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72術,完整收藏

8d5c03a7jw1enzhqucsvnj20fr0az753.jpg

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變生於事、事生謀、謀生計、計生議、議生說、說生進、進生退、退生制,因以於制事”。

第一計 陽謀陰謀    鬼谷子曰:“智略計謀,各有形容,或圓或方,或陰或陽,聖人謀之於陰故曰‘神’,成之於陽故曰‘明’,所謂主事成者,積德也。”

計謀,有陰謀和陽謀之別,在任何情況下,人們都不可輕視對方,因爲事件、環境、情報都有假的。所以聖人應該高深莫測。鬼谷子所謂“陰”,是謀之於陰成之於陽。第二計 扭轉乾坤    鬼谷子曰:“故靜固志意,神歸其舍,則威覆盛矣,威覆盛,則內實堅,內實堅,則莫當。”

   鬼谷子認爲,當形勢對我們不利時,我們必須千方百計地涵養自己的精神力量,因爲只有自己的精神力量強大了,纔可以扭轉乾坤。第三計 各個擊破    鬼谷子曰:“分威法伏熊,分威者,神之覆也。”

   鬼谷子認爲:要想使對方的威勢分散,我們必須效法伏熊,伺機而動,各個擊破。第四計 如閉如卦    鬼谷子曰:“環轉因化,莫之所爲,退爲尤儀。”

   鬼谷子說:在作戰時,人們必須象圓環那樣隨機應變,運轉自如,使他人不知道自己的真實情況。第五計 盜盡天機    鬼谷子曰:“是以聖人居天地之間,立身、御擊、施教、揚聲、明名也,必因事物之會,觀天象之宜。”

   鬼谷子認爲,一個高明的人,在瞬息萬變的事物中,應及時抓住事物轉化的時機,去調整或執行自己的計劃。第六計 一言興邦    鬼谷子曰:“聖人所貴道微妙者,誠以其可以轉危爲安,救亡使存也。”

   世人說話隨口而發,一言錯出,遺禍無窮。第七計 衆不敵寡    鬼谷子曰:“將樞,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逆之,逆之,雖盛必衰。”

   一個人,一旦他違背了事物的發展規律去做事,即使一時擁有強大的勢力,也必然會失敗;一個人,如果能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去做事,那麼,即使目前勢單力薄,也能以少勝多。第八計 計中詭計    鬼谷子曰:“凡趨合倍反,計有造合,化轉環屬,各有形勢,反覆相求,因事爲制。”

   世上萬事千變萬化,一個主帥,必須拿出多個計謀去應付不斷變化的情況。第九計 天地無常    鬼谷子曰:“天地所變換,既有變換,豈能長久乎?”

   天地之間,理本一貫,沒有不變之天氣,沒有不變之人事,一個人只知一味地相信即成的傳統,而不知道革新,他就必然被時代所淘汰。第十計 推陳出新    鬼谷子曰:“曲則全,枉則過,滿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新陳代謝是宇宙萬物發展的一個規律,一切的創新,都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沒有對傳統的繼承,就無法談創新。只有對傳統有了徹底的瞭解,才能對其中的精華和糟粕分清,然後,剔除傳統中的糟粕,將傳統中的精華部分加以發揚光大。

第十一計 高瞻遠矚    鬼谷子曰:“智用於衆人之所不能知,亦能用於衆人之所不能見。”

   衆人不知道的東西,衆人看不見的東西,智者獨能明察秋毫。第十二計 翻手爲背    鬼谷子曰:“爲小無內,爲大無外。益損、去就、倍反,藉以陰陽御其事,陽動而行,陰占而藏,陽動而出,陰隨而入,陽還終始,陰極反陽。”

   變是萬物發展的規律,我們只有運用靈活的而不是機械的方法來處理我們面前的事情,才能勝不驕敗不餒。第十三計 忤合深謀    鬼谷子曰:“凡趨合倍反,計有適合,化轉環屬,各有形勢,反覆相求,因事爲制,成於事而合於計謀,與之爲主,合於彼而離於此,計謀不兩忠,必有反忤,反 於是忤於彼,忤於此反於彼,其術也。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爲之;用之國,必量國而與之;用於家,必量家而與之;用之身,必量身材氣勢而與之。大小進退,其 用一也。古之善背向者,乃協四海,包就桀,然後合於湯,呂尙三就文王,三入殿,而不能有所明,然後合於文王。”第十四計 暗度陳倉    鬼谷子曰:“聖人之道陽,愚人之道陰,聖人之制道,在隱與匿。”

   聰明的將帥,往往會製造一些假象迷惑敵人,暗地裏卻進行着制敵於死命的行動。第十五計 一點突破    鬼谷子曰:“從外製內,事有因,由而隨也。”

