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快递自提运营模式浅析

注:第三方快递自提模式正如火如荼发展,本文可作为快递自提行业以及智慧社区等项目的运营模式参考。


一、行业现状分析

当前电子商务发展如日中天,快递行业也进入井喷时期。通常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成本会占到整体成本的30%以上,快递“最后一公里”由于配送粗放、效率低下、人员参差不齐以及安全性等原因,一直是困扰电商、快递和消费者的难题。目前,致力于解决末端配送问题的基本分为三类:电商、快递以及第三方,电商包含淘宝、京东等行业巨头,快递业包含顺丰、申通等,同时,不少第三方公司也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如“收货宝”、“宝盒”等。现就以上三种不同行业角色进行背景分析梳理。

2013年4月,天猫已尝试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6个城市设立了1300多个自提网点。天猫在华东地区将喜士多、好德以及可的等发展成为天猫社区服务站合作伙伴,布局自提点,为应对快递涨价、节假日快递半休、快递送货时间与买家不对接等问题。

2013年4月,申通快递计划拿出3000万元建设末端派送体系。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表示,今年将建3万个快件存放点。据了解,在主要高校,申通快递将确保至少一个固定服务点;城市住户规模在700-1000户之间的中等小区,申通快递根据投递情况设立固定服务点。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服务点将主要选取校内、社区内的商店、花店、复印店等便民商业。对于快件的收寄验视环节,申通快递将对各服务点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申通总部给北京申通下达的自提货柜是300个。但北京申通加盟商对该业务热情很高,准备在2-6环间布局近千个网点。

2012年1月,京东商城宣布开通北京市地铁自提业务,消费者可以选择在北京地铁五号线、十号线的20家站点上门提货。京东商城的地铁自提点统一设置在房车式地铁便利店内,并由便利店的营业员兼职派送员。从接到短信通知、说出订单号、核对姓名及手机号,到接收货款、交付货物。自提点提货的流程可以算得上便捷。

北京的87家苏宁电器门店日前也已成为苏宁旗下的网购平台苏宁易购的快递点和自主取货点。

2011年12月,顺丰速运就在深圳悄然开了20多家便利店,他们的跨界经营并非为抢占零售市场,主要目标在于经营各种食品、饮料、小百货等商品的同时,成为顺丰速运的“收件点”。顺丰速运品牌管理总监霍晓宁表示,顺丰便利店的开设只是为了方便来取件、寄件的客户,所有业务还是以快递为中心。或者说,该公司是在终端收件点增加了销售功能。

2012年12月,安大略省一家名为BufferBox的小公司被谷歌收购。BufferBox提供一个类似Amazon的储物柜服务,只要你在BufferBox上注册,你会获得在你公司或家附近的一个BufferBox箱子的特别地址——你可以用这个地址收取包裹。一旦包裹寄送到,BufferBox就会给你寄一封带有取包裹唯一密码的电子邮件。然后你就可以去走到你的BufferBox面前输入储物柜密码,拿到你的包裹。创始人McCauley表示:“目前亚马逊拥有30%的电子商务市场占有率,而其他零散的70%也会同样需要这样的服务,我们可以提供。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会像一个开放平台。”

2012年8月,亚马逊宣布与英国近5000家街头小店和报刊经销商达成合作协议,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包裹暂存服务。由于这些小提货点分步广泛,营业时间又长,用户就可以随时就近在自家附近的零售店或报刊亭取货,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走老远的路去稀缺的自提点取货,经常还会吃闭门羹。这项服务暂时只限于书籍、衣物和其他一些中小型商品,亚马逊称还将进一步将服务扩展到全英国。此前在美国也有类似的举动,亚马逊选择了联合711便利店为用户提供自提服务。在未来亚马逊还打算推出Collect+计划,允许用户通过这些便捷自提点将不满意的网购商品方便的退回,eBay、女性购物网站ASOS等已经推出了类似服务。

目前,天猫计划与合肥的物业公司合作,在200个社区里推广建立天猫社区服务站。小区业主可以将包裹直接寄到物业,值得注意的是,淘宝方面会给予服务站相应的补贴,服务站不会向网购者收取任何费用。作为首个尝鲜的物业公司,安徽华宇物业总经理钱朝龙告诉记者,原先物业公司就时常帮业主代收快递,而获得服务站的授权后,工作更加规范化,而且能够拉进与业主的距离,在服务上“增量”、“增收”,实现多赢。

另外,未来天猫服务站还将提供预约配送、货到付款、试吃试用试穿体验、发送天猫优惠券及解决快消品重复购买的生活管家服务等。


二、行业需求分析

电商:应对快递涨价、快递配送能力不足、节假日快递半休、快递送货时间与买家不对接等问题,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良的一体化购物体验,减少用户购物过程中的不愉快服务,维持用户的黏性和电商流量。

