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传~施舍

题目的“施舍”用的不知是不是够恰当,仔细想来,对施舍的人来说,能让他凸显怜悯心,是个好人,但对于被施舍的人来说,面子总会要薄一薄,才能接受这等事,可境况所致,无可奈何。

希尔某天向往常脚踏在回家的人行道上,道还是那个道,但耳边依稀却填了激昂又凄婉的唢呐的声音,希尔在家乡的仪式上也总能听到,对唢呐不感冒,也不讨厌。随着脚步,希尔耳边的凄婉逐渐放大,终于在十字路口的转角处看到了唢呐声的来源。

一位看起来大概40岁左右的男子,盘腿坐在路口深处,挨着墙根,端着唢呐在空中慢慢摇动,一席的陈旧的黑衣让他的身形像隐了似的,但也能发觉他微微驼着的背随着音乐时而起,时而落。也仿佛很自然般的,他身前放了一个白色的旧瓷碗,其中躺着可怜的几枚硬币,越发的刺眼。

希尔心里替他计算着,在这物质为一切前提的时代,而又是在这个前提标准又异常(或者正常?)高的城市,这瓷碗里的几枚硬币也就只能喝上一碗普通的面条。

希尔很少进行施舍活动,此时边等红灯边听唢呐声的希尔,却似乎被什么理由给说服了,就翻了翻自己钱包里的票子,本想找出个一元,但发现面值最小的只有五块,犹豫了一下,还是将五元的纸币放进了白色的瓷碗里。那黑衣服的人好像也未有反应,继续吹着唢呐。

也刚好绿灯亮起,希尔移步过马路,到马路中央的时候,身后的唢呐声戛然停住了,希尔猜测是正收起那五元纸币吧。果然须臾,唢呐声又起了。

希尔心想这黑衣服的人也算是一位艺术家吧,和荧幕上大紫的明星一般,希望用自己的技艺来填自己的肚子,满自己的物欲。可惜好运并没有降在他的头上,一不小心就被时代狠狠地甩在地上。

然而仔细想想,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别呢?


上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