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拿什麼救贖

我總是以爲這個世界上,人心都是冷漠無情的,於是,我選擇了善良,殊不知,選擇善良是要付出代價的。有時候,人的靈魂卑鄙到了讓人震驚的程度,當你看到那些你曾經憐憫和幫助過的人,昂着高貴的頭在你的面前走過,露出卑夷不屑的表情時,你是否還會繼續選擇你的善良,答案一定是不確定的,人與人之間,甚至是親戚朋友之間,互相都開始用金錢衡量感情了,所謂的心心相印,肝膽相照,都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我無權對別人提出異議,但是我會爲這些人感到羞恥,而且還存在着精神上的羞恥,骯髒的靈魂也許包裹着華麗的外衣,你不脫掉它,也許別人看不見,但它畢竟是骯髒的,終有一天會發酵,會溢出腐朽的軀殼,搞得臭氣熏天,怨聲載道。

如今的人們相互間都缺乏信任,或許只有金錢才能像定盤星一樣把友誼牢固下來,你要知道,在這個社會裏,人們敬畏你不是因爲你的人格和能力,而是因爲你的金錢和權勢。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人們一方面尊重你,另一方面卻要在你身上索取他們需要的東西。索取在當今社會似乎成了一種正當的行爲,如果你達不到他們的要求,就會受到最嚴厲的譴責,索取者儼然成了受害者,被世人同情,有時候,索取者還會給你發出最後通牒。以公允價值的名義強迫別人交出金錢和她所需求的一切,一旦遭到拒絕,便斥之以沒有道義。在愛情中,在親情中,在其他較親密的交往中,這種因強求而引發的有聲或無聲的戰爭,我們已經司空見慣了。網絡上每天都在爆出這樣的醜聞,人們可以隨意的根據自己的意志和喜好,說三道四的評說,呈口舌之快,甚至捆綁在道德的十字架上,進行道德的審判和無情的鞭笞。可是,仔細想想,我們自己又真正瞭解多少內情?不過是人云亦云罷了。

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精神生活也是空虛的。金錢並不能消除這種孤獨,人們通常認爲買醉可以消除孤獨,喝醉了酒,醉到不省人事的時候,就什麼孤獨的感覺都沒有了。也許初始時我們的內心對別人充滿了最誠摯的愛,但是在金錢面前,就無法知道是否可以不忘初心。每個人對金錢都懷着一種特別的情感,在現代商業社會中,生活的節奏加快了,人們的生活被簡化爲賺錢和花錢。在匆忙之餘,在現實生活中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心靈感受事物的進程未免太奢侈了,科技和資訊的發達,讓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都能在電腦或者手機屏幕是找到,刷刷手機屏幕,你就可以綜觀天下事,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但是,你從內心希望它是真的,你沒有時間去判斷事件真僞,或許你根本不想去思考,網絡商家也樂於聽憑流言蔓延,商人逐利,抓住人們的獵奇心理,頻繁炒作,點擊量成了唯一衡量網絡價值的標準,人們藉助網絡詆譭他人,發泄不滿的情緒,甚至不惜致人於死地,無辜的人被吐沫星子淹死,都能引起全民的狂歡,網絡暴力的刺激讓人性泯滅,我爲人心的冷漠感到震驚。沒有了對生命的同情和敬畏,人與獸的區別也就沒有了,人淪爲獸,就是從同情心的麻木和死滅開始的,善良是區分好人與壞人的最初界限,也是最後界限。今天許多人以滿足慾望爲人生惟一目標,人們的心靈被銅臭矇蔽了。

如果你問人們什麼是幸福,恐怕是千人千答,沒有人能給你一個統一正確的答案,豐富的心靈是幸福的真正源泉,精神的快樂遠遠高於肉體的快樂。上天的賜予本來是公平的,每個人天性中都蘊涵着精神需求,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滿足之後,這種需求理應覺醒,它的滿足理應越來越成爲主要的目標。那些永遠折騰在功利世界上的人,那些從來不諳思考、精神空虛的人,辜負了上天的賜予,不管他們多麼有錢,他們度過了怎樣的精神貧窮一生啊。有些人爲了獲取金錢和權力毫無廉恥,可以幹任何出賣自己尊嚴的事,然後又依仗所獲取的金錢和權勢毫無顧忌,肆意凌辱他人的尊嚴,這些人的靈魂卑鄙到極致。許多人還是很看重人生價值的,甚至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現在似乎很少有人提及價值觀了。我覺得,做人要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要有做人的基本原則,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放棄自己的尊嚴,也不能允許任何人貶低自己的人格,否則,就意味着不把自己當人了。如今的人,很多都是這樣,不知尊嚴爲何物,不把別人當人,任意欺凌和侮辱,而根源正在於,首先沒有把自己當人,事實上你在他身上也已經看不出絲毫人的品性。做人的標準首先是尊重他人,自尊和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尊重別人,自尊才能得到最充分的體現。人的心靈應該是善良的,要做自己的精神貴族。世上最可恨,也最可悲的是那些有錢有勢的精神賤民。

