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資產管理:實現以可靠性爲中心的維護管理

今天,很多有關資產管理的計劃和軟件都面臨着很多壓力。每個維護工程師和他的現場經理都在撰寫白皮書或報告、書籍,就資產管理對公司盈利提供的價值展開闡述。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測量工具和理念,無一例外地都是希望爲企業提供能即刻見效的維護流程。通過作者的描述,這其中的大部分內容會讓人們產生一種錯覺,覺得實現以可靠性爲中心的維護 (RCM) 和基於狀態的維護 (CBM) 是比較容易和常見的,這就讓人們認爲RCMCBM是可以被迅速購買和實施的商品。

爲了說明如何評估一家公司的維護計劃,以及如何設定其維護的目標我們在這裏將提到完善資產管理”(QAM) 這個術語。完善資產管理是一種必要的文化、流程和工具它能幫助企業高效地維護設備,從而實現卓越生產。在本文中我將簡單談一下企業在向諸如CBMRCM等較高級別的維護流程發展,到最終實現QAM的過程中通常會經歷的五個資產管理髮展階段。

當您想要制定決策時,如果可以迅速獲得實時數據,或者調取儀表盤,那真是很棒。但要達到如此成熟的技術水平是需要在一定時間內進行投入的,無論這段時間內企業業務趨勢是上升還是下降。維護不同於安全或者質量計劃,它不可以在業務蕭條期間暫停或終止執行。在業務蕭條時期,企業往往不會有耐心從長計議,取而代之地則是削減業務,將那些卓越的經驗拋之腦後 (事實上這些經驗在業務好轉時可重新爲企業所用)。實際在蕭條期間,公司會有充足的人力資源,其中不乏流程的卓越實踐者,他們可以專注地投入到改善維護等增值項目中。這不僅對公司大有裨益,對他們個人的職業生涯也獲益匪淺。

在踏上 QAM 征程時您要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是:您企業的維護計劃處於哪個水平?以及您希望它達到什麼水平?一個企業需要建立有效的水平衡量標準設定符合實際的目標,並按照預先設定的時間點準確公開地評估其維護計劃的進展。維護計劃的發展與成熟和人類的成長經歷類似。在嬰兒時期,一切都是被動的。機械故障和生產人員往往是我們最大的關注目標。由於沒有可以從中汲取經驗的維護歷史記錄維修更加具有挑戰性。隨着計劃的深入,以及技術人員逐步瞭解設備並開始制定預防性措施這就開始走向成年期,此時維修計劃需要更豐富的結構。當維護和資產管理相關的技術和信息系統隨着自動通信流程和歷史數據不斷髮展時主動性和生產率便成爲擺在維修計劃面前的新挑戰。

階段一 無序 / 被動

凡事都有個開始維護也不例外。因爲沒有可以參考的設備歷史記錄所有維護工作都是被動的。有些企業在最初生產或提供產品服務時並未意識到維護問題直到這個問題在資產負債表中明確地表現出來。部分焊工或機械師會對有故障的設備進行微調,而遇到重大問題時服務代表會被要求加入進來。隨着時間的推移故障開始真正地引發生產問題,並導致正常業務的癱瘓。

階段二 – 文件夾和電子錶

在階段二中,企業開始聘用維護機械師,並甚至允許機械師抽出一定時間坐在辦公桌旁制定維護計劃並加以記錄。在這個階段基於日曆和運營時間的項目經理落實到位,技術人員開始記錄設備的歷史狀態。大多數企業只是爲了遷就QSISO等一些行業質量標準才邁進到這一步。而且許多企業將在這一階段無限期地停留下去,因爲大家普遍認爲如果技術人員不用工具去修理有故障的機器,那麼他就是在浪費時間。在這個階段,更多前瞻性的、主動的規劃和管理工作還未被視作增值項目。

階段三基礎的計算機維護管理系統 (CMMS)

