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流量監控分析工具ntopng的安裝與使用

我寫這篇文章的起因:網上介紹ntopng這款工具的博客不算很多,而且安裝方法基本沒一個行得通(可能是版本更新太快了),我在安裝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想跟大家分享下;其次,在講使用方法方面,大部分博客都是貼一堆圖,沒有做太多解釋,本文會參考《高性能linux服務器構建實戰--系統安全、故障排查、自動化運維與集羣架構》一書給出更多解釋,感興趣也可以閱讀原文。

1. 介紹:Ntopng的前身是Ntop,Ntop在更新到5.x版本後就停止更新了,官方推出替代產品Ntopng。Ntop是一款可以監控大型網絡、並分析局域網內每臺主機及端口網絡狀態的網絡管理系統。新版本的Ntopng去除了一些冗長功能, 增加了網絡流量實時監控功能。Ntopng使用Redis鍵值服務,支持命令行界面和web界面兩種工作方式。

2.安裝


很多博客啊書啊介紹的安裝方式有點老了,裝的都是1.X的版本。我建議去官網上看安裝方式,比較靠譜。以下摘抄官網:http://packages.ntop.org/centos-stable/


This directory contains stable builds (SVN code) of 64
bit binary packages for RedHat/CentOS (latest OS version). Please use 
rpm-stable.ntop.org for
stable builds.

In order to use this repository do (as root):


  • cd /etc/yum.repos.d/


  • wget http://packages.ntop.org/centos-stable/ntop.repo -O ntop.repo


  • CentOS 6


  • wget http://packages.ntop.org/centos-stable/epel-6.repo -O epel.repo


  • wget https://copr.fedoraproject.org/coprs/saltstack/zeromq4/repo/epel-6/saltstack-zeromq4-epel-6.repo


  • rpm -ivh http://packages.ntop.org/rpm6/extra/hiredis-0.10.1-3.el6.x86_64.rpm http://packages.ntop.org/rpm6/extra/hiredis-devel-0.10.1-3.el6.x86_64.rpm


  • CentOS 7


  • wget http://packages.ntop.org/centos/epel-7.repo -O epel.repo

then do:


  • yum erase zeromq3 (Do this once to make sure zeromq3 is not installed)


  • yum clean all


  • yum update


  • yum install pfring n2disk nprobe ntopng ntopng-data cento





照着來吧。完了再把redis裝上:


yum install redis



然後問題來了,沒發現配置文件。一般用yum安裝後在/etc/目錄下都應該該有配置文件的。用find找一下:



第一個是回滾日誌的設置,不用理(它的存在也說明了ntopng安裝成功且有日誌記錄),第二個ntopng這個服務的定義,我們看下具體內容(我只截了部分):


這段大概是說服務啓動都會檢查是否有/etc/ntopng這個目錄,沒有的話就創建。配置文件/etc/ntopng.conf也會創建到這裏, 雖然只有一句話 -G=/var/run/ntopng.pid

那我們開啓這個服務:service redis start


service ntopng start

現在再來看,發現有配置文件了。


這兩個都是配置文件,ntopng.start表示開啓時需要的配置文件。簡單配置一下,編輯ntopng.conf,

-G=/var/run/ntopng.pid 表示存儲ntopng進程號的路徑

--local-networks "192.168.1.0/24" 表示要監聽的網段

--interface eth0 表示要監聽eth0網卡上的流量

--user nobody 指定服務使用的賬戶爲nobody

--http-port 3000 指定web服務端口號,默認也是3000



使用:


訪問IP:3000, 打開ntopng頁面,用戶名和默認密碼都是admin/admin,主界面中間的“Top Flow Talkers”就是一個流量實時展示的界面。





web主界面主要分爲Home、Flows、Hosts、Interfaces四個主欄目。Home是從整體上展示並統計發送、接收的數據流。




flow欄目基於DPI的自動程序或服務探測程序生成的實時數據報告,主要用於統計活躍的數據流,並將數據流以協議類型、應用類型、數據量大小等方式進行詳細統計,如圖:



上圖中也展示了每臺主機的主機名、網絡吞吐量、數據傳輸量等信息,單擊每臺主機的ip可以進入主機詳細信息頁,單擊端口號也可以看到端口流量的信息。每臺主機又對應很多細分:



traffic可以根據協議類型查看數據的通信量,以TCP、UDP、ICMP三種協議類型進行統計,並通過餅狀圖進行整體彙總。



packet欄目展示數據包發送量、接收量的分佈圖,也是餅狀圖;port、peers等欄目也大同小異,大家可以逐個看看。protocols欄目可以根據應用程序的類型進行流量統計,這個比較有用,如下圖:



圖中展示了各種應用協議在一段時間內的發送、接收數據量,通過此功能可以發現哪個應用程序存在問題。





最後一個主欄目是interfaces,用於對監控的網絡接口的數據流量進行分析,可以查看監控接口傳輸數據量的總大小、接收數據包的總個數以及包大小分佈狀況、每個協議產生的流量大小、歷史流量數據查詢等,可以從整體上了解網絡接口的通信狀態。還有很多小欄目就不一一細說了,大家可以自己摸索下。


注:在yum安裝時出現如下的報錯:獲取 GPG 密鑰失敗:[Errno 14] Could not open/read 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EPEL-6

解決方法:vim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和ntop.repo),將gpgcheck的參數改爲gpgcheck=0(默認爲1),不做驗證。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東風的博客http://blog.csdn.net/sinat_20415509/article/details/65935999?utm_source=itdadao&utm_medium=referra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