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有关面试的总结与心得

第一次写面试相关的文章,是觉得有必要总结一下这块的东西了。

先说说对面试认识吧。

人生而具备社会属性,在原始社会集群而居,继而出现氏族,国家,公司,团队。因为大家都认识到,单打独斗不足以立足生存
无论是为抵御猛兽而集群,还是为守卫领土而集群,亦或是为共同生产获取经济利益而集群,总之组队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TEAM为了更好地发展,自然要想方设法去争取于团队有利之人。生产力,组织力,协调力等等。纳新是为了让团队更好地发展,生产出更多的效益
面试,即旧成员甄别新人的一种手段。

上面的描述很书本,但不阻碍理解面试中新人要达到的目标。有人说面试的目标是offer,其实不太准确,这是求职的目标。让团队或者说旧成员认识到你对这个集体的正面作用力才是新人参加面试的目标。

要认识这个目标,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

  1. 团队需要哪个方向多大的力量。
  2. 你能提供哪种方向的多大力量。

所以,面试要准备两件事情:(1)认识团队,(2)认识自己。

认识团队比较好办,团队的发展方向,发展阶段,岗位缺口。一般来说都有比较方便的途径:网上资料一大把,招聘也明确指出了岗位要求。
认识自己就比较哲学了,人生而具备多种属性,极为复杂!但是没关系,一般面试需要的弄清楚的属性不多: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发展潜能。

为了搞清楚你的情况,一般面试会有这么几个流程:

  1. 行为面试:概括性地介绍自己给面试官认识(20%)。
  2. 技术面试:主要环节,面试官考察(50%)。
  3. 提问环节:面试官回答(30%)。

比重视情况而定,大概如上罗列。

接着说说,各环节注意事项。

第一环节:行为面试

一、首先简洁明了地介绍自己主要的学习和工作经历

二、接着根据简历介绍项目经验,这里一定要说明自己的项目中的角色,是参与还是负责,运用STAR法则
S:介绍项目的功能,规模,目标用户。
T:自己在项目中的任务。
A:为完成任务自己做了哪些工作。
R:用数据描述自己对项目的贡献(功能数,BUG数,收益等)。

三、介绍自己掌握的专业技能,注意措辞:了解,熟悉,精通
了解:阅读过相关书籍,了解过相关理论,有实验但没运用到生产中。
熟悉:实际生产中经常用该部分理论实践。
精通:实际生产中,经常帮同事解决该部分的疑难杂症,且同事一遇到该部分的难题,都常向自己讨教。

四、回答为什么跳槽?
禁止抱怨(公司,同事,加班,薪水等)。
陈述实际原因。可以围绕旧工作没有激情,新工作更具挑战展开。

第二环节:技术面试

一、基础知识:数据结构,算法,网络,操作系统,编程语言或平台机制。(专业方向的核心理论)

二、清晰的逻辑:对于提问,一定先听明白再做回应;对于问题,一定先理清思路再尝试解决。可以用的操作:画图,举例,分解
画图:使抽象问题形象化。
举例:使模糊笼统问题具体化。
分解: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三、工作成果的质量保证:
做到测试在前,编码在后(考虑特殊输入,边界条件,异常处理)。
分析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争取不断优化取得最优解。

四、体现综合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发展潜能):
沟通能力: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表达清楚。
协调能力:沟通过程中:神态,语气,措辞。
发展潜能:也就是学习能力。分4个小点:

  1. 学习愿望:最近看什么书,学到了什么。
  2. 接受能力:对新概念新事物新工具的认知程度。
  3. 迁移能力:能不能做到举一反三,以旧破新(从知识出发)。
  4. 发散思维: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模型建立(从问题出发)。

第三部分:提问环节

提问环节是面试官让面试者提问并作出解答的部分。
一个很大的忌讳就是:我没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不问是不感兴趣?除非不想拿Offer,不然还是准备一下问题。

准备问题有三不问原则:

  1. 不打听面试结果。(人家也决定不了,费口舌)
  2. 不问薪酬待遇(有专人和你谈的,别急)。
  3. 不问和职位无关的话题(你知不知道不影响工作或者人家也回答不了的问题)。

两个要关注的点:
提前了解目标产品的主要业务公司、部门的背景职位的工作内容
面试中留意面试官的话,切合职位的要求技能,工作内容,产品进度提问。

当然,面试技巧固然重要,但切记以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去面对,免得浪费各自的时间和精力。

以上。
参考《剑指Offer》结合理解所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