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文件系统

计算机开启顺序

    底层硬件启动,自检——系统引导加载——内核加载——根目录——/sbin/init


文件系统管理:

    1、挂载,将文件系统跟现有的根目录下的文件建立连接,使该文件作为该文件系统的访问接口

    2、卸载,解除这种连接关系

注:进程中正在使用的设备无法卸载

    

    挂载方法:1、mount [选项]... [-o] device /dir  挂载新设备

        2、mount device 查看挂载的所有的设备

      device:指明要挂载的设备

        1、设备名称

        2、卷标 -l ‘label’

        3、uuid: -uuid

      dir:指明挂载点。挂载点下最好无其他文件,否则文件会被屏蔽

    

      选项:-t:要挂载的文件设备类型

        -r:只读挂载

        -w:读写挂载

        -a:自动挂载所有支持自动挂载的设备

        -n:不更新/etc/mtab

        

    -o:挂载文件系统的选项

        async/sync:异步模式\同步模式

        atime/time:目录和文件的访问时间戳

        auto/noauto:是否支持自动挂载

        exec/noexec:是否支持将文件系统上的应用加载为进程

         dev/nodev:是否支持此文件系统上使用设备文件

        ro:只读,  rw:读写

        user/nouser:是否支持普通用户挂载此设备

    默认的挂载选项:

        1、defaults:

            async,rw,dev,exec,auto,nouser


    卸载命令:umount /mount_print

         umount DEVICE

       查看正在访问此文件系统的进程:

        fuser -v /mount_print

            -km:中止所有正在访问指定文件系统的目录

     

    挂载交换分区:swapon,启用

            swapon [option]... device

            -a:激活所有交换分区

            -p:指定优先级

        swapoff:禁用

内存空间使用查询:free [option]... 

        -m:以M为单位    -g:以G为单位


文件系统空间占用等信息的查看工具

    df:-h  以人的思维看的懂的方式显示

     -i:显示inode,不显示block.

查看某目录总体的空间占用状态

    du -h: 以人的思维看的懂的方式显示

        -s:总体目录大小

mount挂载的文件系统只在启动时不会自动加载

文件系统的挂载的配置文件:

    /etc/fstab

        最后一项是:自检次序,0不自检 1:首先自检,一般只有rootfs才使用

文件系统的其他概念

    地址指针:直接指针,间接指针,三级指针


链接文件

    1、硬链接 指向同一个inode的不同路径。创建硬链接即为inode的创建不同的链接方式

        硬链接不能对目录进行(系统自带可以创建硬链接)

        硬链接不能跨分区进行

    2、符号链接 可以对目录进行

            可以跨分区

            指向另外一个文件的的路径的其大小为指向路径的长度

创建链接文件:ln [-sv] src DEST

      -s:创建软连接 ,不加s是创建硬链接


bash编程之用户交互;read [option]... [name]...

    -p: 显示出来的信息

    -t:显示出来的的时间

bash -n /path/to/...  校验脚本是否有语法错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