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CO相關的基本知識

成本中心、內部訂單

  1.成本中心內部訂單SAP系統中管理間接費用的兩個常用和主要工具。

  2.間接費用(Overhead指不能通過直接認定的方法歸集到銷售或生產的費用。

  3.常用的兩種成本結轉方法

   a.成本分攤

   b.作業認定和差異分析

  4.成本中心業務

   a.重過賬(Reposting)

   b.直接作業分配(Direct Activity Allocation)

   c.非直接作業分配(Indirect Activity Allocation)

   d.不分配作業過賬(Posting Non-allocation activities)

   e.實際=目標作業分配(Actual=Target Activity Allocation)

   f.分攤(Assessment)

   g.分配(Distribution)

   h.預提費用-百分比法(Accrued Costs-Percentage Method

   i.預提費用-目標成本法(Accrued Costs-Target Actual Method)

  5.內部訂單的狀態管理

   SAP系統設置了四種標準的內部訂單狀態:創建,釋放,技術性完成和關閉

  6.內部訂單業務

   a.重過賬(Reposting)

   b.直接作業分配(Direct Activity Allocation)

   c.間接費用法(Overhead Costing)

   d.結算(Settlement)

成本流:

    成本流即管理會計憑證。管理會計憑證記錄了什麼性質的成本從哪裏流向哪裏。

          借:成本的流入

              貸:成本的流出

      管理會計憑證只有借貸雙方都是成本對象時,纔會平衡。
     
成本流的幾種形式

        1. 憑證入賬 
           2. 分攤
            
按照設定好的分攤規則,將某個成本中心的成本分攤到其他成本中心。

        3. 結算
            將費用結算到成本中心或獲利分析

成本要素

      描述管理會計中成本流的性質。

          1. 初級成本要素

             即財務會計中的損益類科目。

          2. 次級成本要素

             描述管理會計內部各成本對象間成本流轉時的成本性質。

成本對象

          1. 成本中心:Cost Center,比較穩定,變化較少

          2. 內部訂單:Internal Order,小小的Project,有明確的開始與結束

          3. 項目:Project,其中的WBS, NetworkActivity纔是成本對象

          4. 銷售訂單:Sales Order

          5. 市場細分:Profitability Segment

          6. 生產訂單:Production Order

          7. 維修工單:Maintenance Order

          8. 流程:ProcessABC成本法,基於作業的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是一種按流程組織企業內部管理,分析成本驅動源分攤間接費用的方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