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有哪些能力無法被計算機(機器)取代???

源自文章《未來世界的倖存者》——阮一峯

作家吳曉波把難以被機器替代的能力,稱爲“柔軟的能力”。目前看上去,有三種能力,機器不大可能實現。

(1)人性化和人格魅力。機器提供的服務是沒有人性的,也不會有人格魅力,更不會感動人心。這注定了,有些感受是機器無法提供的。最簡單的一個例子,老奶奶在街上突然摔倒了,你會感到心痛和驚慌,要是一臺機器突然故障了,你大概不會對機器產生同情心。所以,一個富有人格魅力和人性的人,在計算機主導的時代,是有優勢的;相反的,一個沒有個性、人云亦云、千面一律、會消失在流水線上的人,則天然具有競爭劣勢。

(2)創意。計算機只能根據算法,做出下一步行爲,沒法超出算法的範圍。這意味着,只要掌握了算法,就掌握了計算機的一舉一動。人類則是難以預測的,常常會有天馬行空的創意。機器最難以與人類競爭的,就是創造力。目前,還沒有一種軟件,能夠寫出一部人類愛看的小說,估計將來也難有。另外,科學家曾經有過爭論,計算機會不會“頓悟”?目前看上去,大概也是不會的。

(3)決策和領導力(即企業家能力)。美國經濟學家熊彼得曾經說過,生產力增加的主要原因,除了資本和勞動力,就是企業家能力。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可以團結所有資源,創造出超額利潤,最典型的就是喬布斯那樣的人物。計算機沒有辦法團結領導一羣人,齊心協力完成一個使命。

作爲個人來說,人生規劃的時候,應該儘量發展這些能力,才能避免與機器“搶工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