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搭建測試環境

昨日種種皆成今我,今日種種皆成新我。

   ----摘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近日看的資料雜而亂,記錄在筆記本上總覺得心裏不太踏實。

   昨晚去店裏把電腦重裝了W10系統,着實慚愧,這麼久了還是不會親自裝系統。大概原因有二:一則爲爲懶,二則爲對於新東西總心存敬畏。人是不是總這樣,明知自己的缺點在哪,卻總不願去面對,去改正。

    昨日急需想配置環境,打開了自己的博客,按照自己原有的筆記把資料下載了,呼宛如黑夜的幽光,是的自己寫的東西縱然太久沒用卻在時隔幾月後再看,思路和記憶依舊是存在的,此刻在編寫在編寫這篇文的我在深思:是不是真是該換種方式記錄。

給一臺服務器 能夠從純淨環境 開始搭建的一套測試環境。打卡捋一捋思路

既然確定了一條路,那就好好走。

 

概念

      測試環境(Testing environment)是指測試運行其上的軟件和硬件環境的描述,以及任何其它與被測軟件交互的軟件,包括驅動和樁。測試環境是指爲了完成軟件測試工作所必需的計算機硬件、軟件、網絡設備、歷史數據的總稱。

言簡意賅:測試產品時,產品所處的環境。即測試人員利用一些工具及數據所模擬出、接近用戶真實使用環境的環境,測試環境的目的主要是爲了使測試結果更加真實有效

 

內容:

將在網上看的資料,大致的捋了一捋:

1.確定下系統,現在linux居多。

2.安裝服務器,Apache爲首,tomcat爲例。

3.安裝jdk,配置環境變量。Tomcat+JDK

4.安裝數據庫。配置下數據庫,具體教程可百度SQLserver,Oracle,mySql等。

5.額外的一些工具,如mongdb,redis……,具體工具主要還是得根據公司的業務走,也可詢問開發人員。

 

那對於1中一般linux系統的話,會用一些工具去操作它,比如SecureCRT去鏈接終端;用xftp,filezilla文件傳輸器去操作文件,暫時只接觸了這兩個。

對於4中的數據庫,oracle數據庫的話一般用PLSQL Developer去鏈接,mysql數據庫一般用Navicat Premium去鏈接。

還有mongdb的客戶端有什麼robo3T之類,這個基本沒了解,是看資料的。

看了一些招聘信息,中高級測試工程師所必備的能力之一不僅除了會編寫一打實用性高的測試用例,仍需會獨自玩搭一套測試環境,路漫漫其修遠兮,堅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