   我們要想從外部控制別人的內心,就應該懂得:必須抓住事物的關鍵環節,一切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第十六計 視微成巨    鬼谷子曰:“察其事,論萬物,別雌雄,雖非其事,見微知類。”

   一個明智的人,能夠根據細微的徵兆,去推知潛在的重大事件。第十七計 主客互變    鬼谷子曰:“故爲強者積於弱也,爲有者積於曲也,有餘者積於不定也,此其道不行也,柔弱勝於剛強,故積弱可以爲強。”    較量主客之勢,則有變客爲主,變主爲客之術也。第十八計 納叛招降    鬼谷子曰:“勿堅而拒之,許之則防守,拒之則閉塞。”

   一個聰明的主帥,應該有一種雄偉的政治家氣魄,他不拒絕任何一個想要歸附自己的人。第十九計 應敵而動    鬼谷子曰:“從而應之,事無不可。”

   所謂“應”,是“迫而後動”“不得已而起”,這裏的“應”不是消極的“無抵抗主義”,而是以無爲達到無不爲的一種方法。一個人,如果處處爭強好勝,他的 體力、精神必定消耗得快,生命不會輕舉妄動,而是不斷的鍛鍊自己的體力意志,一直達到能完全克敵制勝的時候,他纔會有行動,也就是說,他不鳴則已,一鳴驚 人,不動則已,一動就勢不可擋。第二十計 三教九流    鬼谷子曰:“凡度權量能,所以徵遠求近,其有隱括,乃可掙,乃可求,乃可用。”

   一個人要想幹出一番事業,就必須廣泛的招納各方面的人才。鄭國子產是一個辦公擇而能使的人,公孫諢能知四國,火而善辯,裨諶、馮簡矛能斷大事,子大叔美 而善寫,遇國與國之事,子產問公孫諢,然後與裨諶計議,再讓馮簡矛判斷事情的可行性,一旦事情成功,再讓子大叔寫文來應對賓客。

第二十一計 散縱連橫    鬼谷子曰:“用分威散衆之權,以見其兌威。”

   一個聰明之士,能破壞敵人的聯盟關係,從而增強自己的威力。第二十二計 飛鉗破敵    鬼谷子曰:“飛鉗篇謂‘立世而制事,必先察同異,別是非之語,見內外之辭,知有無之數,決安危之計,定親疏之事,然後乃權量之,其有隱括,乃可徵,乃可 求,乃可用,引鉤箝之辭,飛而箝之,鉤箝之語,其說辭也,乍同乍異,其用或稱財貨琦珠、白玉、采邑以事之,或量能立勢以鉤之,或伺候見間以箝之,將用之天 下,必量權度能,見天時之盛衰!制地形之廣狹,險阻之難易,人民財貨之多少,諸侯之交,孰親孰疏,孰愛孰憎,心意之慮,懷審其意,知其所好惡,乃說其所 望,以飛鉗之辭,鉤其所好,以箝求之,用之於人,則量智能,權財力,料氣勢,爲三樞機以迎之,隨之,以箝合之,以意宜之,此飛鉗之綴也。用於人,則空往而 實來,綴而不失,以究其辭,可箝而從,可箝而橫,可引而東,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    總之,鬼谷子所謂“飛鉗”,就是立勢制勢,就是運用各種手段,造成一種形勢,使得對方、集團或敵國,不能不受我的脅持與控制,而且不能擺脫,即“綴而不失”。第二十三計 料敵如神    鬼谷子曰:“寂然不動,感而遂能天下之敵,能知於知,見於不見。”

   智者往往能透過錯綜複雜的現象,掌握敵人的真正動向。第二十四計 間不能人    鬼谷子曰:“籌措萬類之始終,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

   智者往往能從微小的細節中捕捉到重大事情的徵兆,識破敵人的陰謀。第二十五計 弱可攻強    鬼谷子曰:“故爲強者積於弱也,也有者積於曲也,有餘者積於不定也,此其道術行也,柔勝於剛強,故積弱可以爲強。”

   弱與強,都是相對而言,在一定的情況下,弱也可以攻強,並能獲得勝利。第二十六計 無中生有    鬼谷子曰:“神道混沌爲一,以變論萬義類,說義無窮”。

   儘管天道混混沌沌,君主或將帥也可以由此去推論出世上萬物變化的道理,解說無窮無盡的奧祕。第二十七計 空中樓閣    鬼谷子曰:“飾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損也。”

   明智之士,他善於利用言詞,去構築一個烏托邦的世界,調動己方人的積極性,引誘敵人上鉤。在這裏他要努力運用三寸不爛之舌,將自己陳述的東西說得無比美好,具有強烈的誘惑力。第二十八計 帶兵帶心    鬼谷子曰:“攝心者,人系其心於己。”

