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機乘公交可“減負” 但“不簡單”

自7月22日“移動NFC手機一卡通”發佈後,北京移動用戶可以到在北京37家直屬營業廳辦理更換NFC-SIM卡業務,就可以實現在北京公交和地鐵通過“刷手機”出行,不必再用公交一卡通。此舉,有人看好,更有人唱衰。

NFC-SIM卡中的手機錢包和手機通信業務分屬兩個賬戶,用戶要下載“中國移動手機錢包”客戶端,然後在手機上註冊市政一卡通的後臺賬戶,並通過銀聯向賬戶中充值,這樣就可以耍手機乘公交了。需要注意的是,NFC-SIM卡業務暫時還不支持直接扣話費刷公交,而手機欠費也不會影響刷公交。

據北京晚報的記者反映,NFC-SIM卡業務首個上午的反響並不強烈,前往營業廳諮詢和辦理業務的用戶並不是很多。目前,這僅是NFC-SIM卡業務正式面向大衆的第一天,從營業廳該業務稍顯冷清的狀況來看,NFC-SIM卡業務的推廣還面臨許多挑戰,因爲這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

用戶長期習慣不易更改

普通用戶已經習慣了使用公交一卡通,如果更換NFC-SIM卡,需要到指定的營業廳才能辦理,而且還需要額外花錢,這對於很多普通用戶來說,是一個很不方便的過渡過程。通信專家項立剛表示,手機錢包之所以發展緩慢,其中一個原因是對客戶有一定的使用門檻。用戶想用手機錢包,一是得跑趟營業廳,花錢更換一張SIM卡,二是還得有一部支持NFC的手機。“用戶會想,如此麻煩,我有沒有用它的必要?我直接刷一卡通不是也能坐公交?”

適用手機範圍過於狹小

想要實現刷手機乘坐公交和地鐵,除了要去營業廳更換NFC-SIM卡,你必須還要有一個具有NFC功能的手機,而且這部手機還需要通過中國移動認證纔可以。目前,中國移動公佈的可以更換NFC-SIM卡的手機只有6款,包括三星I9308(S3)、I9508(S4)、HTC One 802T、中興U807M、華爲T8950N和小米2A。預計到9月底,上市的NFC手機將增長到20款左右,覆蓋三星、HTC、索尼、聯想等多個國內外品牌。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手機品牌超過200個,手機型號超過10000萬款。雖然這其中包含了很多非主流品牌,但是在中國這部分非主流品牌的用戶羣體也不少。而主流品牌中,三星在國內銷售的手機型號超過90款;HTC在國內銷售的手機型號超過40款;索尼在國內銷售的手機型號超過20款;聯想在國內銷售的手機型號超過50款。

其它手機方面,據媒體報道,符合中國移動認證的NFC手機在裝載NFC-SIM卡之後,除了可以正常刷公交外,還可以使用手機客戶端進行充值、查詢。而爲經過認證的部分NFC手機則只可以刷卡,而不能通過客戶端進行充值、查詢。

除了手機品牌之外,目前NFC-SIM卡業務還僅僅限於android系統智能手機使用,就連目前最爲主流的IOS系統的iPhone都不能使用,着實讓很多果粉感到有些無奈,當然這也與蘋果產品暫時沒有支持NFC功能有關。

充值等不夠便捷

當你更換NFC-SIM卡之後,也擁有了符合中國移動認證的手機,但是這個特殊的“一卡通”在彈盡糧絕需要充值時,還會遇到充值不便利的問題。用戶除了可以通過安裝在手機上的“中國移動手機錢包”客戶端進行充值和查詢外,只能到中國移動指定的營業廳爲它充值,而傳統的公交卡充值點則不具備這種條件。這無疑給用戶造成了很多不便。

相對於地鐵窗口伸手即可充值的便捷,“移動NFC手機一卡通”則需要面積爲16808平方公里的北京尋找37家直屬營業廳,誰都知道哪一個方式更爲方便。便捷程度和手機範圍,幾乎成了兩大無法逾越的障礙。

安全性問題

目前,NFC-SIM卡裝載在移動認證的NFC手機中,雖然爲市民乘坐公交提供了方便,但是這種手機錢包也存在安全隱憂。用戶在裏面充值了一定數量的金額,一旦手機丟失,那麼裏面的金額也隨之消失,而且無法掛失。

“移動NFC手機一卡通”的出現,看似爲用戶的口袋在“減負”,但實際操作層面對用戶來說卻並不簡單。不夠簡單也就意味着用戶接受程度有限。此外,有限的手機品牌和機型,則意味着用戶羣的狹窄。無法普遍存在的使用工具,它生長的路註定會是緩慢的。

                       標籤:        刷手機乘公交        減負        NFC-SIM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