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化的認識和理解--“瑞友杯”虛擬化徵文

06年在聽IT相關的課程的時候知道了有個叫Vmware Workstation和VPC 2004 的兩個虛擬機軟件。可能是自己知道的太晚了。04年大學畢業的時候,我的臺式機還是Athlon 2000+,512M的內存。當時攢這臺電腦的時候,本來配置的是升技KT 600的主板,但是在安裝的redhat linux的老是安裝不過去。最後找到原因是主板的芯片組的問題。沒辦法,帶着我新買沒有多久的主板,又一次的跑到電腦城,央求老闆,並且加了100多(我的生活費啊…),換了一塊升技NF2的主板。之後安裝linux就沒有問題了。如果當時我知道有虛擬機這樣的玩意,也就沒有我更換主板的故事了。
         當我認識到虛擬機的時候,我就知道是個非常好的東西。不光能讓自己做一些以前沒有辦法做的實驗,並且我相信以後會大方光彩的。
其實到現在我對Vmware的平臺還是有些情緒的。界面太繁瑣,這是我最初的第一映像留給我不好的方面。在實際環境中,vmware exsi的產品,對硬件的兼容性差,因爲人家是爲服務器而生。還有一點,我經常碰見的一個問題,當服務器的磁盤IO性能不好的時候,個別或者某些子系統會Halt。這裏並不是貶低Vmware,存在並且受大家歡迎和追捧這麼長的時間裏,
裏邊肯定有我還不能的道理,就像對USB外置設備的支持,Hyper-V到現在都做不到。
         隨着對虛擬機軟件的依賴,我做了很多實驗,AD、DNS、DHCP、IIS、CA、Exchange、ISA等。所以找到一份還算不錯的網絡工程師的工作,並且也是那家公司除了老闆和總經理第一個員工。所有都是新的,服務器、網絡、包括桌面電腦。當時還有一件比較有意思的事情,HP DL380的服務器是下單了,但是到貨還有一段時間,供應商居然借給我們一臺寶德的服務器(配置很高的,而且是4路CPU)並且安裝了第一臺生產環境的AD服務器,最後我們自己服務器到貨後,我居然最後把那臺服務器直接刪掉了,並沒有考慮遷移等等的方案,我當時就一個想法,用戶就三個人,從做,哈哈哈哈。
         08年的時候,Windows Server 2008 出來了,還沒有等到RTM的版本。我記得當時第一個Hyper-V的版本還是RC0的時候,我就屁顛屁顛的安裝好,並且開始測試應用。那時的bug的真是多啊,什麼時鐘頻率不一致啊導致ping的時候前一的值是1ms,後一個2000ms等等。並且還要求cpu支持Virtualization,還有當時公司的桌面電腦的配置不錯。等到Windows Server 2008 RTM出來後,我就在公司的正式的服務器HP DL380 G5上安裝Hyper-V,安裝Windows Server 2008 沒有問題,當時把Hyper-V的角色一安裝,重啓後就藍屏。最後找到原因是要升級服務器的framework。安裝好後,就可以測試子系統,測試虛擬交換機,測試Hyper-V的Vlan。就這樣09年初的時候,公司的內部除了Exchange服務器、開發用的TFS服務器沒有在虛擬化的環境上,其他所有的應用系統都跑到了Hyper-V的平臺。並且在數據中心,出了SQL的羣集用物理的服務器,其他的對外的應用系統IIS、FTP、SMTP等服務器都跑在Hyper-V的平臺上,並且都做了高可用的方案。當時公司的應用的FTP的服務器做的NLB的架構,FTP的文件都放在兩臺服務器的各自文件夾,文件夾做了DFS的複製,這也算是個比較經典的架構。
         09年離職後,我去了好幾家的公司,並且對每家公司都做了相應虛擬化的上線工作。其中也有機會接觸到VMware和其他幾家產品。
         08年的時候當時虛擬化吹的最響的就是節能、綠色和減少投資。其實只有虛擬化的規模做的足夠的規模的時候才能實現這些。但是虛擬化能帶個IT人什麼?

1.       快速的部署:可以做好虛擬機的模版,一旦老闆有什麼服務器的需求,馬上可以提供出來(一般15分鐘之內就可以)。

2.       更好的管理: 如果虛擬機的系統由於並且等原因不能連接上網絡,就可以裏邊控制檯去管理服務器。

3.       快速的恢復:如果說硬件服務器壞了,就是原廠提供備件到現在至少要兩個小時(這可能是最好的)。其他時間不用講。如果你用虛擬化,馬上就可以在別的服務器上提供一臺虛擬服務器。對於虛擬機的快照功能建議大家還是慎用,做做實驗可以。

 
小規模的虛擬化也是可以省錢的,但是一定要有一個合理的架構來支持。比如就像雞蛋不能往一個籃子中放置,所以在沒有存儲的情況下,我們將常見的服務器並且沒有數據庫內型的應用服務器放置到虛擬化的平臺上,至少需要兩臺服務器,每臺上邊各跑一個應用,滿足高可用性的要求,當一臺服務器掛了,我們還有熱備。
大規模的虛擬化的應用,帶給我們的驚喜太多,比如一臺虛擬服務器down機,管理服務器會發出警告給虛擬機服務器、並且會自動調用備份服務器、將最近的還原點還原到某到物理機上。整個過程不需要任何一個管理人員來干預。但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願意做這樣的投資。比如一套企業的私有云,可能需要上百萬或者幾百萬的軟硬件投入才能見到效果。
         在中國現在的情況下,中小企業還是非常多的,怎麼引導他們的IT人員,做好內部的虛擬化工作,幫助公司減少相應的硬件成本也是非常必要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