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的撤離

谷歌從中國大陸撤出終於成了事實,你現在鍵入谷歌的.cn域名,就會轉到.hk,但基本功能沒有變。我至今仍然使用谷歌作爲我的搜索工具,也使用她的衛星地圖來幫助選址,習慣了。
    在中國做生意,不管是國內企業還是外國企業,都必須遵守黨和國家的有關規定,涉及敏感領域或利益集團的生意,一般人不敢去碰,比如新聞、出版、媒體等涉及意識形態的方面就是敏感領域,像石油、礦產、電信等就是涉及利益集團的生意,前一種的風險更大,弄不好就會顆粒無收。像門戶網站和搜索網站都必須遵循類似新聞檢查一樣的管制,這是我們黨的底線,任何一個公司都不能例外,就是中央電視臺和人民日報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而打開谷歌的網站,她的十大價值觀(谷歌十大價值觀)的第一條:以用戶爲中心,其他一切水到渠成(Focus on the user and all else will follow),和第六條:不做壞事也能賺錢(You can make money without doing evil)。顯然,谷歌的決策層覺得中國政府的做法和他們的以上兩個價值觀相抵觸,他們也許將中國政府要求的搜索屏蔽看成是“做壞事”,比如屏蔽毒牛奶事件等等。
    兩個組織的價值觀發生了衝突,到底是妥協還是堅持呢?我相信不管對於中國政府還是谷歌來說都經歷了一場辛苦的內心掙扎和權衡。
    敢於和中國的一些特色不妥協的,一個是喬布斯,他因爲中國的盜版問題,遲遲不積極進入中國市場。即使面對全球最強勢的移動公司——中國移動,也毫不退讓,最後讓二線的聯通搶得了Iphone的合作機會,但是聯通什麼便宜也沒佔到,我估計至今爲止聯通在這個項目上還是虧損的。
    再一個就是這個谷歌了。這家公司至今仍被創始人通過超級投票權牢牢控制,而且和美國政府高層關係非常密切,這次奧巴馬競選,谷歌也是重要贊助商之一。奧巴馬能夠獲勝,和谷歌關係密切,不論是廣告還是捐款,谷歌是最主要的渠道。
    從谷歌在美國成功的實踐中可以看到,谷歌和蘋果一樣,擁有許許多多狂熱的粉絲,這也從一個方面說明她的成長不是靠和總統的關係,而是依賴許許多多的忠實用戶,因此她有這個自信和底氣來和中國政府“叫板”。
但是谷歌在中國不像在美國一樣“一股獨大”,而是遭遇到百度的有力競爭。百度不僅在中文搜索的技術方面領先一步,最關鍵的是比谷歌更加了解中國本土的“草根客戶”,在搜索內容的組織、結果呈現,甚至收費模式上都緊緊抓住了所謂“中國特色”,因此也更加成功。李彥宏生於中國,當然不會蠢到和政府去叫板,而是嚴格遵循大家劃定的“紅線”,不去碰,而且有錯就改,而且態度誠懇。雖說谷歌的市場佔有率在穩步上升中,要想趕超百度幾無可能。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維護自己的價值觀,花的成本也不是很大,況且“尤抱琵琶半遮面”,在香港同樣可以提供中文搜索業務。只是廣告收入大大下降,市場佔有率一定也會直線下滑。
    谷歌做出這樣的決策後,股價下跌,而百度的股價持續攀升。資本市場已經爲這樣的決策投了自己的票。谷歌離開後,也爲他們的合作伙伴和中國的忠實用戶留下了“一聲嘆息”和諸多遺憾。
    在中國做生意,和在世界其它國家一樣,要遵守所有的法令法律和規章制度,同時還要顧及許多潛規則。而中國也許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要是輸了中國,不僅輸了現在,也輸了未來。我想很少有人敢於輕視這個市場,就連喬布斯也抓緊了中國市場的開拓。
    但是我尊重谷歌爲了維護自己的基本價值觀而做出的選擇。
    到底是“和氣生財(一般講商人)”還是“寧爲玉碎,不爲瓦全(一般講政治家)”,谷歌的行爲對我們古老的商業價值是種衝擊,值得我們做企業的人掂量和思考。
    衷心希望:隨着中國的發展,我們的環境,能夠讓世界上所有優秀的企業都能夠適應,都願意到中國來發展,都能夠到中國來流暢地做生意。也衷心希望谷歌能夠早日“歸來”,但是不要違背自己的基本價值觀。


原文作者:漢庭連鎖酒店總裁季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