在這個階段中,計算機維護管理系統 (CMMS) 最終會被認可。企業會專門成立一個團隊,就完成這套系統所需要的成本和要經過的步驟展開調研。管理層將對該項目提供支持同時該系統的擁護者會加入進來,帶領軟件的選型和實施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大多數公司所犯的錯誤是對CMMS慷慨解囊但在實施中卻偷工減料。這是典型的丟了西瓜撿了芝麻。他們認爲採集和輸入相關數據所需的時間就是技術人員在設備上可能花費的時間卻沒有意識到只有輸入有用的數據,輸出的數據才同樣可用。另一方面一些實施團隊試圖做過多的工作雖然他們本意是好的。在真正理解企業最終想要監控的多項關鍵績效指標 (KPI) 之前他們希望將故障報告或工單中的每個可用字段都利用起來。事實上,系統配合到某些特定的程度往往即能產生最好的效果。因爲時間就是金錢將數據錄入系統要花費時間,而要求技術人員填寫不必要的字段就是浪費時間。

隨着維護系統的不斷髮展使用特定字段可能會變得更有意義。但你也許會發現這個字段已經在使用並且包含了很多不相關的信息,因而無法再被利用。糟糕的實施還會導致企業設備被錯誤地設置,或者輸入系統的信息完全是憑主觀臆想的內容。事實上很多例子表明最好的做法是耐心地等待工作歷史記錄,進而識別需求。一個設計良好的維護計劃會隨時間的推移得到優化。

在開始實施前,您需要規劃好企業希望通過系統所達到的目標。然後,制定各個階段和目標的時間進度表。記錄您目前所處的水平,並確定開展如實評估的時間點。請聘用合適的顧問幫助您,他們是不是軟件供應商都沒有關係。確保您最好的維護人員在覈心團隊中他們會從技術人員和內部問題專家那裏獲得意見。

階段四 –集成的計算機維護管理系統 (CMMS)

在階段四中維護團隊開始認真考慮如何將CMMS企業中的其他系統( 如企業資源規劃 (ERP) 系統、設備監控和項目管理軟件等)建立接口。如果維護團隊正在ERP中削減採購訂單並創建領料單,與此同時又採用手工方式記錄成本用於數據備份,或者在CMMS中建立副本,那企業是時候考慮投資集成解決方案或購買直接接口了。

如果企業在開發早期就提前規劃,並選擇了擁有ERPCMMS雙重功能的軟件包即企業資產管理或 EAM),則它可以更從容、更具成本效益、更爲高效地朝更大規模的集成方向前進而無需購買昂貴的顧問和系統集成商服務。如果工廠擁有監控和數據採集 (SCADA) 系統則可以開始考慮數據的直接接口(工時、報時、警報等)了。幾乎所有的監控程序以及部分CMMS均可與OLE流程控制(OPC) 接口兼容。將遠程採樣和實時監控信息直接錄入到CMMS中是合理的做法,它可以幫助削減人員採集和輸入數據的必要時間,以及避免誤讀造成CMMS中出現垃圾數據。

在本階段,維護團隊也可以考慮將維護軟件工具與項目管理軟件集成。項目管理軟件可直接將設備信息交付到CMMS中。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它不僅能大大提高效率,而且能夠實現從工程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維護,直至決定改裝或更換的整個生命週期內的資產管理。機器安裝、工廠擴建和遷址都可與資產管理建立關聯。真正的資產生命週期管理 (ALM),或者所謂的“從搖籃到墳墓”的信息追蹤從設計和/或安裝階段就開始了。

階段五 – 完善的資產管理

現在,您已經站在QAM的高峯上,並且具備可以真正實現RCM的所有工具。您可以決定哪些設備是真正關鍵的而不會錯選那些根據經驗判斷可能關鍵,但實際上並不是的設備。您手頭可以適時地調取儀表盤數據和關鍵績效指標。您可以迅速而輕鬆地做出維修/更換決定。憑藉準確的數據,您還可以做出使用至故障決定。

QAM 是一個關於如何制定資產管理計劃的模型。儘管採用正確的技術非常重要但真正能夠去蕪存菁,決定您企業能否實現RCM的關鍵因素還是您企業的文化。企業需要有自己的發展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具體措施而不僅僅是預算表上的幾行數據。人員、流程、專注程度和規章制度是維護計劃成功的要素。軟件、監控設備、可靠性前提和績效指標只是輔助和衡量成功的工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