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銀行正在“消失”,江蘇某銀行的智慧銀行進化論

傳統銀行正在“消失”,江蘇某銀行的智慧銀行進化論
數字化轉型是目前各行業企業面臨的首要難點,爲充分展示各行業在數字化轉型中對雲計算的不同需求與特有的轉型經歷,BoCloud博雲推出了【數字化背後的雲引擎】系列文章,涉及互聯網金融、銀行、能源等多個行業,立足行業場景與業務痛點,講述創新雲技術如何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業務創新。

一 金融科技競速升級,挑戰與機遇並存

近五年來,隨着第三方支付平臺、P2P借貸金融等新興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崛起,我國互聯網金融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客戶行爲、消費習慣伴隨金融科技的進步,發生了重大轉變,傳統銀行不斷面臨非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公司跨界金融的雙重衝擊。隨着行業競爭的加劇,傳統銀行急需轉型,甚至是顛覆式的創新模式來應對擺在面前的巨大挑戰,數字化智慧銀行業呼之欲出。

爲提升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解決影響業務發展瓶頸,完善經營和運行風險防範體系,打造服務創新型的電子銀行平臺,江蘇某銀行攜手BoCloud博雲,根據該行戰略轉型的總體需求,建設統一雲計算平臺,結合雲計算數劇中心建設方面的業界標準,建立基於多層體系架構的應用雲平臺,滿足按需服務的業務需求,爲該行各業務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支撐和保障。

二 傳統銀行正在“消失”,轉型創新勢在必行

互聯網商業化應用對傳統銀行業務產生了巨大影響。隨着銀行互聯網化發展趨勢,銀行業歷經電子銀行、網絡銀行、移動銀行後,邁入了數字化的新時代。數字化是傳統銀行避免捲入“消失”的浪潮中的重要戰略。

江蘇某銀行作爲最早涉足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傳統金融機構之一,其旗下的直銷銀行作爲銀行業直銷銀行的先行者,在各類互聯網金融平臺混戰的大背景下,以差異化經營理念爲指導、以互聯網化思維爲核心,於2014年8月上線,目前以超過2400萬的客戶數量,管理客戶金融資產超過300億元,位居行業前列。

然而就在該行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着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市場需求的變化,導致銀行業務系統呈現出開放性、用戶量不可預測性、應用新功能更新頻繁的新特點。傳統的IT基礎設施導致應用的快速迭代上線開通受到極大制約,無法滿足互聯網類業務快速上線的要求。以物理機爲單位構建的銀行應用系統部署,系統彈性擴展能力不足,在業務量突增的情況下無法進行快速的擴展,無法滿足支持互聯網業務突發性的需求。

三 雲計算:打造智慧銀行的關鍵驅動力

互聯網化的銀行發展趨勢,使客戶對數字化體驗需求越來越高,而讓客戶享受優質的金融服務一直是該行的使命。該行認識到主動出擊適應複雜多變的經濟金融形勢,在“數字中國”的背景下,強化金融科技應用,是解決銀行業戰略轉型的重要驅動力。

而相對其他傳統銀行一般在數字化轉型中採用的信息技術供應商,該行選擇了以創新雲技術爲核心、以提供“數字中國”的高質量基礎架構商業服務的BoCloud博雲,則是更具互聯網化思維和創新的技術路線。對於銀行而言,雲IT的本質就是通過雲技術來實現IT和業務的融合,所以銀行轉型的重點在於,如何基於互聯網化思維,打造一套全新的互聯網屬性服務模式,實現產品和服務的創新,而不是隻單純的將業務進行互聯化改造。

BoCloud博云爲該行提供了面向金融行業的雲平臺建設方案,主要包含:

1.建設雲計算基礎設施(IaaS層)

在IaaS層,通過基於OpenStack的虛擬化平臺的部署,實現了計算、存儲、網絡的資源池化。從而實現了資源部署的靈活、彈性。同時資源池化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有效的提高服務器的故障修復能力,提升底層資源的運營管理效率。

2.建設雲計算資源平臺服務層(PaaS層)

在PaaS層,爲金融互聯網創新應用提供平臺支撐,支持互聯網應用的創建、自動部署、彈性伸縮、負載均衡、失效恢復、安全掃描、監控等。縮短互聯網應用的迭代上線速度、提升其擴展能力和可靠性,提供完整的應用生命週期管理能力。

3.建設統一雲資源服務和管理層(雲管理平臺層)

在雲管理層,主要實現多種異構資源,包括VMware、KVM、OpenStack、物理資源的統一管理;更實現資源使用的自助化,將資源作爲服務發佈出來,簡化資源申請和使用的複雜性,降低管理難度。

傳統銀行正在“消失”,江蘇某銀行的智慧銀行進化論

四 雲技術賦能場景豐富化,數字化智慧銀行建設凸顯成效

BoCloud博雲根據該行雲平臺的建設目標,充分利用成熟的雲平臺、虛擬化和容器技術,結合雲計算數中心建設方面的業界標準,建立基於多層體系架構的應用雲平臺。按照“自動化、虛擬化、可無縫擴展化、服務化、高併發”的建設模式,容器雲平臺主要用途是爲金融互聯網創新應用提供平臺支撐,滿足按需服務的業務需求,爲該行各業務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支撐和保障。主要包含:

傳統銀行正在“消失”,江蘇某銀行的智慧銀行進化論

  • 通過容器雲平臺實現了計算、存儲、網絡的資源池化和標準化,以及應用的標準化。提升了資源交付效率,降低了資源成本。

  • 通過雲管理平臺實現基礎資源和應用的服務化,包括服務展示、服務計量、多租戶和訪問控制、資源和應用編排等。簡化了資源獲取和管理的難度,使得資源獲取和應用管理更加便捷。在平臺界面上針對該行需求進行了定製,實現了應用管理的自服務化、流程化,整體上,使得平臺具備了可視化、自動化、服務化、流程化、系統級的完整應用生命週期管理能力,實現了DevOps在該銀行的落地。

  • 通過持續集成和自動部署的落地,加快研發迭代週期;通過彈性伸縮能力,使應用可根據訪問量快速調整自身規模,輕鬆應對大規模批量開戶、促銷活動等突發高交易量的需求。直銷銀行2017年末客戶數突破1300萬,較年初增長355%,目前已達2400萬,業務餘額達到368億元,累計交易額近萬億元,管理客戶資產規模、活躍客戶、累計資產交易量等指標均名列同業前茅。

該行在英國《銀行家》雜誌2017年度全球1000強銀行排名中,按一級資本列117位,比上年上升了9位。根據2017年該行公佈的年報顯示,該行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338.39億元,同比增長7.58%;實現淨利潤120.16億元,同比增長12.96%。這一突出成績,得益於該行適時調整轉型、經營策略,藉助雲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價值和創造能力不斷增強,在激烈的傳統銀行轉型競爭中,實現自己的數字化智慧銀行進化之路。

相關推薦
互聯網金融的科技變革之路,佰仟金融如何突出重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