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学习笔记

一 、目录说明
/ 根目录
/bin 存放必要的命令
/boot 存放内核以及启动所需的文件
/dev 存放设备文件
/etc 存放系统配置文件
/home 普通用户的宿主目录,用户数据存放在其主目录中
/lib 存放必要的运行库
/mnt 存放临时的映射文件系统,通常用来挂载使用。
/proc 存放存储进程和系统信息
/root 超级用户的主目录
/sbin 存放系统管理程序
/tmp 存放临时文件
/usr 存放应用程序,命令程序文件、程序库、手册和其它文档。
/var 系统默认日志存放目录
二、常用命令

  1. cd命令, cd /home 进入/home目录;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cd ./ 当前目录;
  2. ls ./ 查看当前目录所有的文件和目录。ls -a 查看所有的文件,包括隐藏文件,以.开头的文件。ls -l 查看文件的详细信息(可以简写成 ll)
  3. pwd显示当前所在的目录。
  4. mkdir创建目录,用法mkdir test ,命令后接目录的名称。
  5. rmdir 删除空目录
  6. rm 删除文件或者目录,用法 rm –rf test.txt (-r表示递归,-f表示强制)。
  7. cp 拷贝文件,用法,cp old.txt /tmp/new.txt ,常用来备份;如果拷贝目录
    需要加 –r参数。
  8. mv 重命名或者移动文件或者目录,用法, mv old.txt new.txt
  9. touch 创建文件,用法,touch test.txt,如果文件存在,则表示修改当前文件时间。
  10. Useradd创建用户,用法 useradd wugk ,userdel删除用户。
  11. Groupadd创建组,用法 groupadd wugk1 ,groupdel删除组。
  12. find查找文件或目录,用法 find /home -name “test.txt”,命令格式为:
    find 后接查找的目录,-name指定需要查找的文件名称,名称可以使用*表示所有。
    find /home -name “*.txt” ;查找/home目录下,所有以.txt结尾的文件或者目录。
  13. (1).view(vi) 修改某个文件,vi有三种模式:(1).view(vi) 修改某个文件,vi有三种模式:
    命令行模式、文本输入模式、末行模式。
    默认vi打开一个文件,首先是命令行模式,然后按i进入文本输入模式,可以在文件里写入字符等等信息。写完后,按esc进入命令模式,然后输入:进入末行模式
    (2).编辑完成之后,按ESC键 跳到命令模式:
    :w 保存文件但不退出vi
    :w file 将修改另外保存到file中,不退出vi
    :w! 强制保存,不推出vi
    :wq 保存文件并退出vi
    :wq! 强制保存文件,并退出vi
    q: 不保存文件,退出vi
    :q! 不保存文件,强制退出vi
    :e! 放弃所有修改,从上次保存文件开始再编辑
    如果想直接退出,不保存,可以执行:q!, q!叹号表示强制退出。
  14. cat 查看文件内容,用法 cat test.txt 可以看到test.txt内容
  15. more 查看文件内容,分页查看,cat是全部查看,如果篇幅很多,只能看到最后的篇幅。可以使用cat和more同时使用,例如: cat test.txt |more 分页显示text内容,|符号是管道符,用于把|前的输出作为后面命令的输入。
  16. echo 回显,用法 echo ok,会显示ok,输入什么就打印什么。
    echo ok > test.txt ;把ok字符覆盖test.txt内容,>表示追加并覆盖的意思。
    >>两个大于符号,表示追加,echo ok >> test.txt,表示向test.txt文件追加OK字符,不覆盖原文件里的内容。

三、用户权限
在Linux操作系统中,root的权限是最高的,相当于windows的administrator,拥有最高权限,能执行任何命令和操作。在系统中,通过UID来区分用户的权限级别,UID等于0,表示此用户具有最高权限,也就是管理员。其他的用户UID依次增加,通过/etc/passwd用户密码文件可以查看到每个用户的独立的UID。
每一个文件或者目录的权限,都包含一个用户权限、一个组的权限、其他人权限,例如下:
标红第一个root表示该文件所有者是root用户,第二个root代表该文件的所属的组为root组,其他用户这里默认不标出。
[root@00-0C-29-2D-06-F1 logs]# ll
total 5468
-rw-r–r-- 1 root root 5580267 Jan 24 15:11 application_busho.log
[root@00-0C-29-2D-06-F1 logs]#
如果我们想改变某个文件的所有者或者所属的组,可以使用命令chown
chown –R test:test monitor_log.sh即可。
每个Linux文件具有四种访问权限:可读®、可写(w)、可执行(x)和无权限(-)。
利用ls -l命令可以看到某个文件或目录的权限,它以显示数据的第一个字段为
准。第一个字段由10个字符组成,如下:
[root@00-0C-29-2D-06-F1 logs]# ll
-rw-r–r-- 1 root root 5580267 Jan 24 15:11 application_busho.log
[root@00-0C-29-2D-06-F1 logs]#
第一位表示文件类型,-表示文件,d表示目录;后面每三位为一组。
第一组:2-4位表示文件所有者的权限,即用户user权限,简称u
第二组:5-7位表示文件所有者所属组成员的权限,group权限,简称g
第三组:8-10位表示所有者所属组之外的用户的权限,other权限,简称o
从上面这个文件,我们可以看出,application_busho.log文件对应的权限为:
root用户具有读和写的权限,root组具有读的权限,其他人具有读的权限。
为了能更简单快捷的使用和熟悉权限,rwx权限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分别表示为r(4)、w(2)、x(1)。
Monitor_log.sh权限可以表示为:644
如果给某个文件授权,命令为chmod:chmod 777 testlog.log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