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事回眸——讓你煩惱的那些事

        如果說整個互聯網就是一個有機生命體的話,那麼每個獨立的主機就是這個生命體的細胞,不同的CPU和操作系統組成不同種類的細胞,單獨的細胞處理能力有限,而將這些細胞組織起來,連接起來的就是神經系統:網絡路由和交換設備。

       如果按網絡重要性來劃分:國際間的網絡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國家內部的骨幹網;再次是省內的骨幹網,接着是城市內的骨幹網絡,然後由市內的骨幹網的機房分出通信光纖到各個小區,各個大廈,在細一點就是由各運營商將網絡延伸到大廈的每一層樓,並提供上網賬號和口令給客戶-----以上是國家和通信網絡運營商需要負責處理的事宜,他們保障的就是所謂的外網WAN口 端正常聯網。 剩下的就是公司內部的局域網部署了:這是幾乎每個公司網絡運維人員必須管理的範疇了。

      那麼,問題來了:企業局域網管理難不難呢?

在說這個之前我們先聊聊網絡工程,網絡工程一般是新建的,成套的網絡建設方案,比較常見的就是爲大企業和政府服務的網絡工程,這類工程配套全面,技術支持也非常到位,實施起來難度不大,問題也會很少。而企業內部的局域網管理的難度與其比較起來,可大可小。

       萬事開頭難,企業信息化的基礎是網絡規劃,一開始如果有專業的網絡工程師參與規劃,以儘可能少的做到系統化,模塊化,實現終端節點到機房網絡端口一一對應,中間的交換機標記清晰明瞭,路由配置合理,那麼此後企業網絡管理將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因爲以下幾點:

1. 前期規劃好了,後期改動就會少,即使改動,影響面也小很多。

2. 前期模塊化,標籤化後,終端節點的故障可以很快從機房端往下排查,或從節點端往上排查。精確定位,會節省大量的查線,尋線的時間和精力。--------重點提示:終端節點和機房端線路沒有一一對應標記,是企業網絡管理混亂的重要表現之一。

-------------凌亂的佈線

3. 路由器,交換機配置ok,會減少網絡風暴的影響,也會減少排錯和維護的時間。

4. 企業內部服務器的放置和配置也是需要好好規劃的,不然後續會越來越混亂,增加管理成本。

5. 制度完善的公司會重視企業信息化建設,網絡/服務器機房一般按標準施工,會規避很多風險,比如用電,控溫,防火,防靜電等。

而據我所知,一般大於300個終端節點的企業的網絡管理都還不錯,而20-300個節點內的纔是網絡問題頻出的區間。我想各位看官也能猜到各種緣由。20個節點以下的,一個交換機就能搞定,也就不存在複雜的網絡問題。

         規範的管理和施工會將後續的運維成本降至最低。但是很多企業卻是不懂得這個道理,或者懂得但並不重視。頻繁出現的網絡問題會打斷日常的辦公,降低整體的工作效率。當然也會額外支出網絡運維成本。

        20-300節點區間的絕大部分公司都有上述問題。而這個區間的網絡運維人員也是最多的。很多時候,運維人員疲於應付各種網絡和軟硬件問題,無暇顧及其他,或給自己充電提升自身價值。在周而復始的工作中,運維人員會產生疲憊,懈怠,沮喪,喪失成就感。這真是一個令人悲傷的結果。所以做網絡運維還是比較悲催的,除非能去一家管理規範的大公司,但是大公司也有大公司的侷限,工種和職位的固定,限制了自己的發展方向。除非自己努力走出舒適區,自我督促,才能更上一層樓。

 

-------------規範的佈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