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出自《断句》

      大意: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

      作名词时,大致有两种意思:绝句、零碎的句子。

      1.单从形式上看,绝句(四句)如同是截取律诗(八句)一半而成,所以又称“截句”,至于“断句”的称呼,应该也与此相关。

      2.诗词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仅几句被保存下来,其他部分佚失,这几句就叫作“断句”。

      那么,苏麟的这两句应该属于后者范畴。

      苏麟(969-1052前后),宋杭州属县巡检。见[宋]俞文豹《清夜录》[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近水楼台: 此故事出自宋俞文豹编撰的《清夜录》。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对部下很宽厚,常举荐随员做官。据说,他在浙江做官时,部下都经他举荐当了官。只有一位叫苏麟的人,因外出办事不在跟前,未被范仲淹举荐。于是,苏麟作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看似咏楼台亭榭、花草树木,实则暗示:好处都被别人占了,而自己却得不到恩泽。此诗以后成为人尽皆知的成语,用以讥讽藉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亲信捞取好处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