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是最大的慈善

除了市場,陌生人之間也存在通過愛心互相幫助的情況,比如說慈善。市場和慈善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二者之間的力量對比又如何呢?

世界銀行的失敗扶貧史

紐約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威廉·伊斯特利(William Easterly)曾經在世界銀行工作16年,擔任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要知道,世界銀行並不是銀行,而是國際扶貧機構,其宗旨是給世界上的貧窮國家提供援助,幫助那裏的人民脫貧致富。

對於這個扶貧組織的業績,伊斯特利寫過一本書《白人的負擔》(The White Man’s Burden , 2006) [1] 。他在書裏說:在非洲,如果每個兒童能拿到12美分打上一針疫苗的話,死於瘧疾的人數就會減少一半。但過去50年,西方對非洲的援助高達2.3兆美元,卻沒做到這一點。同樣,如果援助金當中有3美元能夠到達婦女的手裏,兒童死亡人數又可以減半;如果婦女能夠拿到3美元買蚊帳,那麼大量的疾病就可以避免。但是這些也都沒有做到。

哈利·波特的商業奇蹟

然而,伊斯特利接着說,就在2005年7月16日這一天,英美兩國卻把900萬冊的《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送到了讀者手裏。伊斯特利問道:從來也沒有什麼《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的馬歇爾計劃,只是一項娛樂活動,英美兩個國家卻非常有效率地做成了;而救助非洲的兒童這麼嚴肅的事情,效率卻非常低下,原因在哪兒呢?

不能說世界銀行官員的愛心比較弱,把事情辦砸了;更不能說英美出版商的愛心特別強,把事情辦得很有效率。我們在前面討論亞當·斯密的人性論時就已經談到,人的愛心其實差不太多。事實上,原因不在於愛心的強弱,而在於行善與商業這兩種模式之間存在本質的區別。

四大原因讓行善扶貧難見成效

在實踐中,至少會有四個方面的原因讓行善扶貧難見成效。

缺乏反饋機制。 最重要的一點,是市場有很好的反饋機制,而扶貧行善則沒有。

比如在市場裏,一碗牛肉麪10元錢,顧客吃完後有兩個選擇:繼續吃,或者離開。看到顧客離開後,作爲商人,也有兩個選擇:要麼提高質量,要麼降低成本,否則生意就沒法做下去。

但是慈善事業卻沒有這樣的反饋機制。白送一碗牛肉麪,肯定有人會要,不管質量如何。下一碗還是白送,要不要?一般人都會說還要。但做慈善的人並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

在商業裏面,很容易挑選出誰是善於從商的人,因爲標準非常明確:有10個人,給每個人兩萬元錢出去做生意,半年之後回來,只要看看每人賺了多少錢,就能夠判斷誰是會做生意的人。

反過來,如果給10個人每人兩萬元錢去做善事。半年之後回來,沒有什麼明確的標準來判斷誰是最會做善事的人。

更何況,我們也不容易確定,該怎麼行善才是有效率的。如果只有一筆獎學金,應該給又窮又笨的孩子,還是給又窮又聰明的孩子呢?很多人會說應該給後者。但有另外一種看法認爲,聰明人脫貧致富容易,笨人變聰明難。真要扶貧助弱,應該把錢給前者。從這個角度看,一些富人設立鉅額獎學金,給考上美國名校的孩子作學費,就更像是投資,而非行善。

委託代理問題。 許多負責行善的人,由於花的不是自己的錢,認真程度就會大打折扣。

所託非人問題。 有很多地區的貧困,恰恰是由當地政府造成的,而國際扶貧機構卻把錢交給這些造成貧困的政府。如果依靠這些政府去扶貧,可能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養懶漢效應。 持續的扶貧會造成人們的依賴和惰性,人們不願意自己去努力,也不願意再去嘗試和奮鬥。相反,人們努力的不是力爭上游,而是力爭下游,爭取的是怎麼才能保住貧困地區的稱號,怎麼才能夠持續獲得援助。

由於存在上述幾個問題,行善扶貧的效果往往會大打折扣,無法達到預期目標。而商業行爲,由於市場機制協調和鼓勵人們分工合作,大幅、持續而高效地改進了人們的福利。

環顧周遭的生活,我們每天都要依靠大量的陌生人給予的“慈善”,那就是——商業。商業從根本上大幅度地改善了我們的生活,商業是最大的慈善。

思考題

如果你有一筆錢可以資助一個學生,在你面前有兩個學生,一個是又窮又笨,一個是又窮又聰明,你應該把錢給誰?

20190100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