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

CentOS6中:

跟IP、MASK、GATEWAY、DNS Server相關的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IFACE_NAME

DEVICE:此網絡接口的名稱

TYPE:此網絡接口的類型,比較常見的是Ethernet,Bridge,Token Ring,...

HWADDR:此設備的物理地址,在以太網中是MAC地址;

ONBOOT:在系統引導的過程中,是否激活此設備;

NETBOOT:是否可以使用此設備進行網絡引導;

BOOTPROTO:激活此接口時使用何種協議來配置此接口的屬性;

動態配置:dhcp,bootp

靜態配置:static,none

IPV6INIT:是否在此接口上初始化IPV6協議;

USERCTL:是否允許普通用戶能夠管理此接口;推薦取值爲no;

IPADDR:指定此接口的固定IP地址,前提是BOOTPROTO應該是static或none;

NETMASK:設置IP地址對應的子網掩碼;如:255.255.255.0

PREFIX:設置IP地址的網絡前綴的位數;如:24

GATEWAY:設置默認網關

DNS1:首選DNS服務器的地址指向;

DNS2:備用DNS服務器的地址指向;

DNS3:第三DNS服務器的地址指向;

PEERDNS:是否允許從DHCP服務器獲得的DNS服務器的地址指向替代此配置文件中的DNS服務器的地址指向;默認值爲允許;

NM_CONTROLLED:是否允許NetworkManager服務管理網絡接口;此服務在CentOS6中非常不完善,所以建議不使用此服務進行網絡接口的管理;而且最好將此服務永久關閉,執行下列兩條命令即可;

# service NetworkManager stop

# chkconfig NetworkManager off


主機名稱的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

HOSTNAME:當前Linux系統使用的主機名稱


# hostname 查看當前系統的FQDN

# hostname NEW_HOSTNAME

註銷後重新登錄,即可生效


CentOS7中:

跟IP、MASK、GATEWAY、DNS Server相關的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IFACE_NAME

多數的配置語句與Center6相同,多出了下列幾項:

UUID:全局唯一標識符,用來唯一標識此網絡接口;

NAME:此網絡接口的顯示名稱;

DEFROUTE:是否允許此網絡接口運行默認路由;


主機名稱的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


#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NEW_HOSTNAME


本地解析配置文件:/etc/hosts

格式爲: IP地址 主機名(多個主機名之間使用空白字符隔開)


解析器文件:/etc/resolv.conf

search DOMAIN_NAME

nameserver DNS_SERVER_IP_ADDRESS


靜態路由的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route-IFACE_NAME


IFACE_NAME:必須爲此次路由出站接口的名稱;

兩種風格的寫法:

1.每條路由信息佔用一行;

TARGET via NEXT_HOP [dev IFACE_NAME]


示例:

10.0.0.0/8 via 192.168.100.254


2.每條路由信息佔用多行;

ADDRESS#=TARGET

NETMASK#=MASK

GATEWAY#=NEXT_HOP


示例:

ADDRESS0=172.16.0.0

NETMASK0=255.255.0.0

GATEWAY0=192.168.10.25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