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架构:数据中心 主备、双活

    出于灾备(Disaster Recovery)的目的,一般都会建设2个(或多个)数据中心。一个是主数据中心用于承担用户的业务,一个是备份数据中心用于备份主数据中心的数据、配置、业务等。备数据中心之间一般有主备(Active-Standby)热备、冷备,双活(Active-Active)备份方式。

    热备的情况下,只有主数据中心承担用户的业务,此时备数据中心对主数据中心进行实时的备份,当主数据中心挂掉以后,备数据中心可以自动接管主数据中心的业务,用户的业务不会中断,所以也感觉不到数据中心的切换。

    冷备的情况下,也是只有主数据中心承担业务,但是备用数据中心不会对主数据中心进行实时备份,这时可能是周期性的进行备份或者干脆不进行备份,如果主数据中心挂掉了,用户的业务就会中断。

    双活,主备两个数据中心都同时承担用户的业务,主备两个数据中心互为备份,并且进行实时备份。一般来说,主数据中心的负载可能会多一些,比如分担60~70%的业务。一个真正的双活方案是应该涵盖基础设施、中间件、应用程序各个层次。数据中心双活又分为:同城双活、异地双活。

    自动化是“双活”与“云计算”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云计算需要自动化手段来帮助系统维护人员进行自动的资源调配。比如,通过虚拟化技术虚拟出了上万台虚拟机器,白天需要50台机器给网银系统提供web服务,晚上网银交易少了,贵金属交易多了,这50台机器要调配到另一个系统上。

javascript:void(0)

    双活数据中心的建设首先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个是应用双活,也就是说数据库一定要实现双活,第二个是网络要双活,业务网络要保证能够同时联通两个数据中心,第三个是数据要双活,两边的数据要能够实现被独立使用。

    双活缺点:在性能方案,站点间的监测、业务会话的同步确认等的网络延迟数,加上数据同步双写的光纤延迟,都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整体业务处理的性能。距离越远影响越明显,如果距离较近,也会失去建设双活容灾数据中心的意义。

 

根据数据中心之间的关系,通常将数据中心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 主数据中心/灾备数据中心, 

● 双运营数据中心 

● 双活数据中心
参考:http://www.chinastor.com/a/rongzai/10291K3R015.html

           https://blog.csdn.net/Enmotech/article/details/8302090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