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let 執行原理

 

轉自博客園 原貼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wangjiming/p/10360327.html

一、UML

Servlet UML關係圖。

1. 抽象類HttpServlet繼承抽象類GenericServlet,其有兩個比較關鍵的方法,doGet()和doPost()

2. GenericServlet實現接口Servlet,ServletConfig,Serializable

3. MyServlet(用戶自定義Servlet類)繼承HttpServlet,重寫抽象類HttpServlet的doGet()和doPost()方法

注:任何一個用戶自定義Servlet,只需重寫抽象類HttpServlet的doPost()和doGet()即可,如上圖的MyServlet

 

二、Servlet在容器中的執行過程

Servlet只有放在容器中,方可執行,且Servlet容器種類較多,如Tomcat,WebLogic等。下圖爲簡單的 請求響應 模型。

分析:

1. 瀏覽器向服務器發出GET請求(請求服務器ServletA)

2. 服務器上的容器邏輯接收到該url,根據該url判斷爲Servlet請求,此時容器邏輯將產生兩個對象:請求對象(HttpServletRequest)和響應對象(HttpServletResponce)

3. 容器邏輯根據url找到目標Servlet(本示例目標Servlet爲ServletA),且創建一個線程A

4. 容器邏輯將剛纔創建的請求對象和響應對象傳遞給線程A

5. 容器邏輯調用Servlet的service()方法

6. service()方法根據請求類型(本示例爲GET請求)調用doGet()(本示例調用doGet())或doPost()方法

7. doGet()執行完後,將結果返回給容器邏輯

8. 線程A被銷燬或被放在線程池中

注意:

1.在容器中的每個Servlet原則上只有一個實例

2.每個請求對應一個線程

3.多個線程可作用於同一個Servlet(這是造成Servlet線程不安全的根本原因)

4.每個線程一旦執行完任務,就被銷燬或放在線程池中等待回收

 

三、Servlet在JavaWeb中扮演的角色

Servlet在JavaWeb中,扮演兩個角色:頁面角色和控制器角色。

有了jsp等動態頁面技術後,Servlet更側重於控制器角色,jsp+servlert+model 形成基本的三層架構

(一)頁面Page角色

protected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UTF-8");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PrintWriter out=response.getWriter();
       out.println("Hello!Servlet.");
   }

(二)控制器角色

jsp充當頁面角色,Servlet扮演控制器角色,兩者組合構建基本的MVC三層架構模式

 

四、Servlet在容器中的生命週期

下圖爲Servlet生命週期簡要概圖

 

分析:

第一步:容器先加載Servlet類

第二步:容器實例化Servlet(Servlet無參構造函數執行)

第三步:執行init()方法(在Servlet生命週期中,只執行一次,且在service()方法執行前執行)

第四步:執行service()方法,處理客戶請求,doPost()或doGet()

第五步:執行destroy(),銷燬線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