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之下,教育不是奢侈品

金融和经济危机中,人们往往更需要教育机会,然而,经济的不景气令许多欧洲国家开始考虑减少教育预算。近日,在由欧洲成人教育协会发起的世界教育论坛上,各界教育领袖尤其关注当前教育培训需求增加与教育投资减少的两难境况。 

经合组织教育负责人巴巴拉·艾思卿格表示:“当前的经济危机使得我们无法对许多政府和非政府促进终身教育的行动计划提供支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尼古拉斯·伯奈特则认为:“我们应该看到教育对于经济既有有形的帮助,又有无形的帮助,我们应该重视教育对于经济发展和可持续 发展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警告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社会差距还在不断扩大,被排除在社会之外的群体人数可能增加,他们面临的风险也更大,在人们 为重新寻找就业岗位以返回主流社会而努力时,教育和培训显得尤其重要。

不少与会者认为,一些政府的决定是危险的,“削减教育预算等于用国家的未来作赌注,各国应该一如既往地促进教育和培训,避免在危机中有更多的人被边缘化”。

“唯有教育能帮助缩小社会差距,在经济危机中,教育不该被视作可以舍弃的奢侈品,而是必需品”,伯奈特强调,“失去了教育,一个国家便失去了竞争力。因 此,我们需要可以使所有人获得教育机会的政策,需要更加灵活和开放的教育体制,以便使成年人有机会通过继续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高靓编译)

事件

欧洲大学终身学习宪章通过

前不久,在法国总理菲永的提议下,欧洲大学协会制订并通过了《欧洲大学终身学习宪章》,提出欧洲大学应为发展终身学习作出的十大承诺。对于经济危机中许多人将从职场重返校园寻求新的就业技能的需求来说,欧洲大学的承诺来得正是时候。这些承诺包括:

在大学发展战略中应植入终身学习理念。大学的使命和发展战略中应包含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规划,为营造终身学习的文化氛围发挥关键作用。

为不同学生群体提供教育和学习机会。欧洲大学应积极应对多样化的学生群体,这些群体包括高中毕业生、成人学习者、在职专业人员、追求丰富文化生活的老年 学习者以及其他群体,针对其不同学习需求提供贯穿终身的优质教育。欧洲大学也应认识到,多样化的学生群体有利于形成鼓励创新和追求成功的文化氛围。

调整学科,使其更具开放性并吸引更多的成人学习者回流。灵活透明的学习途径为不同学生群体提供接受各种形式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学应确保高等教育质量,以学习者为中心调整学科,注重学习产出,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咨询服务。大学应向所有年龄段以及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各类学习者提供学业和专业指导以及心理咨询。

认可传统教育之外的各种学习形式。大学应认可正规高等教育以外的各种教育形式。在终身学习时代,知识的来源已超出形式和地点的限制。

为终身学习引入质量保障文化。大学应该逐步将质量保障文化引入终身学习体系,为不同学生群体提供有质量保证的教育服务。

在终身学习框架下加强研究、教学和创新的联系。大学的研究和创新功能可通过终身学习战略得到加强,研究活动亦有助于大学对终身学习作出具体贡献。大学研究人员自身不断学习的过程也可作为终身学习的范例。终身学习亦可成为大学研究的一个课题。

巩固改革成果,为所有的学生提供灵活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在创建欧洲高教区和研究区的过程中,各大学正在积极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改革。欧洲大学需 要利用这些改革进程和改革工具(如学分转换系统、文凭附加说明、质量保障标准和准则、资格体系等),努力发展富有创造性的终身学习环境,对各种层次的学习 者开放,以满足高等教育现代化带来的社会需求。把终身学习的理念完全融入大学办学宗旨,对于增强大学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大有益处。

发展地方、区域、国际合作,提供有吸引力和有针对性的课程。要想在终身学习体系中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仅靠大学自身是无法做到的,需要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其他教育机构、雇主、工会等)建立有组织的合作关系,才能使教育内容更有针对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将大学自身建设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大学不仅是高等教育和研究的提供者,自身也有许多教职员工,也可为他们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社会树立推广终身学习体系的典范。

此外,欧洲大学协会还建议,政府应从法律、政策的角度为终身学习提供保障,排除学生离开工作岗位再次接受高等教育的法律障碍,例如丧失社会保险权利、损失养老金等,并将促进终身学习方面的努力作为大学评估的重要内容。(柯常青编译)

美国如何帮助大学生就业

虽说经济危机使得更多人回到学校充电,大学不愁生源,但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却从另一方面给大学带来了障碍。此次经济危机最为严重的美国,怎样帮助毕业生就业?

让学生与雇主“快速约会”

美国不少大学非常重视为毕业生创造与雇主直接交流的时间和机会。这种方式比通过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等方式求职的成功率要高。他们在大型人才招聘会上创造 了一种被称作“快速约会”的见面方式,给求职者与雇主提供5分钟的单独交流机会。这种形式使非名牌大学毕业生和中小型企业受益良多。

开设职业准备学分课程

该课程主要包含简历准备、档案建立和模拟面试等内容。例如,犹他州盐湖城西敏学院从2008年秋季开始为学生开设求职指导选修课程“职场通道”。选修此课程的学生将在4年里分别修完有关面试、社会实践、正餐礼仪等内容课程,为步入职场作好准备。

吸引学生投身公共服务

据统计,近5年内联邦政府雇员中将有一半人面临退休,急需补充大批合格雇员。为此,美国建立了“全美公共服务行动计划”,旨在通过提供奖学金和实习机 会,使学生认识公共服务事业的意义,改变他们对公共服务工作的刻板印象,鼓励有才华的学生投身政府工作。参加该计划的联邦政府部门包括美国中央情报局、国 防部、能源部、交通部、国家航空航天局、白宫人事管理办公室、社会保险局等62家联邦政府机构。

社区就业培训计划

前不久,美国劳工部宣布向69所社区学院和其他社区教育培训机构提供总额为1.25亿美元的拨款,用于实施“总统社区就业培训拨款计划”,这笔拨款用于对学生进行高增长工业领域的就业技能培训。来自36个州的院校获得了这笔拨款。

加强航天、国防等领域的吸引力

美国“跨部门振兴美国航空航天工业特别工作组”今年提交的首份年度报告指出,美国航空航天工业急需补充大量人才,而美国年轻人似乎既没有准备好,也无意 愿进入该领域工作。为此,报告建议建立包括航天工业界、高校和学生等各方参与的“数字社区”,使高校获得人才培养经验、企业招聘到所需要的人才、学生找到 工作。此外,美国的预备军官团制度、到贫困地区支教项目等也将在此非常时期吸引更多毕业生投入国防、教育等特殊工作岗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