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is 10網絡服務

以下文章爲轉帖,但是根據個人需要和理解,進行了一些修改。
 
作者:田逸([email protected]) <開放系統世界> 2006年10期
出處:http://sery.blog.51cto.com/10037/5571

多年前,sun 微系統公司提出“網絡就是計算機”這一著名的口號,從而使得網絡的概念逐漸爲世人所理解並加速了信息網絡化的步伐。今天,信息網絡已經無處不在,用性能卓越的solaris 10 來提供各種各樣的網絡服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由於solaris 10 開源的進一步推進,越來越多的軟件提供商、軟件開發者開始對solaris提供支持,這就意味着在solaris 10下可使用的軟件越來越豐富。
solaris 10作爲主流的unix操作系統,支持幾乎所有流行的網絡服務。我們在安裝solaris 10的時候,就會把諸如apache、nfs等等這樣的網絡服務默認安裝到服務器中。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一般不採用系統自帶的那些網絡服務(通過定製安裝的方式,選擇所需的軟件包而取消系統默認的某些包如apache等),在需要的時候下載相應的源碼,然後手動安裝。與自動安裝相比而言,手動安裝更靈活一些,也更能滿足實際需求。由於不是每個軟件都有solaris包提供,也爲了顧及其他Unix/Linux平臺,因此筆者建議儘可能使用二進制源碼包來安裝。

一、設置和修改網絡參數
相對於Linux而言,Solaris 的網絡設置或修改要麻煩一些。請照下面的步驟來設置或修改網絡參數: 
1.1 查看接口的名字:
-bash-3.00# ifc -a    
lo0: flags=2001000849<up,loopback,running,multicast,ipv4,virtual> mtu 8232 index 1    
inet 127.0.0.1 netmask ff000000    
iprb0: flags=1000843<up,broadcast,running,multicast,ipv4> mtu 1500 index 2    
inet 192.168.2.16 netmask ffffff00 broadcast 192.168.2.255    
ether 0:e:c:9b:cc:80

上面的輸出可以看出網絡接口的名稱爲iprb0。

1.2 打開文件/etc/hostname.iprb0,查看對應主機名。本例中只有一個名字sery。
#cat /etc/hostname.iprb0    
sery
 
1.3 修改文件/etc/hosts,把IP地址與主機名映射起來。
  
1.4 修改文件/etc/netmasks,其形式如下: 
# the netmasks file associates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    
# masks with ip network numbers.    
#    
# network-number netmask    
#    
# the term network-number refers to a number obtained from the internet netwo    
rk    
# information center.    
#    
# both the network-number and the netmasks are specified in    
# "decimal dot" notati e.g:    
#    
# 128.32.0.0 255.255.255.0    
#    
192.168.2.0 255.255.255.0  //這行是手動添加的
  
1.5 修改文件/etc/defaultrouter,設置默認網關。只能設置一個默認網關,否則發生混亂。例如:
#cat /etc/defaultrouter    
192.168.2.254
  
1.6 設置dns客戶端。由於/etc目錄沒有文件resolv.c 61.135.154.50這樣的文本行,可以添加3個dns服務器,多了無用。
1.7 修改文件 /etc/nsswitch.c file ”改成“hosts: dns file ”。注意中間有空格。這一步必不可少,否則 dns將不起作用。

1.8 驗證一下網絡配置。看是否正常。
#ping  www.163.com

二、一些準備工作
爲了後面的操作更容易和方便,還需要安裝一些軟件(如wget)以及對環境變量的路徑做些更改。

2.1 安裝軟件包wget
此軟件用來從遠程網站下載文件到用戶的當前目錄;通過比較,wget的下載比用windows 的下載工具要快很多。由於系統本身沒有默認安裝wget,這裏需要我們手動安裝它。到網站http://www.sunfreeware.com/indexintel10.html 下載包wget-1.10.2-sol10-x86-local.gz(可以用Windows下的下載工具,然後通過SSH客戶端工具SSH Secure File Transfer Client把文件傳輸到Solaris 服務器);遠程登陸到Solaris10,在包wget-1.10.2-sol10-x86-local.gz所在的目錄執行命令:
#gzip -d wget-1.10.2-sol10-x86-local.gz
執行安裝包命令: 
#pkgadd -d wget-1.10.2-sol10-x86-local

