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命令

sort命令是幫我們依據不同的數據類型進行排序,其語法及常用參數格式:
  sort [-bcfMnrtk][源文件][-o 輸出文件] 
補充說明:sort可針對文本文件的內容,以行爲單位來排序。

參  數:
  -b   忽略每行前面開始出的空格字符。
  -c   檢查文件是否已經按照順序排序。
  -f   排序時,忽略大小寫字母。
  -M   將前面3個字母依照月份的縮寫進行排序。
  -n   依照數值的大小排序。
  -o<輸出文件>   將排序後的結果存入指定的文件。
  -r   以相反的順序來排序。
  -t<分隔字符>   指定排序時所用的欄位分隔字符。
  -k  選擇以哪個區間進行排序。



uniq [選項] 文件

默認僅顯示連續重複的行一次

說明:這個命令讀取輸入文件,並比較相鄰的行。在正常情況下,第二個及以後更多個重複行將被刪去,行比較是根據所用字符集的排序序列進行的。該命令加工後的結果寫到輸出文件中。輸入文件和輸出文件必須不同。如果輸入文件用“- ”表示,則從標準輸入讀取。

該命令各選項含義如下:、

– c 顯示輸出中,在每行行首加上本行在文件中出現的次數。它可取代- u和- d選項。

– d 只顯示重複行。

– u 只顯示文件中不重複的各行。

– n 前n個字段與每個字段前的空白一起被忽略。一個字段是一個非空格、非製表符的字符串,彼此由製表符和空格隔開(字段從0開始編號)。

+n 前n個字符被忽略,之前的字符被跳過(字符從0開始編號)。

– f n 與- n相同,這裏n是字段數。

– s n 與+n相同,這裏n是字符數。


分析cpu:

物理cpu個數:

[root@iZ94n3acydrZ ~]# cat /proc/cpuinfo |grep "physical id"

physical id: 0

[root@iZ94n3acydrZ ~]# cat /proc/cpuinfo |grep "physical id" |wc -l

1

[root@iZ94n3acydrZ ~]# 





物理cpu中的core的個數    uniq默認僅顯示連續重複的行一次

[root@iZ94n3acydrZ ~]# cat /proc/cpuinfo |grep "cpu core" |uniq

cpu cores: 1

[root@iZ94n3acydrZ ~]# 



邏輯cpu個數     默認情況邏輯cpu=物理cpu*core*每個core線程數

[root@iZ94n3acydrZ ~]# cat /proc/cpuinfo |grep "processor"

processor: 0

[root@iZ94n3acydrZ ~]# cat /proc/cpuinfo |grep "processor"|wc -l

1

[root@iZ94n3acydrZ ~]# 

    


free命令

[root@iZ94n3acydrZ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992        916         76         31        168        325

-/+ buffers/cache:        422        570

Swap:            0       


已用:used-buffers-cached

可用:free+buffers+cached

shared:多進程共享的內存總額





iostat命令

-c 僅顯示CPU統計信息.與-d選項互斥.
 -d 僅顯示磁盤統計信息.與-c選項互斥.
 -k 以K爲單位顯示每秒的磁盤請求數,默認單位塊.
 -p device | ALL
  與-x選項互斥,用於顯示塊設備及系統分區的統計信息.也可以在-p後指定一個設備名,如:
  #  -p hda
  或顯示所有設備
  #  -p ALL
 -t    在輸出數據時,打印蒐集數據的時間.
 -V    打印版本號和幫助信息.
 -x    輸出擴展信息.


iostat -d -x -k 1 10 每秒鐘打印一次  打印十次

rrqm/s:每秒這個設備相關的讀取請求有多少被Merge了(當系統調用需要讀取數據的時候,VFS將請求發到各個FS,如果FS發現不同的讀取請求讀取的是相同Block塊的數據,FS會將這個請求合併Merge);wrqm/s:每秒這個設備相關的寫入請求有多少被Merge了。

rsec/s:每秒讀取的扇區數;wsec/:每秒寫入的扇區數。

r/s:每秒鐘完成的讀I/O設備的次數;w/s:T每秒鐘完成的寫I/O設備的次數;

await:每一個IO請求的處理的平均時間(單位是微秒毫秒)。這裏可以理解爲IO的響應時間,一般地系統IO響應時間應該低於5ms,如果大於10ms就比較大了。

%util:在統計時間內所有處理IO時間,除以總共統計時間。例如,如果統計間隔1秒,該設備有0.8秒在處理IO,而0.2秒閒置,那麼該設備的%util = 0.8/1 = 80%,所以該參數暗示了設備的繁忙程度。一般地,如果該參數是100%表示設備已經接近滿負荷運行了(當然如果是多磁盤,即使%util是100%,因爲磁盤的併發能力,所以磁盤使用未必就到了瓶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