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讀摘記《陶淵明集》||(068)《飲酒二十首》(其十七)

文/書山花開

❂原詩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翻譯

【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p138】

幽蘭生長在庭院裏面,滿含芳香等待着清風。

清風輕快地來到,就顯出了她與蕭艾之類的不同。

走啊走啊,迷失了原來的道路,聽任自我真心或者能夠走通。

覺悟到了就應當歸去,等到飛鳥射盡哪還需要什麼良弓!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註》,p143】

幽蘭生長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風。清風輕快習習至,雜草香蘭自分明。

前行迷失我舊途,順應自然或可通。既然醒悟應歸去,當心鳥盡棄良弓。

❂解釋

【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p137】

本章以庭、蘭自喻門第及本身品格,並道出爲何歸耕的答案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註》,p143】

這首詩以幽蘭自喻,以蕭艾喻世俗,表現自己清高芳潔的品性。詩未以“鳥盡廢良弓”的典故,說明自己的歸隱之由,寓有深刻的政治含義。

【劉繼才《陶淵明詩文譯釋》,p123】

這首詩承前首(少年罕人事)詩意而來。前詩說孟公已逝,時無知己。此詩前二句以幽蘭自比,待清風面揚其香,也有懷才不遇之感。接下二句寫清風徐來,濃香四溢,幽蘭以其特有的香氣卓別於雜草之中,詩人既讚頌幽蘭有情有品;又以蕭艾欺蘭,暗喻惡人當道,賢愚不分。最後四句直抒失路之嘆,“覺今是而昨非”;並以鳥盡弓藏來比況仕途險惡,進而申明自己歸隱之本意。關於“鳥盡廢良弓”句所指,清方東樹曾說:“此必爲時事而發。”(《昭昧詹言》卷四)當時正是晉宋易代的前夕,想必劉裕爲取代晉室曾大量誅殺異己。

【金融鼎《陶淵明集註新修》,p147】

黃文煥《陶詩析義》卷三:(“含薰待清風”句)“含”“待”二字,寫得蘭花有情有品。(“清風脫然至”二句)風來香始遠,否則同叢無復分別。(“覺悟當念還”句)當念不能還則意之所之,愈往愈謬矣。(“鳥盡廢良弓”句)仕路之險,無時非廢弓之慘,暫出爲失路,歸隱爲知還。

溫汝能纂集《陶詩匯評》卷三:此詩只是借幽蘭以自喻,似無別意。惟末語所指不甚明晰。

方東樹《昭昧詹言》卷四:此必爲時事而發。然自古及今,聖賢所以立身涉世之全,量不過如此。

漫讀摘記《陶淵明集》||(067)《飲酒二十首》(其十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