
                new Class[] { interfaceClass }, handler);
}
好了,看到了吧,DynaCode只是在內部做了一個InvocationHandler實現,並簡單的使用了Proxy的newProxyInstance()方法。

5,InvocationHandler實現

根據上面提到的java的內建代理模式,要實現一個InvocationHandler,下面這段代碼展示了MyInvocationHandler 的主要部分:

private class MyInvocation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String backendClassName;//實際的類名
        Object backend;//實際的類對象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
              *  在第一載入的時候通過loadClass來載入所需要的服務實現對象,後邊每次檢查java文件是否被修改過,
              *  如果被修改就unload當前的對象,編譯並重新載入該類。
              */
            Class clz = loadClass(backendClassName);

            if (backend.getClass() != clz) {
                backend = newDynaCodeInstance(clz);

            }

            // 調用有效的對象的方法
            return method.invoke(backend, args);
        }
    }
在MyInvocationHandler 中保存了實現接口的類名和該類的一個對象,該對象也就是通過newDynaCodeInstance()方法得到的對象。在每一次調用該對象的方法的時候,java的Proxy機制保證了系統會自動調用My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
這裏採用反射進行動態載入的程序,調用的實際工作是在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中做的,因此InvocationHandler要保存實際的對象。
代理模式的好處是從使用者看來如同調用實際的對象是一樣的,而實際上可以通過代理對象,程序可以動態採用不同的接口實現來完成工作,這一過程只需要在Proxy.newProxyInstance()中給定不同的實現類即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