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磁盘管理の进阶篇二

挂载

概念:挂载其实就是关联关系的过程。

fileSystem:一个软件,在内核中实现的

格式:mount -t filesystem  options  device mount-point

mount选项:

1)-o:用于指定挂载选项
2)ro:只读挂载
3)-n挂载文件系统时不更新/etc/mtab文件
4)rw:读写,默认即为读写
5)noatime:关闭更新访问时间的功能
6)auto:是否能由“mout -a”挂载
7)-r相当于”-o ro”只读挂载
8)defaults:相当于rw,suid,dev,exec,nouser,auto,async,and realatime
9)sync同步写入,性能差,CPU到内存10NS,CPU到硬盘100NS
10)async异步写入,大部分使用的是异步,性能好

sync在内存中完成保存,文件被编辑先被读入内存,文件编辑都是在内存中操作的。

mount  [-t filetype]系统会调用blkid自动识别文件类型,此项可省略 挂载设备  挂载点

1)新建空白目录

#mkdir /test_m1
#cp /etc/inittab /test_m1
#cp /etc/fstab /test_m1
#cp /etc/rc.d/rc.sysinit /test_m1
#cp /etc/rc.d/init.d/functions /test_m1
#ls /test_m1

2)挂载,建立关联关系

# mount -t ext4 /dev/sda3 /test_m1/
# ls /test_m1/


原来的文件不见了,思考下为什呢?

3)反挂载,也就是卸载了

卸载的时候只需要指定一项目即可,要么是挂载点、要么是分区名称


4)使用卷标挂载

# e2label /dev/sda3
# mount LABEL="test2" /test_m1/


6使用卷标卸载 umount /test_m1/

LABEL=卷标

7)使用UUID挂载

 UUID=UUID

# blkid /dev/sda3
# mount UUID="a54233f0-51c0-4f30-9a0f-eea4c0999f49" /test_m1/


#mount ——————>显示当前系统挂载的所有设备

/etc/fstab——————〉系统开机会自动挂载的文件系统

注:fdisk - l RHEL5上面不显示逻辑卷

   fdisk - l RHEL 6上面是显示所有的磁盘分区的

   fdisk -l /dev/[hs]d[a-z]

mount://将某文件系统关联至根文件系统上来
mount://显示所有挂在的设备

# cat /etc/mtab追踪当前系统上所有已挂载文件系统的文件,随时会更新。
# umount /dev/sda3

# cat /etc/mtab
#//fuser用于显示正在访问某个文件的进程
# fuser /media/   -km强制终止正在访问此挂载点的进程,谨慎使用哦!


定义内核中的磁盘清写策略,由内核自己维护。

#remount:重新挂载
#mount
#mount -o remount,ro /dev/sda3只要此前挂在过就无需重新指定挂载点
loop:本地回环设备,其实不是个设备,是个文件
mount -o  remount,other_options device
mount -o loop,other_options device mount point用于挂载回环设备
-n:挂载文件系统时不更新cat /etc/mtab文件
-r:相当于“-o,ro”只读挂载
fuser [mount_point]//查看正在访问挂载点的进程
fuser -km[mount_point]//强行杀死正在访问此挂载点的进程

#/etc/fstab//使用空白字符分割的六个字段


1)挂载的设备:
   设备文件、卷标、UUID(服务器上存储设备较多时可使用)
2)挂载点(一定要是空目录)
3)文件系统类型:ext2、ext3、ext4。。。。。
4)挂载选项:defaults表示使用默认选项,多个选项之间逗号分隔;
转储频率:也备份频率(就是多长时间做一次备份)
      0:从不备份,默认此选项即可
      1:每日备份
             2、每隔一天备份
5)自检次序-做文件系统检测(文件系统不一致的情况下)
6)定义自检次序:

ext3日志文件系统

      0:不检测

1、:第一个检测:一般只有根文件系统被第一个检测,一般来讲只能是根为1

2-9逐个检测
#vim + //直接打开文件并定位至最后一行
#vim + /etc/fstab
#按小写字母o,在当前光标所在行下行新建一行并转换为输入模式


a)上面的操作只能保证下次开机启动时自动挂载哦!
b)下面的操作是立即挂载到当前相关联的目录上,是随时都可以使用的啦!

#mount -a //挂载/etc/fstab所有支持auto挂载选择的文件系统

Linux 的交换分区:SWAP


1)创建交换分区

mkfs -t [fstype] partition
1、文件系统必须被内核支持才能使用,即内核中有相应的内核模块或者已经编译进内核;
2、要有相应的文件系统创建工具,mkfs.fstype,于内核模块一一对应


启用交换分区

#mkswap  device//启用交换分区
#swapon device //启用指定交换分区
#swapoff -a //启用所有交换分区

禁用交换分区

#swapoff device
#swapopp -a
#开机启动交换分区,可写入到/etc/fstab

挂载时注意以下两点即可

1)挂载点填写swap
2)文件系统类型填写swap

将分区信息写入内核

建立交换分区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