快递:降低末端派多次配送成本,提升快递的服务质量,减少用户投诉,树立良好品牌。但前期自提货柜系统投入巨大,建立、管理海量自提点成本不菲。

用户:能够避免一直在家等快递情况;能够在家附近免费提取快递;不暴露家庭地址等隐私信息;尽可能减少陌生人直接上门。


三、行业竞争分析

1、电商与第三方自提公司——完全合作

此处电商指无自建物流体系电商,如淘宝、天猫等,此类电商依赖第三方物流,同时更强烈需要改善物流质量,提高用户体验度。具有一定规模的第三方自提公司与此类电商是完全合作关系,电商与第三方自提公司进行合作,将区域的管理和运营转移或外包给第三方自提公司,电商不必事无巨细管理全国每个区域的门店、物业公司。第三方公司整合当地区域的零散资源直接与电商进行合作,降低了电商的管理成本,扩大了第三方自提公司的运营规模,促成双赢的局面。

2、快递以及自建物流电商与第三方自提公司——合作大于竞争

快递行业与自建物流电商有着同样的诉求,即迫切降低末端的配送成本,同时尽量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原则上来说,一线城市中自提点真正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覆盖密度是需要非常大的,没有哪家快递或电商能够依靠一己之力在全国范围内自建所有自提点。短期内,建立和管理覆盖全面的自提点网络,快递行业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建立覆盖全面的自提柜更是一笔昂贵的费用。因此,如果有整合区域内资源的第三方自提公司与之合作,目前仍是快递行业的最佳选择,就眼前而言,既能免费使用第三方的自提业务,降低末端配送成本,又能节省自建物流自提点的建造和管理费用,何乐而不为。

长期来看,快递行业为了产业链条的完整,有意愿建立若干自己的物流自提点。但物流自提点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覆盖的密度,拥有全面自提点的第三方公司仍然是不可取代的,而长期的管理运营建立的前期优势,使得快递行业与第三方物流自提合作,避免各家快递公司重复建设,降低快递行业的整体管理成本仍然是不错的选择。


四、运营思路分析

通过上述的综合分析,虽然行业内自提方式多种多样,但是第三方自提与电商和快递行业之间并非直接竞争关系,处于竞争状态的是区域内的第三方物流自提公司。

策略一:以点带面,迅速扩张

北京“收货宝”从2011年中关村起步至今,以北京为核心,在北京和上海已拥有超过3000家合作网点。在对手以北京为中心进行快速扩张的同时,迅速扩张上海的代收网点迫在眉睫。在初期的竞争中,谁拥有区域范围内地铁、聚居区的优质合作网点,谁就能吸引更多客户,争取与电商、快递更大的谈判资本,建立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策略二:以便利店为中心,以自提柜为补充

从用户角度出发,在电商购物时选择便利店还是自提柜取决于距离。便利店以及各种社区周边商铺无疑是迅速扩大规模和降低成本的最好选择,自提柜的自身和维护成本开销巨大。自提柜最佳适用场景是用户在网上没有选择自提,而恰巧不在家的情况,快递人员利用自提柜就能减少重复送件,因此,自提柜在初期和便利店的效果基本一致,但受制于成本,规模不可能快速扩展。

初期应用最重要的是网点的覆盖密度,能否尽可能提供给用户便捷。便利店扩展迅速,在初期扩大网点是不二之选;自提柜用户体验良好,但不菲的费用需等待到有占据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后再大规模补充。

策略三:整合区域零散收货点,加快电商快递行业合作

在阿里体系中由于目前无自建物流,淘宝、天猫目前都在进行“服务站”的招募,满足连锁商业网点、物业公司以及专业第三方公司均可成为合作对象。当前各种连锁店以及物业争先恐后成为了淘宝、天猫的合作伙伴,更急需的是一家能够整合区域内零散资源的第三方公司作为区域性的淘宝、天猫合作伙伴,北京淘宝天猫网点基本被“收货宝”覆盖,在其它中心城市,谁能整合更多的资源,谁就能够获取区域运营的主动性。

快递行业依托于免费的自提服务可大幅降低末端配送成本,可减少前端自提点和自提柜的运营管理成本。与区域的快递行业进行合作,迅速成为区域内的快递行业核心合作伙伴,大幅降低合作的成本,不断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及早形成良好合作机制,加快建立区域内的领先优势,有效应对快递自提行业的变化。

策略四:建立官方网站,开发专用APP

建立官网、开发APP,利用微博以及各种平台进行营销是建立用户认可度和树立品牌的必要途径。通过官方网站可查询周边的点位和资源,提供收、发包裹服务;通过APP可随时随地查询周边的点位资源,且可通过APP为便利店的店主提供查询和验证的便利方式。

快递自提整合了区域内的零售店、便利店和自提柜等资源后,需和终端用户建立联系,一方面用户在不支持自提或现有网站自提点过远的电商购物(“当当网”、“聚美优品”、“唯品会”等),可通过官网查找周边合适的自提点直接寄送至第三方的自提点,脱离对电商的依赖可独立运作,能够为自提点带来更多的流量和客源,发挥第三方自提点覆盖广泛全面的特点,建立广泛的用户群体,积累用户数量。

另一方面,通过广泛的应用和用户积累,形成合作和独立并存的运营模式,既可通过全面的网点覆盖,独立给用户提供更便捷服务,带来独立的客流量,又可通过与电商的合作带来电商的客流量。建立良好的品牌和模式,形成广泛的用户群体,增强独立运营的能力,取得与电商、快递合作的主动地位。

与终端用户建立直接广泛的联系,还可方便的拓展今后的服务内容和商业模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