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盲點”

盲點,從生理的角度來說,是眼球視網膜上視神經進入眼球處的一個凹陷點。這裏是視神經和視網膜的連接點,沒有視覺細胞,所以這個點沒有視覺。

下圖爲盲點測試:

閉上左眼,用眼睛注視左側的圓形,並用餘光觀察右側方形。將眼睛慢慢向紙面靠近,在大約距紙面60cm左右的地方右側的方形會從視野中消失。

那麼爲什麼沒有視覺我們卻毫無所覺?因爲盲點由基因決定,在我們還是胎兒的階段就已經形成。這樣先天伴隨我們而生的盲點,會被我們的大腦忽略,就自然不會被我們察覺。

生理上有盲點,思想上的“盲點”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發端於嬰兒的“印隨期”,當我們呱呱墜地、牙牙學語開始,我們就開始接受社會、文化對我們的雕琢。我們身處其中,無時無刻不在被灌輸種種思想。這個階段的的我們沒有分辨能力,聽到的、學到的,往往是告訴我們“是什麼”,而不是“爲什麼”。可能最初的時候,我們還會問爲什麼--“地球爲什麼是圓的?”“太陽爲什麼東昇西落?”“爲什麼下雨會打雷?”等等不一而足。我們得到回答或者直觀建立的認知,會有許多的錯誤觀念,這些錯誤觀念,有些會得到糾正,有些就一直伴隨着我們。並且不加審視的作爲常識,習以爲常。那些我們太過熟悉以致視而不見的事物,就構成了我們思想上的“盲點”。

我在好多年前就已經覺察到,我從早年以來,曾經把大量錯誤的意見當成真的加以接受。從那時起,我就已經斷定,要想在科學上建立一些牢固的、永久的東西作爲我的信念,我就必須在我的一生中有一次嚴肅地把我從前接受到心中的所有意見一齊去掉,重新開始從根本做起。——笛卡兒《第一哲學沉思集》

僅僅知道“是什麼”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只要發展出問“爲什麼”的能力--我們一般稱其爲獨立思考能力或者叫批判性思維。然而批判性思維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的。如果把“是什麼”的階段比作躺着睡大覺,那麼獨立思考就是奪路狂奔,二者相差不可以道里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區,走出舒適區是困難的事。其實有一定生理學的解釋,我們都知道大腦是個十分耗能的器官,不運動時會消耗我們人體四分之一的能量--而學習又是十分辛苦的事,倘若沒有強大的內驅力(好奇心、求知慾),是無法戰勝惰性的。

表面上看不思考,也挺好。每天上班下班,沉浸於瑣事。閒來讀讀小說、追劇、看綜藝,似乎也很快樂。生活沒有思考不會有任何的問題,能過得很好。這就如同身處迷宮,在迷宮中不知路途,漫無目的的遊走,身入其途而不自知。不如攀上高峯,俯瞰一下這個世界--“走在城市之中,不如攀上高塔”。

消除自身“盲點”的過程註定是艱難的,需要許多知識,需要許多思考。如果你已經躍躍欲試,想要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減少自己的“盲點”,請思考並回答下面的問題:

  1. 把你當成小說中的人物描述一下自己。談談你的舉止、習慣、個性以及特徵用語。你最終成了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喜歡這個人嗎?喜歡(或不喜歡)他的哪些方面?
  2. 你怎樣向一位外星來客解釋你是誰?
  3. 如果你只有幾分鐘可以活了,那麼你將怎樣利用這段時間?如果還能活幾天呢?二十年呢?
  4. 假如你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每一個人都相信地球是靜止不動的,而太陽、月亮和羣星則圍繞地球,沿着可以預測的軌道作着也許比較複雜的運動。你反駁說:“你們都錯了,地球是繞太陽轉的。”但沒有人同意你的說法。他們都認爲你瘋了,因爲人人都感到地球並沒有運動,人人都看到太陽、月亮和羣星在運動。到底誰是正確的?難道真的可能只有你懂得真理,而其他人都是錯的?
  5. 你是否曾經做過一個不牽涉別的任何人而完全只屬於你自已的決定(也就是說,不是因爲你的父母向你提出,不是因爲你的朋友或電視、書籍、電影的影響,也不是因爲迫不得已或過分受到某個人或某種情況的影響)?
  6. 你想要孩子嗎?爲什麼?
  7. 一個好人(一個不去作惡,只做分內之事的人)必定會快樂嗎?換句話說,你相信生活最終是公平的嗎?一個惡人——至少是最後——必定會受苦嗎(如果不會,爲什麼每個人還要力圖做一個好人)?

以上問題引自《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

蘇格拉底說過:“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請開始思考吧,找到值得自己相信的東西,剖析腦海中的根深蒂固的想法--這個過程並不會順暢,將會重塑你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如果從實用主義出發,較爲功利想法應該是:多活動大腦,防老年癡呆(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