2.2 設置環境變量之路徑
Solaris 10 默認的環境變量不太符合實際的需求,使用者有必要對它進行修改;常見的情況就是設置path(路徑)。實驗一下:執行命令
#make
make command not found
 
但實際上命令是存在的,可以用如下命令搜索:
#find / -name make
 
按照如下的樣式設置path變量,
#echo $path    
/usr/bin:/usr/sbin:/usr/local/bin:/usr/local/sbin:/usr/ccs/bin:/usr/openwin/bin:/usr/sfw/bin

修改文件/etc/profile,把上面的輸出行追加到文件,保存後運行如下命令使環境變量的修改生效:
#source /etc/profile
 
這時再運行剛纔的命令make,輸出如下內容:
#make
make: fatal error: no arguments to build
 
這沒關係,只是說明命令後面沒有帶參數而已,同時也說明路徑的設置是正確無誤的。 現在一切都準備就緒,接着我們就來向大家介紹幾個Solaris 10主要的網絡服務。

三、Web服務Apache
到目前爲止,web服務仍然是internet上數量最大的網路服務。有爲數衆多的web服務器軟件,但出於領導地位的當屬開源軟件apache,它佔據了web服務器70%以上的份額。

3.1 取得apache的安裝包
#wget http://mirror.vmmatrix.net/apache/httpd/httpd-2.2.3.tar.gz
筆者一般習慣在/root目錄執行命令wget,也意味把軟件包下載到目錄/root。solaris 10系統本來沒有目錄/root,這個目錄是手工創建的,通過修改文件/etc/passwd把root用戶的主目錄設置爲/root(默認是根目錄 / ),然後修改/root目錄權限爲700。
3.2 解壓解包。
在下載文件的目錄(這裏是/root)運行:
#gzip -d httpd-2.2.3.tar.gz
命令完成後再執行:
#tar xvf httpd-2.2.3.tar
 
3.3 配置、編譯、安裝apache
執行命令:
#cd httpd-2.2.3
然後查看一下目錄,看是否有關於安裝方面的幫助文件如install或readme,有幸的是,在目錄下有這兩個文本文件,打開install文件可以得到軟件包的安裝方法。從這個install文件可以得到apache在unix中的快速安裝啓動等方法。接着我們就在當前目錄執行命令:
#./c -prefix=/usr/local/apache2 -enable-so
說明:c # make ; make install 等一段時間就可正常完成apache 的安裝。
 
3.4 修改配置文件/usr/local/apache2/conf/httpd.c
 
3.5 修改完配置文件以後,需要用命令apachectl檢查是否有語法錯誤。執行命令# /usr/local/apache2/bin/apachect -t ,沒有語法錯誤方可啓動apache服務。
 
3.6 啓動和停止apache服務
啓動apache服務真的是一項有趣的事情,運行命令 # /usr/local/apache2/bin/apachect start啓動apache .怎麼知道 apache按照我們的意願啓動起來呢?需要驗證一下。方法一:查看apache進程,命令是 # ps -aef | grep httpd。方法二:在另外一個windows機器的瀏覽器輸入solaris服務器的ip地址,能正常顯示頁面內容就表明成功了。經驗表明,apache不能正常啓動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配置文件修改得不正確。一個建議就是在修改配置文件前先給它在同一個目錄(這裏是#/usr/local/apache2/bin/apachectl stop即可)。

