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浅见

前言:本番,愿与大家分享OSI学习的一些心得和想法。OSI为每个网络初学者都首先接触到的,也是每个学计算机的朋友不可不知的工具。

一、OSI模型:
首先,何为网络,简单言之,是将多个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线路介质、网络软件和通信协议连接起来。其本质为共享,这也就是为何互联网发展至今,最终产生共享经济体质的原因。可是,协议如何工作,需要那些协议,机器与用户如何进行沟通,数据如何传递,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看法、想法不同,不同厂家亦有不同人认识。不恰当来讲,各厂家对于网络认识,犹如盲人摸象,也为此影响到将来设备互联。而网络本质实为共享数据,若因厂商设备无法互联导致数据无法共享,实则有违网络发展初衷。
为此,我们了解到,OSI的第一个用途便是解决网络认知问题,提供一个共同的参考的的标准,解决不同厂商设备互联问题。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连模型。第二点,如我们前面所讲,就是规定了协议,机器与用户沟通的方式,以及数据传递的问题。而这,正体现在这七层的分层当中。也正是这样,对于网络工程师而言,也就有了排错、解疑的依据。第三点,数据从文字、数字、符号转变为比特的过程也蕴含在OSI层次信息交互的过程中

二、OSI分层:
OSI分层如下,作用也如下所写:
OSI浅见

实际上我们可以把七层模型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上三层去看,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可为一部分,简单看来可以认为是机器与人的交互接口,实现人机互动。数据的加密,编码方式,通信双方的应用会话,皆由此部分去实现。许多从事软件行业的朋友,其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用户通过软件与设备进行会话和交互。这就好像到天猫买东西,要有天猫这个平台,提供给双方。
我们再看看另一部分:
举个简单的例子,传输层就可以认为是圆通快递。买了东西就要进行物流,卖方怎么发货,买方从谁哪里收货都需商量,而建立起这个传输通道的就是圆通。数据通行的双方也需要这个通道,而这个通道是由传输层提供的,传递方式和过程皆有双方依据传输层不同协议的要求进行。
网络层除上述作用之外,其还有一点作用,就是进行了网络的划分。我们都知道,要进行快递,就要有行政区域划分,以及接受者的门牌号。网络层因IP地址的网络位,主机位之分则将网络进行划分。而设备的硬件地址又恰如我们的门牌号,为此就能实现并且分辨数据转发是从某个网络某个设备某个接口转发出去,又该从某网络某设备某接口接收。
物理层就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至于路怎么修,给那种交通工具修,则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这七层之间的联系犹如生产流水线,彼此分工协作。各个层次之间均有控制信号的产生,以及对接的接口,随着增加的控制信号和控制内容(封装)不同,各层数据之间的表现形式(PDU)也不一样了,数据形式变化便隐藏其中。理解这七层作用,也就明白数据转发过程,了解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寻址转发过程也就了解数据传递过程。

三、OSI之外:
各个层次的关联其实仅在一句话“上一层控制下一层,下一层为上一层服务”,理解这句话,也就能理解数据转发过程中封装、解封装的作用了。由于软件位于七层模型的高三层,更接近于用户,同时,提供对于底层数据传输的控制,用户对于硬件的理解、要求,完全依赖于一款好的软件,为此软件行业有了很好的发展前景,从事软件行业的人越来越多。因此许多朋友认为学软件比学硬件更有前途,毕竟更接近于用户,讨用户喜悦。这种理解确实有失偏颇。
其实,无论模型如何分层,如何划分,终究是为人服务,为客户服务。因此,网络的最高层应是客户。古时,人们说通天道、地道、人道谓之王道,人位于天地之间,尚且依赖于天地。以此,看OSI模型我们也能了解用户、应用交互接口、硬件之间也是如此,实现硬件与用户交互的软件固然重要,但网络的发展的根本还是在于硬件和用户。这也就是为何每次新产品的发布会上首先介绍硬件的升级和能力,因为CPU与存储等硬件支持,直接影响了软件是否可以运行其上。而另外的重点则放在软件的优化是否更具有人性化,个性化方面。许多厂商提供线下体验店,收集用户的偏好,需求,甚至定制化产品的产生,原因也在于此。实际上,面对琳琅满目的软件,只有真正具备创新能力以及用户体验、个性化、人性化的软件才会是受欢迎的软件。不动用户需求和心声,同质性产品过多,缺乏创新能力,这也是许多人盲目从事软件行业,大部分人被称为“码农”的原因。而真正幕后的英雄-----硬件工程师却是行业缺口最大的职业。

四、OSI 结语:
简言之:OSI模型从行业的角度来讲,确实是为解决行业标准和通信互联而产生。解决了数据共享,通信,交互产生的问题。也为网络工程师进行部署、拍错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为网络初学者建立一个结构化网络的概念,数据通信过程提供依据。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OSI也会产生指导性的作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