   帶兵,必須要以帶心爲最高的原則,必須使每個人心裏服從。第二十九計 一石二鳥    鬼谷子曰:“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敵下。”

   一個計謀能夠收到多種效果爲佳。第三十計 四兩千斤    鬼谷子曰:“何謂量權?曰:度於大小,謀於衆寡”。

   一個統帥或者將領,應該知己知彼。這樣,他就能以“四兩”之力巧勝“千斤之力。

第三十一計 萬金間敵    鬼谷子曰:“事皆有內捷,索使本捷或結以財貨,或結以采邑。”

   以厚金去進行活動,往往能收到戰場上得不到的結果。第三十二計 制人行權    鬼谷子曰:“事貴制人,而不貴見制於人;治人者,握權也,見制人者,制命也;道貴制人,不貴制於人也;制人者握權,制於人者失命。”

所謂握權者,知權變;,握其機而應之,使與國家示於我,而爲我助,不爲他國所爭,制人而不見制於人,全在主動行權,一人被動,整個事情都將被弄糟。第三十三計 謀泄無功    鬼谷子曰:“欲說者務隱度,計事者務循順”。

   一個將帥或者統領,要想取得對作戰的勝利,必須得嚴守祕密。第三十四計 怒傾帝王    鬼谷子曰:“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怒者,動也。”

   明智之士,不僅能以言語說動諸侯,而且能以激怒帝王的方式,使帝王爲他的言詞而感動。第三十五計 萬年大計    鬼谷子曰:“遠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

   一個智者,他的目光遠大,不會因小失大,貪圖近利而損名聲。真正的才略絕不是貪近利而忽略大計遠略的小聰明,而是既要面面關顧,又能大刀闊斧的興利除弊,既老謀深算,又能不拘於習慣形式。第三十六計 無形之勢    鬼谷子曰:“勢者,利害之決,權變之威,勢敗者,不以神肅察也。”

   時勢,對於一個統帥或者將領來說是很重要的,他應該在衆人都未留意的時候,悄悄的行動,然後等待時機,一鳴驚人。第三十七計 不戰爲勇    鬼谷子曰:“主兵日勝者,常戰於不爭不費,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也。”

   賢達之士,往往能夠在不消耗軍費,不打仗的情況下,就能使敵人罷兵求和。這樣的人,人們常常將他比作“神明”。第三十八計 霸者之資    鬼谷子曰:“諸侯相抵,不可勝數,當此之時,能抵爲右。”

   一旦國家生死存亡之際,那些出類拔萃者,就應當挺身而出,抓緊時機去建立一番霸業。第三十九計 無百年敵    鬼谷子曰:“世無常貴,事無常師,反於是,杵於彼,其術也。”

   世事變換無窮,今天的朋友可能就是明天的敵人,今天的敵人,也可能明天就會成爲我們的朋友。第四十計 降人引路    鬼谷子曰:“情合者聽,故物歸類,抱薪趨火,燥者易燃,平地注水,溼者先濡,此物類相應,手勢譬猶是也。此言內符之應外摩也如是。”

   一個將軍或者統帥,他要說服利用別人的將卒,必然要投其所好,使其對自己有一種感恩的心理。

第四十一計 招賢攉奇    鬼谷子曰:“計謀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結,結而無隙者也。”

   結法的種類很多,有內結、外結、生結、死結等。張良友項伯,這是“內結”,張儀、蘇秦的合縱連橫法,這是“外結”,以德服人,以惠懷人,爲民某副,爲國圖利,這是“生結”,褒揚死者,撫慰死者親屬,這是“死結”。第四十二計 推己及人    鬼谷子曰:“無以人之近所不欲,而強之於人,無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於人。”

   不要拿別人不想要的東西,來強迫人家接受,不要拿別人不瞭解的事去說教別人。第四十三計 反有所得    鬼谷子曰:“欲強反劍,欲高反下,欲取反予,此言反聽之道,有以致誘之。”

   相反的事物,不僅相生相成,並且本身就包含有對方的因素在內,有些事情,表面上看來對自己無益,而事實上卻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好處。第四十四計 退避觀戰    鬼谷子曰:“郄無極大,御無強大,則背可脅而並。”

   退避可以觀變,強弱是可以互相轉化的。第四十五計 脫困之法    鬼谷子曰:“中經,謂振窮趨急。”

   鬼谷子《中經》講的就是如何解救處於困難,有急難者,一個有大志的人,不論遭遇到什麼環境,他都能堅持自己的信念,爲了脫困,他能受世人不能受之苦,償世人不能償之味,只有這樣他才能幹出一番事業來。


轉自:http://weibo.com/p/100159379593218445666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