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路由器的六個關鍵參數

  隨着寬帶網絡的逐步普及,路由器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衍生並發展了寬帶路由市場,各廠家紛紛推出功能各異、名目衆多的路由器產品,使大多數想要購買路由器但又缺乏基本技術的消費者無從選擇,因此,今天我們來談談路由器的幾大參數,你如果對路由器瞭解不多,那麼按這幾個參數選擇路由器即可

  1.WAN口數

  多WAN口路由器首先性能要夠強,相對於出口帶寬要有富餘,如果本身處理能力有限,多WAN口就純粹是一個擺設。現在市場上有不同品牌的多WAN口路由器在銷售,性能良莠不齊,大家在選擇時,一定要首先考察性能,如果是ARM7的處理器,主頻小於100M,性能基本上不足以做多WAN口。

  2.帶機數量

  帶機數量很直觀,很好理解,但只是一個估算值和經驗值。大家在參考這個數據時一定要注意上面提到的誤區。同時,考察該數據的可信度時,應考察提供數據的廠家的信譽口碑。

2O9A7548.png

  3.Throughput(吞吐量)

  Throughput是LAN-to-WAN的Throughput,一般應該是在NAT開啓,防火牆關閉的情況下得出的測試數據,而且有Smartbits測試和Chariot測試兩種方式,得出的結果可以很不相同。根據現在普遍的硬件能力,Smartbits大包測試數據大家都很容易達到線速,就像測試大學生的智力,題目是1+1=?,大家都能答上來,比不出高下。所以要做客觀的評估,題目應該出難一點,比較64Byte小包測試數據,高下立判。當然如果有NAT硬件加速要把它關掉再測試。至於Chariot測試,應該是在同樣的測試環境和方法、同樣的連接數下進行比較才公平,而且在實際網絡應用中,幾乎不可能是單連接的,所以Chariot測試最好是在多連接下進行,一般可以選擇100對連接基本上就可以看出端倪了。總之,單獨的一個Throughput數據是毫無意義的,一定要說明這個數據是用什麼方法測出來的纔有用,相互性能的比較一定要在同樣的測試環境和方法下進行比較才公平和有意義。最好的方法是看Smartbits測試NAT開啓64 Byte小包的LAN-to-WAN Throughput。(工業路由器 )

  4.Flash容量

  普通用戶根本不用去了解Flash到底是多大,只要看功能是不是滿足需要,頂多再看看用戶界面好不好看就足夠了。

  5.內存容量

  通常,1M~4M Bytes屬於較小,8M Bytes屬於中等,16M Bytes或以上屬於較大。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很多經銷商甚至廠商在提到內存時只說是多少M,這時一定要問清楚是Byte還是Bit。內存可以用Byte(字節)做單位,也可以用Bit(位)做單位,兩者一音之差,容量差8倍(1 Byte = 8 Bit)!一般用大寫B表示Byte,小寫b表示Bit,別有用心的人會在這裏做手腳,有的不標單位,也有把b標做B瞞天過海的。可以到芯片廠家的網站上查清楚。有些不法分子甚至用打磨芯片在芯片絲印上造假,所以選擇誠實守信的廠家產品很重要。

2O9A7590.png

  6.處理器主頻

  一般來說,處理器主頻在100M或以下的屬於較低主頻,100M~200M中等,200M以上屬於較高主頻。另外要看處理器是什麼內核,是80186、ARM7、ARM9、MIPS還是Intel Xscale?Cache容量有多大?是單CPU還是多CPU分佈式處理?80186、ARM7內核處理器是第一代寬帶路由器的典型配置,性能低,主流廠商均已不使用。ARM9、MIPS內核處理器是目前主流。Intel Xscale架構是高級網絡處理器,用於高端產品。Cache容量8K或以下屬於少的,16K常見,32K或以上是屬於大的。一般處理器都是單CPU,採用多CPU分佈式處理的是高級處理器,性能高。還可以深究一下ARM9是普通型的920T/922T/940T還是增強型的926E/946E/966E,MIPS是2K、3K還是4K、5K,不同型號性能和結構都會有較大差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