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作業

1、描述計算機的組成及其功能。

    

    計算機有5個組成部分,分別是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組成。其中運算器和控制器稱爲中央處理器,俗稱CPU。運算器主要的功能是對二進制數據的算術運算,包括加減乘除、邏輯運算,包括與或非異或;控制器主要的功能是通過分析指令,把需要用到的數據從存儲器取出後交由運算器執行,接着把執行的結果放到存儲器對應地址的存儲單元中;存儲器可分爲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內存儲器的主要功能是存放當前運行程序的指令和數據,直接與控制器交換信息,外存儲器的主要功能是存放大量暫時不用的程序,外存儲器直接與內存儲器交換信息,而不直接與控制器交換信息;輸入設備的主要功能是向計算機輸入信息,常用的輸入設備有鍵盤、鼠標;輸出設備的主要功能是輸出計算機運行的結果,常用的輸出設備是顯示器和打印機。


2、按系列羅列Linux的發行版,並描述不同發行版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slackware;

        suse;二次發行版

            opensuse;三次發行版

    debian:

        ubuntu;二次發行版

            mint;三次發行版

    redhat

        rhel(企業版)

        CentOS (兼容rhel)

        fedora(個人版)

    二次發行版是基於一次發行版上的基礎再次發行的。

    CentOS 基於RHEL的二次編譯,CentOS把RHEL的源碼包括二進制程序包重新編譯後遵循GPl協定,CentOS 是完全兼容RHEL,只是換個商標而已。後redhat 收購CentOS,成爲旗下的一個項目。


3、描述Linux的哲學思想,並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其進行解釋性描述。


    (1) 一切皆文件

        linux系統上的所有資源配置都是以文件格式組織起來的,包括設備文件和鏡像文件。

    (2)由衆多單一目的小程序組成

        一個程序(命令)只實現一個功能,組合多個程序(命令)通過bash解釋器來完成各種需要的     複雜任務,包括一些自動化任務。

    (3)儘量避免跟用戶交互

        在自動化任務或者一些腳本編程文件中,不需要用戶輸入內容,以自動完成某些需要的功能和     任務。

    (4)使用純文本文件保存配置信息

        一款使用的文本編輯器即能完成系統配置工作。


4、說明Linux系統上命令的使用格式;詳細介紹ifconfig、echo、tty、startx、export、pwd、history、shutdown、poweroff、reboot、hwclock、date命令的使 用,並配合相應的示例來闡述。

    ifconfig

        ifconfig [interface]

        ifconfig interface [aftype] options | address ...

        查看當前系統的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等信息

    echo

        echo [-neE] [arg ...]

        -n:輸出內容後不換行

        -e: 能夠使用\(轉義符)

    tty

        查看當前系統有哪些終端登錄上

    startx

        從Linux 的命令行模式切換到圖形界面模式

    export

        export [-fn] [name[=value] ...] or export -p

        設置環境變量

        例:ecport TERM="xterm"

    pwd

        查看當前系統位置

    history

        查看命令歷史

    shutdown

        shutdown [OPTION]...  TIME [MESSAGE]

        安全的關機

    poweroff

        關機後斷電

    reboot

        重啓服務器

    hwclock

        查看硬件時間

    date

        查看當前時間點,精確到秒

        date [OPTION]... [+FORMAT]

        date [-u|--utc|--universal] [MMDDhhmm[[CC]YY][.ss]]

        date + %Y%m%d 表示以yyyymmdd的形式顯示時間


5、如何在Linux系統上獲取命令的幫助信息,請詳細列出,並描述man文檔的章節是如何劃分的。

    首先,使用type COMMAND 查看COMMAND是內部命令還是外部命令;

    如果是內部命令的話,使用help COMMAND 查看幫助信息;

    如果是外部命令的話,使用man COMMAND 或者 COMMAND --help;

    man文檔的章節一共劃分爲8個章節,從man1到man8的幫助手冊類型依次爲用戶命令,系統調用,C庫調用,設備文件及特殊文件,配置文件格式,遊戲,雜項,管理類命令。


6、請羅列Linux發行版的基礎目錄名稱命名法則及功用規定

    /boot:引導文件存放目錄,內核文件(vmlinuz)、引導加載器(bootloader,grub)都存放於此目錄;

    /bin:供所有用戶使用的基本命令,不能關聯至獨立分區,OS啓動即會用到的程序;

    /sbin:管理類的基本命令,不能關聯至獨立分區,OS啓動即會用到的程序;

    /lib:基本共享庫文件,以及內核模塊文件(/lib/modules);

    /lib64:專用於x86_64系統上的輔助共享庫文件存放位置;

    /etc:配置文件目錄(純文本文件);

    /home/USERNAME:普通用戶家目錄;

    /root:管理員的家目錄;

    /media:便攜式移動設備掛載點;

    /mnt:臨時文件系統掛載點;

    /dev:設備文件及特殊文件存放位置;

    /opt:第三方應用程序的安裝位置;

    /srv:系統上運行的服務用到的數據;

    /tmp:臨時文件存儲位置;

    /usr:universal shared , read-only data 全局共享只讀數據

        bin:保證系統擁有完整功能而提供的應用程序;

        sbin:管理類的基本命令

        lib:基本共享庫文件

        lib64:專用於x86_64系統上的輔助共享庫文件存放位置;

        include:C程序的頭文件(header files)

        share:結構化獨立的數據,例如 doc ,man 等;

        local:第三方應用程序的安裝位置;

    /var:variable data files 可變數據文件

        cache:應用程序緩存數據目錄;

        lib:應用程序狀態信息數據;

        local:專用於/usr/local下的應用程序存儲可變數據;

        lock:鎖文件;

        log:日誌目錄及文件;

        opt:專用於/opt下的應用程序存儲可變數據;

        run:運行中的進程相關的數據,通常用於存儲進程的pid 文件;

        spool:應用程序數據池;

        tmp:保存系統兩次重啓之間產生的臨時數據;

    /proc:用於輸出內核與進程信息相關的虛擬文件系統;

    /sys:用於輸出當前系統上硬件設備相關信息的虛擬文件系統;

    /selinux:security enhanced Linux ,selinix相關的安全策略等信息的存儲位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