四、MySQL數據庫服務
mysql數據庫是一個在linux下很受歡迎的數據庫服務器,對於solaris 10這個操作環境,mysql也是支持的-mysql有針對solaris平臺的安裝包,在本案中,我們採用mysql的二進制源碼來安裝。
4.1 下載源碼安裝包。# wget http://mysql.easynet.be/downloads//mysql-4.1/mysql-4.1.21.tar.gz
4.2 解包解壓mysql。# gzip -d mysql-4.1.21.tar.gz , # tar xvf mysql-4.1.21.tar。
4.3 切換目錄,執行配置操作。# cd mysql 4.1.21 , # 。/c -prefix=/usr/local/mysql。
4.4 編譯安裝. # make ;make install。
4.5 添加mysql用戶及組。# groupadd mysql ,# useradd -g mysql mysql。
4.6 更改目錄屬主。切換到目錄 /usr/local/mysql ,運行命令 # chown -r mysql:mysql lib。
4.7 初始化數據庫。# /usr/local/mysql/bin/mysql_install_db -user=mysql。下面是初始化的截圖:

4.8 啓動mysql服務. # /usr/local/mysql/bin/mysqld_safe -user=mysql &。
4.9 驗證mysql服務是否正常啓動。先查看進程 # ps -aef | grep mysql ,發現mysql進程確實在運行後,再用mysql的客戶端程序連接測試 # /usr/local/mysql/bin/mysql -u root 。因爲初始的mysql的用戶root沒有設置密碼,直接就可以連接到mysql服務器.只要mysql的提示符 “mysql > ”出現了,就可以認爲mysql服務是正常的。
4.10 其他的操作。與linux下的操作完全相同,不再多敘。
4.11 關閉mysql服務。 # /usr/local/mysql/bin/mysqladmin shutdown。
提示:mysql的某些版本如mysql-standard-5.0.18-linux-i686-glibc23.tar.gz不需要配置、編譯、安裝這些過程,解包解壓後直接初始化數據庫。

五、NFS(網絡文件系統)
前面的兩個網絡服務都是第三方提供的開源軟件,但nfs(network file system)卻是sun公司自家東西。由於nfs已經被默認的安裝到solaris 10,因此不需要手動安裝它。筆者曾嘗試安裝二進制源碼的nfs包,但花費了很多精力卻不太如願。
 
5.1 共享文件系統。語法基本格式 share -F nfs -o <用戶權限> <共享的目錄>。下面是一個共享目錄 /export/home/sery的例子:
# share -F nfs rw=192.168.10.0/24 /export/home/sery //把目錄/export/home/sery開放給網段 192.168.10.0 共享,該網段的用戶對共享目錄具有讀寫權限。
5.2 啓用nfs服務。默認情況下,solaris 10 的nfs服務是啓動的,使用命令 # svcs -a | grep nfs來查看其狀態是否在線( # svcadm enable svc:/network/nfs/server:default,命令執行完後再查一下看nfs是否
5.3 在客戶端掛接共享目錄.可以在solaris 環境掛接也可以在linux下掛接,不管在那種情況下掛接,都得先啓用nfs客戶端程序,然後再用mount命令來掛接。solaris nfs客戶端有兩個守護進程--/usr/lib/nfs/statd、/usr/lib/nfs/lockd,而linux則需啓用portmap服務(# service portmap start),接下來我們來掛接第一步給出的共享:
# mount -f nfs 192.168.10.20:/export/home/sery /mnt/nfs //把遠程服務器192.168.10.20的目錄/export/home/sery掛接到本機目錄/mnt/nfs上
在客戶端執行掛接操作時,應使用root帳號來進行,但這個root對於遠程nfs服務器的共享目錄而言,它僅僅是nfs服務器的低權限帳號(nobody:x:60001:60001:nfs an access user:/:),因此還得在 nfs服務器端給id爲60001的帳號讀寫權限纔可以在客戶端讀寫這個掛接目錄,這個是很容易被初學者忽略的地方,也是爲什麼不能正確執行mount掛接的直接原因,請記住:系統權限一定大於應用程序的權限。
在設置共享目錄的那步,如果solaris 10重新啓動以後,配置就不再有效了,爲了讓配置一直有效,需要把它寫到文件裏。solaris10的文件路徑是 /etc/dfs/dfstab(linux系統是 /etc/export),把需要共享的命令行添加到文件中即可。

2006-9-4(原文)
2010-4-22(修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