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基礎教程之存儲過程

存儲過程

存儲過程簡單來說,就是爲以後的使用而保存的一條或多條MySQL語句的集合。可將其視爲批件,雖然它們的作用不僅限於批處理。

在我看來, 存儲過程就是有業務邏輯和流程的集合, 可以在存儲過程中創建表,更新數據, 刪除等等。

爲什麼要使用存儲過程

  1. 通過把處理封裝在容易使用的單元中,簡化複雜的操作(正如前面例子所述)。

  2. 由於不要求反覆建立一系列處理步驟,這保證了數據的完整性。如果所有開發人員和應用程序都使用同一(試驗和測試)存儲過程,則所使用的代碼都是相同的。這一點的延伸就是防止錯誤。需要執行的步驟越多,出錯的可能性就越大。防止錯誤保證了數據的一致性。

  3. 簡化對變動的管理。如果表名、列名或業務邏輯(或別的內容)有變化,只需要更改存儲過程的代碼。使用它的人員甚至不需要知道這些變化。

一個簡單的存儲過程

create procedure porcedureName () 
begin 
    select city_name from city; 
end;

存儲過程用create procedure 創建, 業務邏輯和sql寫在begin和end之間。mysql中可用call porcedureName ();來調用過程。如:

-- 調用過程 
call porcedureName ();

該存儲過程沒有參數, 只是在調用的時候查詢了用戶表的用戶名而已, 調用結果如下

a1aee8450a235fee795a2f0597417663.png-wh_

刪除存儲過程

DROP PROCEDURE IF EXISTS porcedureName; -- 沒有括號()

使用參數的存儲過程

create procedure procedureName( 
    out min decimal(8,2), 
    out avg decimal(8,2), 
    out max decimal(8,2) 
) 
BEGIN 
    select MIN(price) INTO min from order; 
    select AVG(price) into avg from order; 
    select MAX(price) into max from order; 
END;

此過程接受三個參數, 分別用於獲取訂單表的最小、平均、最大價格。每個參數必須具有指定的類

型,這裏使用十進制值(decimal(8,2)), 關鍵字OUT指出相應的參數用來從存儲過程傳出

一個值(返回給調用者)

MySQL支持IN(傳遞給存儲過程)、OUT(從存儲過程傳出,如這裏所用)和INOUT(對存儲過程傳入和傳出)類型的參數。存儲過程的代碼位於BEGIN和END語句內,如前所見,它們是一系列SELECT語句,用來檢索值,然後保存到相應的變量(通過指定INTO關鍵字)

爲調用此修改過的存儲過程,必須指定3個變量名,如下所示:(所有MySQL變量都必須以@開始。)

-- 由於過程指定三個參數, 故調用必須要參數匹配 
call procedureName(@min, @avg, @max);

該調用並沒有任何輸出, 只是把調用的結果賦給了調用時傳入的變量(@min, @avg, @max)。然後即可調用顯示該變量的值。

select @min, @avg, @max;

結果如下:

3eb2ef0532d03abcf4fcb92e882ceb6e.png-wh_

使用in參數, 輸入一個用戶id, 返回該用戶所有訂單的總價格。

create procedure getTotalById ( 
    in userId int, 
    out total decimal(8,2) 
) 
BEGIN 
    select SUM(r.price) from order r 
    where r.u_id = userId 
    into total; 
END;


調用存儲過程

call getTotalById(1, @total); 
select @total;

結果將返回該用戶所有訂單的合計價格。

複雜一點的過程, 根據用戶id獲取該用戶的所有訂單價格, 並動態的選擇是否加稅。代碼設計如下

create procedure getTotalByUser2( 
    in userId int, 
    in flag boolean, -- 是否加稅標記 
    out total decimal(8,2) 
) 
begin 
    DECLARE tmptotal DECIMAL(8,2); 
    DECLARE taxrate int DEFAULT 6;-- 默認的加稅的利率 
     
    select SUM(r.price) from order r 
    where r.u_id = userId 
    into tmptotal; 
     
    if taxable then 
        select tmptotal + (tmptotal/1000*taxrate) into tmptotal; 
    end if; 
     
    select tmptotal into total; 
END;

該過程傳入三個參數, 用戶id, 是否加稅以及返回的總價格,在過程內部, 定義兩個局部變量tmptotal和taxrate,把查詢出來的結果賦給臨時變量, 在判斷是否加稅。最後把局部變量的值賦給輸出參數。

call getTotalByUser2(1, false, @total); -- 不加稅 
call getTotalByUser2(1, true, @total);  -- 加稅 
select @total;



總結:

使用起來並不能,但是在項目中都比較少使用:

弊端:不同數據庫,語法差別很大,移植困難,換了數據庫,需要重新編寫, 不利於做分佈式

不好管理,把過多業務邏輯寫在存儲過程不好維護,不利於分層管理,容易混亂,一般存儲過程適用於個別對性能要求較高的業務,其它的必要性不是很大;


轉載自:http://database.51cto.com/art/201608/516661.ht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