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与开发团队的合理配比

由于公司要搬迁到几十公里外更加遥远偏僻的地带,团队有人员提出离职。主力开发尽失,这日子真是太黑暗了。于是匆忙新招了几个同学。在新老交替的这几个迭代,人员空前之多。新同学上手也很快,所以生产力反而一下提升了。这是黑暗前的黎明,闪耀这么一下划过天空。
开发产能提升了,但是需求分析与测试这两个环节却没有变化。连我积累在队列里的弹药都一下子被扫货了。又赶上其他破事,东一个会议,西一个讨论。Story分析与拆解都快没时间了,原型就更不用说了。不过这倒促使我思考一下团队到底怎么配置才是合理的比例。
从过去的历史看,1个产品经理2周内能够讨论定稿的需求堪堪刚够5个开发的工作量,1个web前端也仅仅是在迭代第一周保持较高的产出,第二周相对清闲许多,不时帮助开发搞一些调整。

测试在第一周以输出用例为主,夹带进行一些Story的测试。第二周Story开始密集交付,测试也转入以Story签收为主的活动。有些迭代只能完成90%+的Story,有些迭代又能够在

第二个周四下午就完全交付了。从概率上看,这个抖动并不是很规律,说明“价格一直围绕着价值波动”。每次的迭代需求包规模已经在团队能力基线附近。团队成员水平也有高有低,并不全是高手,粗心大意,思考不充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整体水平中等。所以如果普遍水平较高的情况下,产品经理与开发、测试的比例有可能会下降到1:3:1。也就是说,1:6~1:3之间的是比较合理的配置。如果增加一个产品专员辅助,可以上调到1:7~1:8,实际数字可能是2:14:3。最后这个3因为没有资源所以没有验证过,不知道测试能否撑得住,如果要算上自动化测试的话,可能还要再加2~3左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