人啊,要有一顆善良的心,要具備豐富的心靈,高貴的品質,這樣你才無愧於人的稱號,你纔是作爲真正的人,在世間快樂幸福的生活。我期待着自己和我身邊更多的人擁有這些寶貴的財富。人的一生,思緒萬千。然而,真正讓人想一輩子,令人困惑,一生無解的問題,就是何爲良心,有些人想一輩子也未必能想清楚。這個問題,在許多年裏一直糾纏連綴着我的思緒,我喜歡閱讀和思考,安靜的居於自己的世界一隅,甘於淡泊。用文字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生命只有一次,短暫的人生軌跡,選擇自己行進的方向至關重要。不同的人,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很多人活在彼此矛盾的境界裏,無所適從。人要學會與自己的內心和解。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人的一生應該是多彩的,如果一眼看到了它的盡頭。生命就沒有意義了!人的一生應該有慾望和夢幻,但不是欲無止境,做白日夢,人生就是一個歸零的過程,生命得來是偶然的,清零則是必然的,一旦生命結束,便不留一絲影蹤,與從未存在過沒有任何區別,如果你活着只是爲了自己,那就等於從來未嘗活過。所以說,要珍惜生命,善待自己和他人。

人生短暫,有時候你會感到無可奈何。每個人都想一生想有作爲,但是,絕大多數人卻無所欲爲,真是萬般無奈。人們感嘆人生的虛無,悲觀情緒很容易蔓延,但要徹底悲觀厭世,卻也並不容易,求生的本能,善良是本性,事實上,與人爲善,人生就有價值,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是彌足珍貴的。生命和良心是我們的全部所有,失去它我們便失去了一切,沒有良心的生命等於一個空洞的軀殼,沒有生命靈心也無從說起,二者之間的關係是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的。誠然,在歷史的長河裏、和宇宙萬物相比,一個人的生命和良心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同人相比,面對生命,被人們看得極其渺小,可有可無的善良,就會無限的放大。人生就是一個人的疆界,善良卻是永無止境,正所謂大愛無邊。

人們與生俱來在骨子裏就會有佔有慾,那些惟利是圖、貪得無厭的宵宵之人,總是把自己的得失,成功和幸福做爲人生的至高目標,把世間所有的一切都看成自己的佔有物,欲盡數收入囊中而後快。有句話叫“人心不足蛇吞象”,那些僥倖落到我們手上的東西,也是有你暫時保管,遲早要把它交還出去。你不可能把所有的東西都帶到棺材裏去,你可以懷着從容閒適的心情玩味它,而不要過分急切的追求和佔有,使我們不再有玩味的心情。在人生中還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凌駕於一切成敗福禍之上的豁達胸懷。在終極的意義上,人世間的成功和失敗,幸福和災難,都只是過眼煙雲,彼此並無實質的區別。當我們這樣想時,我們與真實的人生貼得更緊了,這是-種包容且又超越的豐富人生閱歷和體驗。

人生總會有煩惱。我們時常會悲嘆自己的生活,覺得不盡如人意,比不了別人,心中不免悲觀,以至於把財產、權力、名聲之類看的很重,從此墮入貪婪的深淵。執迷不悟,有了佔有的慾望,愈發便不可收拾,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放縱貪慾,就會走向萬劫不復,一個熱愛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真相的人,心中有一道鎖鏈,它會約束貪念,判斷出問題的危險程度,拋棄投機心理。我們經常告誡自己,近君子而遠小人,因爲小人貪慾太重,自私自利,受利益驅使,可以不擇手段,鋌而走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冒險和佔有慾,往往會波及到身邊的人,這樣的人不交也罷。劉備生前給其子劉禪的《遺詔敕後主》中寫道:“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惟賢惟德,能服於人。”人要有所作爲。不要因爲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爲壞事小而去做。小善積多了就成爲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惡積多了則“足以亂國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